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之畔的南国花城——广州。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中山一院现已发展为一家位于国内一流前列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一院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自创立之初就带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来,数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却赓续不绝。 医院现由院本部、东院和南沙医院组成,托管惠亚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联合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蝉联2018、2019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六、华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为A++。 医院专业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肾内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当前,医院正朝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努力奋斗。 仁心仁术,医病医身。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并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370项。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国首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造”。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医学指南、第一部《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四级手术占比39.4%。 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 医院现有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等2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拥有湾区唯一、国内医疗机构首个无菌动物平台;拥有达芬奇机器人、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博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亚太区第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设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与课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30项;主办《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个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 涵英哺华,毓仁作圣。医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术又有好思想的好医生,医者,师也,名医名家育医造才,声教讫于四海,铸就了中山医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国家一级教授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在此行医执教。其中,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消灭了血吸虫病,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八大一级教授之后,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中华医学会现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广东省医学会现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93人、硕士生导师567人,拥有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临床教师团队(全国3个入选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之一);拥有首位荣获欧洲医学教育联盟Honorary Fellowship奖项的中国专家。 医院现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6个、省部级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7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国家培养博士2348名,硕士3921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23600余名。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院心系援藏、援疆、帮扶基层,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并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无私奉献。 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医院牵头建立覆盖全国250余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建立覆盖29个......[详细]
联系电话

020-87755766,020-873322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医生团队
  • 戴启麟[]

    医生擅长

    1、对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颇高,尤其是对儿童癫痫的诊断和治疗,合理用药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女性癫痫的正确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均有独到之处 2、在神经心理学方面,尤其是对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相关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 3、对脑血管病方面:诊断,尤其是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技巧 4、对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及头痛、头晕、神经痛等常见临床症状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5、对神经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椎炎、免疫疾病并发神经系统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均相当经验 6、积极参加对患者的科普教育。已多次举行有关癫痫方面及睡眠、心理障碍的相关知识的讲座,使患者即得到了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同时使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正确理解、配合治疗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详情

    从业经历
    戴启麟,女,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副主任,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89年获硕士学位。对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颇高,尤其是对儿童癫痫的诊断和治疗,合理用药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女性癫痫的正确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均有独到之处,在神经心理学方面,尤其是对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相关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对脑血管病方面:诊断,尤其是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技巧,对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及头痛、头晕、神经痛等常见临床症状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神经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椎炎、免疫疾病并发神经系统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均相当经验,积极参加对患者的科普教育。已多次举行有关癫痫方面及睡眠、心理障碍的相关知识的讲座,使患者即得到了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同时使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正确理解、配合治疗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 癫痫的正确诊断,癫痫的合理化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以及脑血管病、放射性脑病、放射性脊髓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社会兼职 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广东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广东神经分会神经心理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医师分会委员。 论著 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 ...详情
  • 刘思纯[]

    医生擅长

    消化系统疾病尤胃肠肝胆疾病的诊断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及并发症、炎症性肠病等的诊断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腹痛、腹水、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的鉴别诊断有一定造诣。 ...详情

    从业经历
    刘思纯,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博士。 医疗专长: 现任中山一院大内科副主任,感染科主任兼黄埔院区普通内科主任,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急、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及胰腺、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 急慢性肝病及并发症、功能性胃肠病、消化性溃疡 科研基金 主持过广东省科学研究重点攻关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发表论著60余篇,综述、述评等10余篇,参编专著10余部,是100余万字的《内科症状鉴别诊断》的副主编,以及多部专著的编委。并撰写过50余篇科普文章发表在《家庭医生》杂志及接受过《人民日报华南版》及《羊城晚报》的访谈。 社会兼职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学组委员 ◆ 广东省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病学组委员 论著 1.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1;166-1672. 71例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科治疗.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3; 15(3):121-1223. 腹水血清白蛋白梯度与渗漏出液指标对腹水病因诊断价值的比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12(6):1492-1494 专著 副主编 《内科症状鉴别诊断》 编委 《内科学试题及疑解》、《内科临床手册》、《实用急诊处方手册》 ...详情
  • 徐睿[]

    医生擅长

    鼻内镜微创外科(经鼻内镜鼻窦外科、鼻眼相关外科、鼻颅底外科);鼻部良恶性肿瘤手术,变应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免疫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徐睿,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变态反应专科主任,全国变态反应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9年和2006年分别获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以来一直从事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工作,200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进修一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鼻内镜微创手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有较深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包括:①经鼻内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合并哮喘、真菌性鼻窦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②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③经鼻内镜下鼻眼相关疾病(炎症、良恶性肿瘤)手术治疗;④ 眶减压术、视神经减压手术治疗;⑤ 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手术治疗;⑥ 鼻颅底良恶性肿瘤切除;⑦ 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的诊断和治疗。 2004年于美国PITTSBURGH大学癌症研究中心从事头颈肿瘤研究1年半,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最早在国内开展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及嗜酸细胞在鼻息肉中浸润机制的研究,分别在《JOURNAL OF LARYNGOLOGY AND OTOLOGY》,《CHINESE MEDICAL JOURNAL》、《Am J Allery》、《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Int Forum Allergy Rhinol.》、《Eur Arch Otorhinolaryngo》、《ACTA OTO-LARYNGOLOGICA》、《ORL》、《INT J CANCER》、《中华耳鼻咽喉杂志》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著三十多篇,至今已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基金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研究。 ...详情
  • 何文[]

