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坐落于塞外青城呼和浩特,是内蒙古医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医院之一,以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享誉内蒙古,是一所承担着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任务的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占地6.8万平方米,有内科、外科、保健、体检、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等多个功能相对集中的楼体。业务用房27.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092张,开设住院病区78个,设有38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多年以来,附院门急诊量始终居内蒙古各大医院前列,2019年,医院完成年门急诊量250.7余万人次,出院11.9余万人次,完成手术3.5万台,平均住院日8.8天。各项主要管理指标达先进水平,多次受到内蒙古卫生计生委的表彰。 全院在职职工4636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482人,其中医生1229人,护士1885人,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68人。其中高级职称1055人,中级职称598人。具有博士学位264人,硕士学位918人。附属医院拥有1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87名。我院是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规培生390人。作为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承担着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等专业本科、研究生的学生管理和教学任务,目前管理学生2384名,本科生1787人,专科81人,硕士研究生516人。 医院有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创新人才团队” 13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20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领军人才”4人;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骨干”3人。现有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有3个,自治区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2个,是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自治区分子与影像工程中心。 医院共有50万元以上设备254台,其中达芬奇机器人1台,PET—CT1台、8台CT、5台核磁共振,拥有TOMO刀、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ECT机、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在质量和数量上均属区内领先。 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3个,分别是神经外科学、普通外科学和蒙医科学。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学科8个(普通外科学、妇科学、重症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蒙医肺病学、麻醉学、放射肿瘤学、核医学),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8个(皮肤与性病学、耳鼻咽喉科学、呼吸内科学、内分泌学、肾脏内科学、消化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儿科学、实验诊断学——临床检验学、超声医学、神经内科学、产科学、急诊急救医学、医学影像学、临床护理学),有自治区级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13个。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医院荣获国家、自治区级优秀科技工作者4人次;自治区青年科技奖4次。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47项;内蒙古医学会科学技术奖25项。共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852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8项, SCI收录论文184篇,核心期刊专业学术论文3000于篇,近五年科研经费1.5亿元。 医院现有各级各类委员51人,中华医学会常务委员6人,中华医学会委员15人,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主任委员22人。 同时,医院鼓励支持各学科积极拓宽合作渠道,争取自治区的支持政策,积极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目前建有陈肇隆肝胆胰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并组建了妇产科和神经外科专科联盟。 近年来,医院积极推行医改,承担公立三级医院的社会责任,先后与区内12个盟市的一百多个旗、县、区二级医院组成了以技术协作为主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层医疗协同体(集团医院)成员医院”,利用远程会诊和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疗数据共享和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每年为基层医院进行各类技术培训,培训疫区人员200余人。截止目前,成员已达142家,并均已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网络”,与部分医院实现了检查结果互认。医院设有城市医联体单位6家,医院健康扶贫和对口支援旗县级医院4家。 医院服务病种数2845个,设有临床学科38个,服务罕见病种53个。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100%。 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国内、国际间交流,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到国内外学习深造,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先后与美国、日本
预约挂号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是自治区直管直办的一所综合性医院。她随自治区一起成立,至今有60多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几代内蒙古自治区医院人的艰苦创业,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为准厅级事业单位 占地面积 16.6万m2 建筑面积31.3万m2 固定资产8.76亿元 开放床位2135张 2009年医院门急诊量70万余人次,住院病人4.65万人次 年手术23002例 平均床位使用率104%。全院职工2331名 在编职工1664名 其中副高以上专家592名 博士36名,其中博士后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名,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硕士生导师59名。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医院一直承担着自治区及周边地区的重要医疗任务;承担着全区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任务;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救治任务;承担着全区医疗卫生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承担着全区保健干部的主要医疗保健任务;承担着全区基层医疗单位的帮扶协作任务。医院目前拥有医疗、教学、科研的设备12473台件,价值2.6亿多元(百万元以上设备37台,10万元以上设备347台),其中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核磁共振机、CT、ECT、CR、数字胃肠造影机、血管造影系统、大型生化设备、眼底共焦激光扫描系统、全身彩色超声扫描系统、电子内窥镜系统、血液透析系统、十二导动态心电分析系统、手术照明及图像处理系统、心电遥测监护系统、中央监护系统等大型设备300多台,以及世界最先进的数字化直线加速器、64排螺线CT、数字X光机、荷兰后装机、微创手术系统等。医院心内科、介入放射科、临床检验科为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呼吸内科、骨科、妇产科、医学工程科为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医院综合技术实力雄厚,先后开展了异体肝移植手术、肾移植手术、心内介入技术、超声介入技术、干细胞移植技术、分子治疗技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介入放射治疗中晚期肺癌及肝癌、CT导向下治疗血管疾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柱侧弯矫正术、关节置换术、心脏射频消融术、角膜移植术、人工耳蜗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承担着国家及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80余项。近3年,获奖项目共计2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7项及专利1项。发表国家级及省级论文2000余篇。近三年,免费为盟(市)、旗(县)及基层医院培养专业技术人才800多人。医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院方向,坚持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办院方针,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积极主动承担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1992年以来被评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和"百佳医院";2003年在抗击非典战斗中,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8连续四年获得"首府百姓最满意的品牌医院"称号。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全国"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区纠风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全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五十多项荣誉。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办院宗旨,坚持"科技兴医、质量兴院"的方针,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改善就医环境,不断满足患者的需求,医疗质量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满意度快速提升,现已成为党和政府信任,广大老百姓满意的公益性医院。目前,正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紧紧抓住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机遇,沿着科学发展之路稳步前进!
