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国家卫健委直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优秀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获批准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二批重点建设医院。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院本部(含岭南医院)拥有在职员工5033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282人,高级职称人员642人。医院目前拥有天河院区、萝岗院区(岭南医院)、粤东院区、肇庆院区四个院区。天河院区与萝岗院区位于广州。天河院区开放床位约2000张,日均门急诊量超过14000人次;萝岗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目前一期开放床位661余张,日均门急诊量约4000人次;位于梅州的粤东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现开放床位800余张;肇庆的肇庆院区于2021年10月投入运营,规划床位数1800张。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拥有普通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肾病内科、耳鼻咽喉科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临床护理、器官移植科、骨科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血液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神经内科、急诊科、检验科、耳鼻喉科、产科、麻醉科、康复科、病理科、口腔科、皮肤科、肾内科、儿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感染性疾病科、临床护理、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等25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以及13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肝脏病学科是医院的龙头学科,目前已形成包含肝脏内科、肝脏外科、重症监护、麻醉科、肝脏影像与介入治疗、肝病实验室等多学科综合诊疗和临床科研的强势学科群,在重型肝炎救治、肝癌早期诊断、肝癌微创治疗、成人活体肝移植、儿童劈离式肝移植、器官移植麻醉、肝移植围手术期影像评估等急难重症中的诊治水平全国领先。 脑病学科是医院快速崛起的特色学科群,涵盖儿童行为发育科、心理科、脊柱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康复科等学科,其中儿童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脊柱外科微创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吞咽及认知功能康复等在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享有盛誉。结合在脑病诊治领域形成的优势和特色,医院成立了广东省首个“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并获批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力争建成国家级区域性脑病基础研究中心和脑科学转化医学大平台。内分泌科、风湿科、泌尿外科、超声科、皮肤科等优势学科积极探索医疗新技术,在糖尿病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精准诊疗、前列腺癌微创治疗、肿瘤消融治疗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院注重发展医学前沿技术,生物治疗中心成为国内第一批获批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在多项干细胞临床治疗中均取得重要突破。 作为中山大学医学部的主要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拥有临床医学硕士点51个,博士点4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医院是广东省住培普通师资培训指导单位,设有25个国家住院医师培训专业基地(其中1个国家级专科示范基地,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基地,2个国家级住培骨干师资培训基地,3个省级重点专业基地,8个省级住培骨干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培训专业基地),硕士生导师347人(不含兼职导师),博士生导师150人(不含兼职导师),承担了多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以及全国各地进修生的培养任务。《传染病学》是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广东省精品课程、广东省教学团队;《性与生殖健康》是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内科学》、《远离传染病》是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外科学》是省级精品视频共享课;《精神病学》《皮肤性病学》《康复医学》《诊断学》《妇产科学》《性医学》《外科学》《内科学》是中山大学精品课程。 医院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基地和优质学术平台。拥有省部级科研基地17个,厅局级科研基地7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专业19个;主办和承办了《Liver Research》、《新医学》、《器官移植》、《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及《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等国家级杂志,均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近五年,我院获得各级科研项目约1400项,经费总额约5.6亿元,以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1600多篇,其中高水平论文480多篇。此外,我院专家团队牵头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荣誉。 医院配备有手术机器人、PET-CT、3.0T MR、能谱C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及后装治疗机、DSA、乳腺X光机、四维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骨密度仪、大型生化自动分析仪,以及中央重症监护系统、杂交手术室、人工肝支持系统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详细]
联系电话

020-85253333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

医生团队
  • 郭英[]

    医生擅长

    脑神经外科专家。尤其在高风险、高难度颅底肿瘤(如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肿瘤等)、脑重要功能区肿瘤、复杂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脊髓肿瘤等疾病的微创显微和锁孔手术方面,技术娴熟,经验丰富。 ...详情

    从业经历
    郭英,男,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研方向: 垂体瘤等复杂颅底肿瘤、脑动脉瘤的微侵袭治疗;神经损伤后的功能修复和重建。 神经外科基本功扎实、理念先进,知识结构新颖,手术技术精湛,个人年主刀手术量近200台,手术疗效居国内先进水平。尤其在高风险、高难度颅底肿瘤(如巨大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肿瘤等)、颅-颈交界区肿瘤、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肿瘤、脑干肿瘤、复杂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脊髓髓内肿瘤等疾病的微创显微和锁孔手术方面,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在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等复杂疑难疾病的手术和手术前后的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省、市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基金 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包括SCI在内的论著3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3部。担任等多家杂志副主编及编委。 ...详情
  • 黄亚非[]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黄亚非,女,主任药师,本科,主研方向: 医院药学管理,医院制剂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担任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论著: 黄亚非“黄皮果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的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卷11期 898-891 黄亚非“不同树龄肉桂挥发油的成分比较”《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卷,1期 82-85 黄亚非“广西不同产地山豆根的指纹图谱”《中药材》2005,28卷1期21-22 黄亚非“喉咽灵口服液的药效学研究”《中药材》2003,26卷 期 581-582 黄亚非“肝酶灵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药学杂志》2001,36卷7期 485-486 专著: 张永明,黄亚非,(第二主编)药品名称词典,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详情
  • 夏小平[]