    医生擅长

    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及高干保健工作,对心血管病、老年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专注老年痴呆(记忆)、衰弱与肌少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强调亚健康及健康管理,重视行为、心理、营养、康复、中医等综合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 老年痴呆、衰弱与肌少症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1983年~1988年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生 1993年~1996年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 2003年~2006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博士研究生 1996年至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诊内科先后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阿尔兹海默病协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老年医学与保健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论著: Dihan Lu, Yan Liao, …, Wen He(Corresponding author). Bone-derived Nestin-positiv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via recruiting cardiac endothelial cell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2019) 10:127(IF 5.09) Chen, Q., Zhu, S., Liao, J. & He, W.(Corresponding author). Study of Acute Kidney Injury on 309 Hypertensive Inpatients with ACEI/ARB–Diuretic Treatment. J NATL MED ASSOC (2017). Chen, Q., Ding, X., …,. and He, W.(Corresponding author) (2017) Common SEP15 polymorphisms and susceptibility to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RANSL CANCER RES, 6, 886-893. Jiang-Hong Ye, Rao Fu and Wen He. The rostromedial tegmental nucleus and alcohol addiction. Oncotarget, 2017, Vol.8,(No.12)(IF 5.168) Wen He, Zhenhuan Guo, Yuting Wen, et al.Alginate-Graft-PEI as a gene delivery vector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owcytotoxicity.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 Polymer Edition. 2011, Jan 18.[Epub ahead of print]. (DOI:10.1163/092050610X550359). Lei Su, Juan Zheng, Lingling Xiu, Jin Li, Meilin Ding& Wen He. 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 in a patient with polycythemia veraafter long-term hydroxyurea treatment. Leukemia & lymphoma. 2011. DOI:10.3109/10428194.2011.589550 郑娟, 何红, 苏磊, 陈亚英, 周礼, 丁美琳, 何文. 广州市社区人群非心源性胸痛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山大学学报. 2011, 05, 32(3): 415~420 何文,冯霞,马虹,张焰,彭龙云. Angiotensin-(1-7)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信号转导通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7, 23(11): 2126-2131. 何文,马虹,张焰,彭龙云. 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信号通道.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7, 15(8): 609-612. 何文,张育君. 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急症治疗的临床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8). 专著: 岭南名中医老年病诊治经验与基础研究,副主编,羊城晚报出版社,2018.08 ...详情
  • 王礼春[]

    医生擅长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对心血管系统各疾病的诊治与危重症的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注于心律失常、晕厥、遗传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诊治。曾在德国Dresden心脏中心研修心律失常的治疗。擅长心律失常(房颤/房扑,室早/室速,室上速)的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与人工心脏起搏器、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CRT)的植入。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 遗传性心脏病的诊治 心电信息的分析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主要教育经历: 1989.09-1994.06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 1998.09-2001.06中山大学,心血管内科学,硕士研究生 2001.09-2004.12中山大学,心血管内科,博士研究生 主要工作经历: 1994.07-2000.06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住院医生 2000.07-2006.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2004.12-2005.12美国VanderbiltUniversity博士后 2007.01-2015.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16.01-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创新工作委员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心脏性猝死预防工作委员会 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CHRS) 青年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台海医学会心律心电学会 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心房颤动学组 副组长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 论著: 在包括《JCE》、《JICE》、《ESC heart failure》、《Journal of arrhythmia》、《heart failurereview》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专业杂志发表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相关的临床研究二十多篇(第一或通信作者) 专著: 主编: 1、《心电图轻松读》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年 2、《高血压基础与临床》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年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参与心电信息分析云服务平台的研发。作为合作单位负责人参与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1项,参与心房颤动风险预测以及诊疗策略的精准化研究。\" ...详情
  • 卓大宏[]

    医生擅长

    老年病康复、风湿病康复以及医疗体育(运动治疗)、老年人中风康复、中西医结合康复及社区康复、残疾人综合康复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卓大宏,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主任,是国内外著名的康复医学专家。曾在加拿大进修2年,并在世界多个国家考察和交流。现还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康复专家顾问组顾问,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主编。 长期从事康复医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通康复医学理论和专业技术,在老年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肢体残疾的康复方面有精湛的造诣和广博的经验,同时还精通传统中医学,运用中西结合的康复医学方法处理疑难复杂的病例,取得卓越成效。 主编的《中国康复医学》、《中国残疾预防学》是临床的主要工具书,早年主编的《常见疾病的传统体育疗法》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各国发行。 ...详情
  • 胡作军[]