预约挂号
-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同市妇女儿童医院)三级甲等
一、基本情况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同市妇幼保健院)的前身为英国人于1917年创办的首善医院,是晋北地区建院最早的一所医院, 同时也是晋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资质的医疗机构。全院占地208亩,总建筑面积12.3余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50张,实际开放床位为668张,现有职工15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85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为80.4%。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4人,中级职称482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比为45.05%。“三晋英才”共5名,其中拔尖骨干人才4名,青年优秀人才1名。近3年来,医院年门诊量为55万人次左右;出院患者3万人次左右;年手术量1.3万台左右;年分娩量1万名左右,占全市总分娩量40%,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医院设有25个病区,其中妇产科和儿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和肿瘤微创妇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市级重点学科11个。2020年3月5日,大同市妇幼健康服务中心并入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组建了大同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6月与山西大同大学共建山西大同大学肿瘤研究所和性激素研究所。全院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层流手术室。拥有包括3.0T核磁、64排128层螺旋CT、乳腺钼靶X光机、进口超声聚焦子宫肌瘤治疗系统、超高档智能化四维超声诊断系统、3D内窥镜摄像系统、宫/腹腔镜、数字化放射摄影影像系统、ForceTriad能量平台、中央胎儿监护系统、新生儿和儿童重症监护系统等在内的价值约近2亿元的高端医疗设备。二、取得的成就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西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山西省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山西省依法执业先进单位山西省平安医院先进单位山西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山西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单位 国家级爱婴医院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科助产士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生殖健康诊疗服务能力地区指导中心全国乳腺癌诊疗规范化培训和协作基地全国流产后关爱(PAC)优质服务医院山西省产科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妇幼保健专科联盟和妇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大同市产前诊断中心大同市新生儿救治中心大同市妇科、儿科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大同市妇科、产科、儿科质控部
预约挂号
-
山西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二级
山西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省肛肠医院),位于太原市双塔寺街82号,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公立肛肠专科医院,医院前身为山西省中医学校门诊部,创建于1964年,在中医综合门诊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开设了痔瘘科,汇集了张庆儒、马太荣等多名省内肛肠权威专家,经过多年的发展,门诊部壮大为山西省中医学校附院,痔瘘科也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知名专科,承担了山西省及周边省市肛肠病患者的诊治任务,受到了卫生厅及全社会的一致好评。几十年来,收治肛肠病患者十几万人,治愈率达98%以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医疗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2004年经省编办、省卫生厅批准,升格为“山西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省肛肠医院(正处级)”。 <br> <br> 山西省肛肠医院在不断的变迁中,始终将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尤其注重新技术的创新与引进。21世纪八十年代,张庆儒主任改进治疗肛裂的手术方法,使用小针刀潜行切开肛门括约肌治疗肛裂,疗效显著,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九十年代,魏玮主任自行研制“胃康宁胶囊”治疗非溃疡性胃肠病取得显著疗效,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崔志勇引进微创手术,成功开展吻合器治疗混合痔(PPH)术,减少了创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疗程;2004年成功开展痔切闭术,2011年成功开展开环式微创痔上粘膜切除吻合术(TST),疗效显著。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我院医疗技术始终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对肛门部疾病形成一套独特的中西医诊疗方案,得到了卫生厅及社会的充分认可。1998年,被省直工委授予肛肠科“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2年通过了省厅授予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称号;2007年山西省卫生厅授予山西省重点专科称号。 <br> <br> 历经40余年的沧桑变迁,医院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已发展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仪器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完善、管理水平较高、省内规模最大治疗肛肠疾病的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是山西省及太原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山西省及太原市新农合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太原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br> <br> 医院拥有主要仪器设备有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彩超、DR数字成像系统、自动洗片机、大型微波治疗机、大型肛肠熏药治疗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血凝仪、血细胞分析仪、酶标仪、血流变、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麻醉机、麻醉呼吸机、微波治疗仪、铜离子非手术治疗仪、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自动煎药机等。能开展肛肠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断治疗等。 <br> <br> 2006年经省发改委批准,拟在原址上新建15层门诊住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7486平方米,床位设置256张。新的门诊住院楼裙楼已经投入使用,彻底告别医院陈旧老化的面貌。2009年8月7日医院整体搬迁,完成了旧楼拆除。2009年9月成功举行了主楼15层奠基仪式。2010年10月主楼15层顺利封顶,预计2011年年底全面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br> <br> 在医学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医院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山西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省肛肠医院将在省卫生厅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医护质量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医院内涵建设。坚持以“大专科、小综合”的办院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患者至上”的经营理念,弘扬“仁爱、明德、恪职、求精”的医院精神,扎实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把医院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治疗肛肠疾病的现代化医院。