    医生擅长

    眼科显微手术(含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等)及视网膜变性的临床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夏小平,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加拿大博士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访问学者。国际视网膜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眼科学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会广东省视光学学会委员。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科研二十 六年,对眼科疾病的诊断、手术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擅长眼科显微手术(含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等)及视网膜变性的临床治疗,在中山三院开展国内外第一例雪旺氏细胞巩膜深层移植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经美国犹他州立大学Moran眼科中心的教授和广州市有关眼科专家在中山三院进行现场学术演讨,认为手术效果良好,该临床方向特色突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作为第一获奖人于2002年获广东省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获奖项目为“后发性白内障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著: 一、第一作者论文19篇(其中一篇在SCI登录):1、加强附属医院教学管理,提高学生见习实习质量。中国医学教育研究进程(第一卷,1998):5292、三段见习带教法在本科生眼科见习中的运用。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1998;17(增刊):493、左旋千金藤立定静脉注射对兔眼房水动力学的影响。中草药 1998;29(增刊):1144、超声乳化术并发症临床分析。临床眼科杂志 1998;6(4):2285、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病理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8;18(4):2836、后发性白内障与晶体后囊厚度的关系。眼科研究 1998;16(4):3037、低分子肝素在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998;19(5):2558、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处理。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8;16(5):2589、双眼同时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研究。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1998;20(6):54410、青光眼外引流术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部位的选择。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8;16(13):11511、影响急性视神经炎疗效的临床因素探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8;16(13):12312、A Hypothesis of Lens Stem Cell Involvement in Cataract Formation. Ann Ophthalmol & Glaucoma (USA)1999;31(1):1813、氟哌啶酶静脉注射对兔眼房水动力学影响。眼科研究 1999;17(3):17514、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的有关因素研究。江西医药 2000;35(4):21115、A study of factors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cataract in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Eye Science 2001;17(3):18016、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疗效的临床因素分析。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1;17(3):20417、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患病率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1;1(5):41018、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滤过术后的视力丧失及治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1;19(13):6219、家免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移植细胞制备的研究。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3;19:237 二、非第一作者但SCI登录论文4篇:1、Jonathan A Hill, Dionne P White, Thomas E Ichim, Kornel P Kusznieruk, Xiaoping Xia. Jinming Y ang, Robert Zhong, Ewa Caims, David A Bell, Wei-ping Min. A novel mechanism of immune modul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2002; 46:S5632、Jinming Yang, Suzanne M Bernier, Thomas E Ichim, Mu Li, Xiaoping Xia, Dejun Zhou, Xuyan Huang, Gill H Strejan, David J White, Robert Zhong, and Wei-Ping Min. LF15-0195 generates 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 by suppression of NF-κB signaling through inhibition of IKK activity.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2003; 74:4383、Wei......详情
  • 吴笑梅[]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宋湘芝[]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宋湘芝,女,副主任药师,本科,主研方向:临床药学头孢。 论著: 1、头孢甲肟和常用树叶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沉淀双孢菌素A在全血中的药物浓度 3、我院平喘药用药五年动态分析 4、浅析医院制剂管理 专著: 1、新药手册——兼老药新用 2、实用临床新药手册 ...详情
  • 蒋立坚[]

    医生擅长

    种植牙手术及修复设计、口腔颌面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修复重建治疗;口腔颌面部的整形和美容手术,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蒋立坚,男,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口腔颌面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老 教授协会医学专家委员会口腔病研究会委员,擅长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治,如种植牙、唇腭裂整形修补、口腔颌面整形和美容手术、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诊治、颞下颌关节疾病、颌面外伤、感染等的治疗。 论著: 在国内学术杂志发表有关种植牙的论文3篇。 1.ITI种植体的临床应用。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2,7(3):127。(第一作者)。 2.ITI种植体修复的临床研究。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3,8(2):71。(第一作者)。 3.高压氧影响游离植骨种植体骨结合的组织学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0;16(4):285。(第一作者)。 专著: 参与编著《耳鼻咽喉头颈部感染性疾病》 谢民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5年9月第1版 ...详情
  • 梁焕友[]

