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之畔的南国花城——广州。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中山一院现已发展为一家位于国内一流前列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一院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自创立之初就带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来,数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却赓续不绝。 医院现由院本部、东院和南沙医院组成,托管惠亚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联合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蝉联2018、2019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六、华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为A++。 医院专业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肾内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当前,医院正朝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努力奋斗。 仁心仁术,医病医身。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并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370项。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国首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造”。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医学指南、第一部《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四级手术占比39.4%。 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 医院现有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等2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拥有湾区唯一、国内医疗机构首个无菌动物平台;拥有达芬奇机器人、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博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亚太区第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设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与课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30项;主办《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个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 涵英哺华,毓仁作圣。医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术又有好思想的好医生,医者,师也,名医名家育医造才,声教讫于四海,铸就了中山医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国家一级教授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在此行医执教。其中,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消灭了血吸虫病,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八大一级教授之后,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中华医学会现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广东省医学会现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93人、硕士生导师567人,拥有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临床教师团队(全国3个入选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之一);拥有首位荣获欧洲医学教育联盟Honorary Fellowship奖项的中国专家。 医院现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6个、省部级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7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国家培养博士2348名,硕士3921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23600余名。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院心系援藏、援疆、帮扶基层,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并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无私奉献。 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医院牵头建立覆盖全国250余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建立覆盖29个......[详细]
联系电话

020-87755766,020-873322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医生团队
  • 胡世尧[]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黄婉娟[]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 ...详情
  • 黎国真[]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 ...详情
  • 荆小莉[]

    医生擅长

    专长:全科医学 .擅长高血压、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慢性心衰、糖尿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消化性溃疡以及肝硬化晚期并发症的诊治,以及内科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 ...详情

    从业经历
    从事内科工作近20年。对内科疾病尤其是急危重症的诊治和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高血压、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慢性心衰、糖尿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消化性溃疡以及肝硬化晚期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详情
  • 吴国珍[]

    医生擅长

    1987年本科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此后再取得该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熟练掌握常见中医内科疾病及杂病的诊疗,尤其擅长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治,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 ...详情

    从业经历
    987年本科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此后再取得该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熟练掌握常见中医内科疾病及杂病的诊疗,尤其擅长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治,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 研究方向:中医呼吸社会兼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详情
  • 方仕[]

    医生擅长

    妊娠营养供给及高血脂、肾炎肾衰、肥胖症、糖尿病、营养不良、肿瘤等疾病的营养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一直从事临床营养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为亚健康人群、内科疾病及术后患者提供营养学及食疗指导,尤其对妊娠营养供给、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肾炎肾衰、炎症性肠病、营养不良等疾病及肿瘤患者(术后、放化疗期)的营养支持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10多篇,其中SCI收录3篇。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分课题1项,合作完成多项。主编专著《维生素与矿物质全书》、《糖尿病这样吃》等4部,参译《krause营养学》、参编《肿瘤营养学》等8部著作,并参加了《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的制订。研究方向: 肠外与肠内营养、肿瘤代谢与营养治疗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临床营养)社区医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营养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院协会营养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秘书、广东省医院协会理事、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参考报-营养学频道》编委、《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特邀编委。论著:一、SCI收录(第一作者):1. Luo X,Fang S,Xiao Y,etal. Cyanidin-3-glucosidesuppressesTNF-α-inducedcellproliferationthroughtherepressionofNoxactivator1inmouse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involvementof theSTAT3signaling. MolCellBiochem.2012, 362: 211-8. (co-first author)2. Yang T,Fang S,Zhang HX.etal. N-3 PUFAs have antiproliferative and apoptotic effects on humancolorectal cancer stem-like cells in vitro. J Nutr Biochem.2012 Jul 30. [Epub ahead of print] (co-firstauthor)3.Fang S, Long JT, Tan R, Mai HY, Lu W, Yan F, Peng JS. A Multicentre Assessment ofMalnutrition, Nutritional Risk, and Application of Nutritional Support among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Guangzhou Hospitals. Asia Pac J Clin Nutr.2012.(accepted)二、国内核心期刊(第一作者/通信作者):1.广州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分析.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0.10ISSN1674-0793,CN11-9148/R2.腹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07ISSN1006-9771,CN11-3759/R3.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中国公共卫生2010.05ISSN1001-0580,CN21-1234/R4.肝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09ISSN1007-810X,CN32-1427/R5.膳食营养干预对痛风患者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中国热带医学,2010.09ISSN1009-9727,CN46-1064/R(通信作者)6.肾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及营养干预状况.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0.12ISSN1674-635X,CN11-5822/R(通讯作者)7.肝移植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管理.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07ISSN1007-810X,CN32-1427/R(通讯作者)8.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干预状况调查.医学临床研究,2010.08ISSN1671-7171,CN43-1382/R)(通讯作者)9.复方要素膳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治疗的辅助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09ISSN1007-3213,CN44-1425/R专著:一、主编:1.《维生素与矿物质全书》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032. 《粥膳大全典》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083.《汤饮大全典》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084.《糖尿病这样吃》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07二、参编:1.《多器官移植与器官联合移植》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032......详情
  • 曾爱琼[]