预约挂号
-
武警山西总队医院三级甲等
武警山西总队医院位于太原市坞城路师范街78号,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处置突发事件卫勤保障等任务的一所综合性部队医院。现展开床位500张,是武警医学院教学医院、太原市法医协作医院、高速公路急救中心和首批省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1996年被武警总部评为“三级乙等”医院,2002年参加创建“医疗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系列活动,评审达标。 武警山西总队医院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建设,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0余个专业,23个临床和医技科室的大型驻军医院。医院环境优美、医疗设备先进、整体技术实力雄厚、优势学科明显、医疗水平高。特别是腹腔镜技术、肾移植、骨创伤救治、口腔种植烤瓷技术、血液净化等技术已形成专业技术特色优势,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武警山西总队医院是经省市公检法部门批准,在省城设立的首家法医协作医院。我院开展法医门诊工作以来,全院医务人员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使法医患者得到了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为公检法部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深受患者的好评,得到省、市、政府及公检法部门的信任。我们将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竭诚为三晋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
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太原精神病医院)三级甲等
山西省太原精神病医院(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是集医疗、保健、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主要承担着全省精神疾病的防治、康复、司法鉴定以及心理卫生的临床、教学、科研、专业培训等务,是山西省精神卫生行业的权威性专业机构,省市医保及新农合定点医院。 医院于1955年建成开诊,占地面积7万余m2,床位编制525张,现有职工4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10人,高级职称的卫技人员50余人,中级卫生技术人员120余人。是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教学医院、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太原师范学院心理系的实习基地、太原市卫生学校实训基地。 建院以来,医院多次受到上级单位的表彰,先后荣获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太原市模范单位、太原市文明单位、太原市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太原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市失业保险工作先进集体。 医院专家荟萃,云集了全省大部分的高级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1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返聘专家52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具有解决精神科急、重、难病例的诊疗能力及心理卫生综合服务功能。向社会提供心理测查及诊断、心理咨询及治疗,各类精神障碍的咨询诊断、早期干预、门诊治疗、家庭治疗、住院治疗、康复指导及培训等精神卫生服务。 医院具有完备的精神专科整体功能,开设有精神分裂症科、普通精神科、中医科、神经症科、老年精神病科、医学心理科、综合康复科、家庭化开放式高档病区及济困病房等特色医疗科室。诊疗范围包括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老年期精神障碍、忧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心理及行为问题以及药物、酒精依赖等。 医院设备先进,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醒脉通ECT多功能治疗系统、全自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及国内先进心理测查水平的心理CT和全套的心理测评系统,配备有脑电监测处理系统、彩色颈颅多普勒脑血流分析仪、大型脑病康复仪、音乐治疗仪等主要专科医疗设备,检测和诊疗手段丰富,精神卫生工作逐渐与国际接轨。 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立足专科主体,坚持科教兴院,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为社会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精神卫生服务。
预约挂号
-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第三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山西省肿瘤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建院较早的六所肿瘤医院之一,也是全国三甲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医院的前身是山西省地方国营厂矿职工医院,1962年挂牌山西省肿瘤医院,1973年成立山西省肿瘤研究所,1994年加挂山西省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获批山西省癌症中心,2021年加挂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西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同年获批国家区域肿瘤医疗中心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经过7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预防、医疗、科研、教学、康复、宁养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肿瘤专科医院。 医院现有南北两个院区,总占地面积1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000张,实际开放床位2612张。现有在岗职工3134人,高级技术职称524人,博士、硕士683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委联系高级专家、“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高端领军人”“山西名医”等高精尖人才40余人。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基本覆盖肿瘤学全部三级学科(或专业),设有临床科室43个,医技科室22个,基础、临床研究科室9个。2022年出院患者10万余人次,住院手术2.4万余台。医院在开展手术、化疗、放疗、介入、免疫、中医中药等多种诊疗模式的同时,积极运用多学科联合会诊(MDT)、远程会诊等手段,为肿瘤患者提**准化、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病理科),省临床重点专科5个(胸外科、普外科、血液内科、肿瘤放射治疗中心、临床护理),省医学重点学科4个(肿瘤科、普外科、病理科、影像科)。