    医生擅长

    龋病、牙周病的预防与诊治,牙髓根尖周病的诊治,牙体美容修复,口腔粘膜病。/n研究方向:口腔内科学、牙体牙髓病、牙周病。 ...详情

    从业经历
    梁焕友,女,主任医师,口腔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牙体牙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编委,广东牙病杂志编委。 从事口腔医学临床教学、医疗、科研工作30年,对口腔内科疾病的诊治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诊疗技术。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的诊治与临床研究,并获省科委相关专项研究课题二项,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二十多篇。热心口腔保健、卫生宣教工作。 论著: 1.广州市天河区6岁和12岁儿童患龋情况调查分析.广东牙病杂志,2001,9(11):331 2.汉族成人牙周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分析.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22(6):468 3.超声波根管预备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6):103 4.广州市天河区儿童乳牙龋齿调查回顾分析.广东牙病杂志,2002;10(2):120 5.新型聚氨酯类液体根充材料密封性能的观察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3):36 6.712名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状况调查分析.广东牙病杂志,2003,11(2):126 7.局部应用消炎痛辅助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临床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4,25,(32):294 8.广州市天河区居民牙周疾病调查报告.新医学,2005,36(8):259 9.牙科畏惧调查(DFS)量表中文版的研制与评价,中山大学学报,2006,27,(2):236 专著: 1.《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应试指南(高等医学配套教材),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2005年12月第二版 2.《口腔解剖学彩色图谱》编委,湖北科技出版社,2002年10月 ...详情
  • 黑子清[]

    医生擅长

    危重及复杂、疑难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尤其是危重病手术、老年手术、心血管手术、肝脏移植手术等的围术期处理,曾亲到全国多家医院进行肝脏移植手术麻醉的示范教学,获得业内同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许。长期从事疼痛诊疗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慢性痛的机制、急性痛的诊疗、癌痛的治疗、分娩镇痛和术后镇痛等方面的研究建树颇丰,是医院麻醉科的业务骨干。参加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详情

    从业经历
    中共党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粤东医院常务副院长兼党委书记、手术麻醉中心主任、麻醉学考研室主任,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岭南名医。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副主委;国家卫健委麻醉质控专家组成员。从事麻醉学临床、教学工作至今30余年,获得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主编《肝脏移植麻醉学》、《麻醉学考点》、《围手术期器官功能评估与麻醉决策》、《围术期标准数据集》等,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5名,硕士研究生27名。主要从事围术期器官功能保护的研究,近年来在国际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高水平收录80余篇,荣获2019年度麻醉学领域顶刊《ANESTHESIOLOGY》最佳论文获得者荣誉;出版著作10部,主编5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广州市科技重点项目2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 ,学科方向: 肝移植围术期重要器官损伤和保护的机制研究。 个人研究方向: 1、麻醉学; 2、器官功能保护; 3、围术期大数据: (1)围术期器官损伤的损伤机制及保护策略研究; (2)危重病人手术预后的预测因子及影响因素研究; (3)手术患者围术期大数据研究及人工智能在麻醉领域的应用。 ,危重及复杂、疑难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尤其是危重病手术、老年手术、心血管手术、肝脏移植手术等的围术期处理,曾亲到全国多家医院进行肝脏移植手术麻醉的示范教学,获得业内同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许。长期从事疼痛诊疗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慢性痛的机制、急性痛的诊疗、癌痛的治疗、分娩镇痛和术后镇痛等方面的研究建树颇丰,是医院麻醉科的业务骨干。参加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省级主委 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省级主委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国家级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国家级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省级副主委 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器官移植麻醉学学组省级组长 New device and technique to protect intubation operators against COVID-19.Intensive Care Med.8:1–33通信作者2020 Methyladenosine methylation 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ell Death Dis.Jun 24;11(6):478 通信作者2020 Laryngoscopic techniques modulate anaesthesiologists\' perception of halitosis in patient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Eur J Anaesthesiol.Dec;36(12):918-9236通信作者2019 Propofol attenuates monocyte-endothelial adhesion via modulating connexin43 expression in monocytes.Life Sci.Sep 1;232:116624 通信作者2019 Comparison of dexmedetomidine vs.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during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Trials.Jan 8;20(1):28 通信作者2019 Intravenous Anesthetic Protects Hepatocyte from Reactive Oxygen Species-Induced Cellular Apoptosis dur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Vivo.Oxid Med Cell Longev.Oct 28;2018:4780615 通信作者2018 肝移植围术期病理生理变化及处理对策研究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 肝脏移植围术期重要器官的损伤机制和保护策略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奖三等奖2015 肝脏移植围术期重要器官的损伤机制和保护策略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 ...详情
  • 郑华恩[]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肖杰生[]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