    医生擅长

    抑郁症,焦虑症,心理障碍,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曾爱琼,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精神医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尤其对该学科中的抑郁症,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失眠症以及儿童多动障碍,儿童抽动障碍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在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如何快速地控制抑郁症的病情而探讨其治疗方案。论著:中华精神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篇;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发表论文2篇;上海精神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篇;四川精神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篇;现代医院杂志发表论文2篇;广东医药杂志发表论文2篇等 ...详情
  • 黎炽彬[]

    医生擅长

    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外伤、先天性唇、腭裂,颌面部血管瘤等疾病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临床医疗和科研教学工作,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先天性唇腭裂、牙槽外科手术、血管、淋巴管瘤、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和处理、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诊治、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治、涎腺疾病的诊治、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硬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等)。积累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各项专业技术较全面 研究方向: 口腔粘膜炎的标记保持细胞损伤与修复研究 上下颌骨内埋伏前牙的研究及治疗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77年中山医科大学第一届口腔系毕业1980.3-1980.10参加四川医学院(现华西医科大学)全国颌面外科培训学习1977年-1987.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任医师1987.12-2006.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任主治医师2006年至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任副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 论著:1 经扩大咽口入路切除斜坡肿瘤 中山大学学报 2006;27增刊:161~1632 面中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热带医学杂志 2006.11;第6卷:1209~12113 35例口腔感染与无芽孢厌氧细菌的关系 新医学 1997;28增刊:384 下额阻生第三磨牙拔除960例临床分析 新医学 2000;31(3):1565 口腔颌面部皮样或表皮样囊肿20例临床分析 新医学 1996;27(12):6466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症1例报告 新医学 1995;26(2):807 颏下口底巨大表皮样囊肿癌变1例报告 新医学 1994:增刊:32 专著: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获中山医科大学“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详情
  • 莫恩明[]

    医生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在儿科常见病和疑难疾病诊治、重症抢救方面有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和丰富的经验。 原出诊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 ...详情

    从业经历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儿科呼吸学组顾问。 ...详情
  • 连克乾[]

    医生擅长

    口腔粘膜炎的标记保持细胞损伤与修复,上下颌骨内埋伏前牙的研究及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连克乾,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农工民主党党组成员。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临床医疗和科研教学工作,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先天性唇腭裂、牙槽外科手术、血管、淋巴管瘤、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和处理、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诊治、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治、涎腺疾病的诊治、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硬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等)。积累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各项专业技术较全面。 论著: 1、经扩大咽口入路切除斜坡肿瘤 中山大学学报 2006;27增刊:161~163 2、面中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热带医学杂志 2006.11;第6卷:1209~1211 3、35例口腔感染与无芽孢厌氧细菌的关系 新医学 1997;28增刊:38 4、下额阻生第三磨牙拔除960例临床分析 新医学 2000;31(3):156 5、口腔颌面部皮样或表皮样囊肿20例临床分析 新医学 1996;27(12):646 6、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症1例报告 新医学 1995;26(2):80 7、颏下口底巨大表皮样囊肿癌变1例报告 新医学 1994:增刊:32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