拥有10个省肿瘤防治研究中心,分别是山西省肿瘤精准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西省放射治疗中心、山西省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山西省血液肿瘤诊疗中心、山西省胃癌诊疗中心、山西省临床病理会诊中心、山西省肿瘤体检中心、山西省分子病理诊断中心、山西省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肿瘤医院专家会诊中心。拥有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3个:山西省病理质控中心、山西省肿瘤医学质控中心和山西省肿瘤放射治疗质控中心。 近5年医院共承担国自然7项,国家科研合作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55 篇、中华系列论文98篇(部),著书163部(含参编);省级科技进步奖 8 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医院主办的《白血病·淋巴瘤》和《肿瘤研究与临床》均为国家期刊,其中《肿瘤研究与临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医院是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临床转化肿瘤学分中心”、国家病理远程会诊试点省级中心、国家PQCC示范实验室和药械临床试验机构;是国家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单位、国家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建有900平米具有国内较高水平的肿瘤生物样本库和血液病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实验室。 医院注重建立和完善肿瘤防治体系。2019年,医院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防治紧密型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是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天津)核心成员单位,与北京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等先进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省内牵头成立山西省肿瘤医疗联合体、山西省肿瘤专科联盟、山西省病理专科联盟、山西省乳腺肿瘤专科联盟和山西省超声介入专科联盟,辐射范围覆盖全省各地市;持续加强全省肿瘤随访登记点、早诊早治基地建设,常年承担全省肿瘤登记,城市、农村癌症早诊早治,农村“两癌”筛查和基层肿瘤防治能力培训等工作,定期出版全省肿瘤登记年报和专业学术期刊,有效促进了全省肿瘤防治水平整体提升。 医院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美国德州MD安德森癌症中心、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哈佛大学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美国麻省总医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塔夫茨医学中心、澳大利亚纽卡索大学等国际知名肿瘤防治机构建立长期学术交流机制。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最具示范案例”“2021年度全国癌症防治先进集体”等殊荣。
预约挂号
-
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南宁社会福利医院)二级
南宁社会福利医院建院于1981年,是一家集科研、教学、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全民所有制非营利性国家二级医疗机构,致力于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工作,是广西中区直单位、南宁市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学院等教学协作医院、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医院目前拥有320多张床位,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医务人员41名。 南宁社会福利医院不断提高诊疗技术,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雅培全自动生化仪、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彩色B超机、脑电地形图检查仪、500毫安电视显示X光机、心电监护仪、无抽搐电休克机等,并建立了细菌培养室。医院积极引进技术人才,有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院不断拓展业务以满足患者需要,目前设有: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科、妇女保健科、儿科、儿童保健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精神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痛症科等科室。 南宁社会福利医院始终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着想”的服务宗旨,依靠国家福利政策,充分发挥国家福利事业单位的优势,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质、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尽量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让广大患者满意。
预约挂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三级甲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于1965年1月,历经5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保健、医疗、科研、教学和基层妇幼保健指导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和爱婴医院,并形成广西妇幼保健院、广西妇产医院、广西儿童医院、广西出生缺陷预防控制研究所三院一所两院区的格局,设置有围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儿童保健部、门诊医技部及行政后勤部五大部门。医院目前开放床位840张,儿童医院开张增设500张。全院在职员工227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99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58人,研究生389人,博士12人。 医院历年来荣获多项荣誉,包括: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优秀爱婴医院”、中国优生优育先进集体等国家和自治区级荣誉212项。 医院被评为各级各类管理中心及技术培训基地,如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国家卫计委妇幼司授予)、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中心、广西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广西产前诊断中心、广西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中心、广西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技术培训基地、广西新生儿听力筛查与儿童听力障碍诊治管理中心、标准化雾化中心规范管理项目示范单位(中国医院协会授予)、PAC优质服务医院(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项目)、内分泌与妇科常见疾病培训基地(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授予)、宫颈癌防控技术培训基地(中华预防医学会授予)、“小儿麻醉培训基地和产科麻醉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授予)、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授予)、孕妇学校师资培训广西基地(中国优生科学协会授予)、出生缺陷干预救助示范基地(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授予)、遗传咨询师培训授权机构(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授予)、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技术培训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授予)、广西超声诊断培训中心(中国医学基金会授予)。 