    医生擅长

    主动脉瘤、动脉狭窄闭塞、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及介入治疗,对甲状腺、乳腺疾病的外科治疗也有较深造诣。主要研究方向是主动脉瘤、动脉狭窄闭塞的手术及介入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手术及综合治疗。外周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纳米血管材料及载体研究。 ...详情

    从业经历
    胡作军,男,主任医师,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学科副主任兼书记。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美国STANFORD大学、美国北卡医学中心、法国STRASBOURG大学、日本东京医科大学、澳洲阿德莱德大学医学中心、澳洲皇家PERTH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学习和进修。 临床医疗擅长:胸部腹部主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动脉瘤、腔静脉及下肢静脉疾病的手术及血管支架治疗;擅长甲状腺肿瘤、乳腺疾病的手术及综合治疗。 临床研究方向:复杂胸腹部主动脉瘤诊治、甲状腺手术技术、乳腺疾病诊治及重建技术。 基础研究方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人工血管新材料新载体研究、甲状腺乳腺肿瘤早期防治。 社会学术任职: 中国腔内血管学静脉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国际脉管学会中国静脉分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卫计委脑血管卒中防治外科专委会委员 2011年度第五批国家医疗队核心队员 2011年度甲状腺癌全国管理联盟培训委员会专家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国化学学会特邀年度委员 国家级静脉外科新技术培训班专家 中山大学惠亚医院首任大外科主任 广东省水电总医院外科顾问教授 福建闽西龙岩地区永定县人民医院外科顾问教授. 科研基金 : 承担和参加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平台、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广东省自然省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 获奖情况 : 1. 2005年中华医学会授予的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证书号200503219P0804). 主要完成人 2. 200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5-医-2-006-R04;粤府证[2006]1619号).主要完成人 3. 2007年中华医学会授予的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证书号200703187P0807). 主要完成人 医学论著: 在《J Vasc Surg》, 《PLOS ONE》, 《J Mater Ch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Cell Biochem Biophys》,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Ann Vasc Surg》, 《Asian J Surg》, 《Ann Coll.Surg.H.K》,《CMJ》、《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医学专著:《甲状腺外科》、《血管外科手术图谱》、《男科病诊治学》核心参编者。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基金获得者2、教育部留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自然基金获得者 3、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863项目、重大科技计划课题同行评议专家 4、专业领域SCI期刊特邀审稿专家 5、201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共同获得者 6、2014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共同获得者。 ...详情
  • 唐庆[]

    医生擅长

    隆鼻、鼻畸形矫正、眼睑成型、隆下颌、乳房下垂和乳房发育不良等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唐庆,男,副主任医师,1992年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99年获医学硕士学位,从事整形美容、癫痕治疗、创面修复临床工作近二十年,熟悉各种常见的整形美容手术,在隆鼻、鼻畸形矫正、眼睑成型、隆下颌、乳房下垂和乳房发育不良等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还积极开展了微创整形美容,如生物注射法除皱、面部轮廓塑性及年轻化手术。 ...详情
  • 麦炜颐[]

    医生擅长

    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冠心病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主任医师,教授。 在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毕业院校:中山医科大学 职务;主任 研究领域:心力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学 1988.7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 1997.9中山医科大学博士毕业; 2001-2005在美国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范德堡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博士后。 心血管医学部心内二科及东山院区内科主任。 在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冠心病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上有较深造诣。 主要科研方向为心力哀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学。 在高影响因子SC杂志发表论著60余篇;主编专著1部。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临床研究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高血压学组精准医学研究组副组长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协会心血管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心血管临床规范用药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促康管理协会脂肪肝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高血压学组常务委员 ...详情
  • 郑朝旭[]

    医生擅长

    具有丰富的肝胆胰脾各种疑难疾病的诊治经验,对用腹腔镜、胆道镜等治疗肝胆胰脾疾病有较深的造诣。包括:①胆囊疾病、肝胆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②血液疾病及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③ 肝脏、胆道、胰腺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郑朝旭,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对胃肿瘤、结直肠肿瘤、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腹股沟疝、胃食管反流病、手多汗症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擅长用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腹部疾病。擅长腹腔镜手术及胆道镜取石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 1.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 2.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等的微创手术治疗; 3.腹股沟疝、胃食管反流病等的微创手术治疗; 4.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液疾病。 社会兼职 亚洲内镜腹腔镜外科医师协会(ELSA)会员 论著 1.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preoperative serum levels of CEA, CA19-9 and CA72-4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1;7(3):431-434 2. 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血管形成的关系。癌症,2001,20(10):1053-1056 3.维持性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的急性胰腺炎(附9例报告)。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2,9(1):36-37 4.低剂量131I标记的抗CEA抗体C50联合化疗诱导裸鼠结直肠癌移植瘤细胞凋亡。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0):591-594 5.131I标记的抗癌胚抗原抗体C50治疗裸鼠结直肠癌移植瘤的疗效观察。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1):55-56 6.腹腔镜检查术对内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新医学,2003,34(3): 164-165 7.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1):52-53 8.腹腔镜脾切除与传统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6):344-346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