医院切实贯彻执行“一法两纲”和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完成妇幼卫生各项工作任务,全区妇幼卫生指标达到“两纲”目标要求,2016年孕产妇死亡率12.87/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7‰、婴儿死亡率3.85‰、新生儿死亡率2.37‰、住院分娩率99.97%、婚检率98.44%、出生缺陷发生率10.83‰,产前筛查率85.7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8.61%,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7.45%,低出生体重发生率4.87%,重型地中海贫血干预率98.33%。 医院服务能力不断提高,2016年门(急)诊服务量1791776人次,出院患者53756人次,为住院患者提供手术服务14937人,门诊患者提供手术服务25304人,分娩产妇16659人;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5.6天,实际病床使用率98.87%;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8.8%。业务收入10.66亿元,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的17.62%,群众服务满意度91.37%。 医院建设贯穿绿色发展理念,采用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原则。广西妇产医院、儿童医院是一个园林化、节能型、环保型的医院。院区绿化面积达40%,种植有各种名贵花树和竹林,达到树常绿、花常开、果常香,为妇女儿童创造一个温馨的医疗保健场所;医院充分利用楼顶层面宽的优势,安装有太阳能光伏电网发电,部份用电自给;利用中央空调尾气热能回收提供热水,达到节能、低耗、环保的效果;污水处理系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要求;雨水回收绿化自动高效喷灌系统可节约绿化浇灌市政自来水使用量;雨水调蓄PP模块有效去除雨水径流中的磷、氮、油脂、重金属等污染物,还美化环境,减轻市政排水管网系统压力。 医院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发展专科特色技术,多个学科及专科技术水平在全区处于领先地位。医院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技术名列广西前茅,急救服务覆盖全区各市县。遗传代谢中心实验室是广西重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人才小高地。2015年5月获得国家卫计委批准的无创产前筛查项目资质。还自主研发应用于遗传病诊断的基因芯片、基因高通量捕获测序试剂盒,目前已能诊断包括地中海贫血等在内的97种单基因疾病,245种染色体疾病。世界首报异常染色体核型192例。创新开展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通量测序检测项目。成立广西首家出生缺陷生物样本库,目前总共储存有150多万份各种类型样本,为科学研究和辅助决策服务。在广西首先成立的胎儿医学部,开展选择性(胎儿畸形)减胎术、羊水减量术及羊水置换术、胎儿宫内输血、胎儿镜手术、胎儿体腔穿刺引流术等业务技术,是集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及宫内治疗为一体的多学科中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成功率居广西首位,先后...
预约挂号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民族医院)三级甲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位于广西南宁市明秀路232号,创建于1954年7月,占地面积54294.6㎡,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区直、市直职工医疗及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定点医院,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自治区及首府南宁“三星级绿色环保医院”、“全区白内障手术复明先进单位”、“广西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广西卫生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南宁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南宁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医院现有职工1545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3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6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5人。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根本,以环境为条件,以效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竭诚为广大病友提供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目前,医院设有45个临床医技门诊科室,实际开放病床850张,年门诊量66万人次,年住院病人3.4万人次。成立了以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妇产科等重点科室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设立了腹腔镜手术室、导管室、准分子激光眼科视光治疗室、体检科、老年病学科、疼痛科、性病门诊、民族医特色专家门诊,乳腺疾病专科门诊等特色专科。 医院除开展常见病的诊疗外,对心脏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及各种实体肿瘤,腹腔镜手术、关节腔镜手术、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妇科不孕等重症疑难病的研究和治疗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和区内一流水平,医院还投入巨资引进大量的代表当今医学水平的高精尖诊疗设备,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850台件,如1.5T飞利浦核滋共振;德国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美国GE全身螺旋式CT;宁波鑫高益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日本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DWL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荷兰飞利浦IU22三维/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 Vivid7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科医仁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美国史赛克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美国顺康前列腺汽化电切镜;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电子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电子鼻咽喉镜;德国诺道夫后路椎膀镜;大型高压氧治疗室等,使医院的诊疗水平上台阶。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医德好、医风正、医术精的技术队伍。由一批在业内有造诣、临床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为各科室的带头人。50多年的努力与追求,使医院的各学科的综合水平达到了较高水准,对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多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注重内涵建设,软硬件两手抓。在大力投入引进现代化设备和优秀人才、改善就医环境的同时,抓医德医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增加便民服务措施,从而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许,保持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