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国家卫健委直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优秀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获批准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二批重点建设医院。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院本部(含岭南医院)拥有在职员工5033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282人,高级职称人员642人。医院目前拥有天河院区、萝岗院区(岭南医院)、粤东院区、肇庆院区四个院区。天河院区与萝岗院区位于广州。天河院区开放床位约2000张,日均门急诊量超过14000人次;萝岗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目前一期开放床位661余张,日均门急诊量约4000人次;位于梅州的粤东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现开放床位800余张;肇庆的肇庆院区于2021年10月投入运营,规划床位数1800张。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拥有普通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肾病内科、耳鼻咽喉科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临床护理、器官移植科、骨科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血液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神经内科、急诊科、检验科、耳鼻喉科、产科、麻醉科、康复科、病理科、口腔科、皮肤科、肾内科、儿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感染性疾病科、临床护理、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等25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以及13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肝脏病学科是医院的龙头学科,目前已形成包含肝脏内科、肝脏外科、重症监护、麻醉科、肝脏影像与介入治疗、肝病实验室等多学科综合诊疗和临床科研的强势学科群,在重型肝炎救治、肝癌早期诊断、肝癌微创治疗、成人活体肝移植、儿童劈离式肝移植、器官移植麻醉、肝移植围手术期影像评估等急难重症中的诊治水平全国领先。 脑病学科是医院快速崛起的特色学科群,涵盖儿童行为发育科、心理科、脊柱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康复科等学科,其中儿童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脊柱外科微创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吞咽及认知功能康复等在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享有盛誉。结合在脑病诊治领域形成的优势和特色,医院成立了广东省首个“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并获批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力争建成国家级区域性脑病基础研究中心和脑科学转化医学大平台。内分泌科、风湿科、泌尿外科、超声科、皮肤科等优势学科积极探索医疗新技术,在糖尿病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精准诊疗、前列腺癌微创治疗、肿瘤消融治疗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院注重发展医学前沿技术,生物治疗中心成为国内第一批获批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在多项干细胞临床治疗中均取得重要突破。 作为中山大学医学部的主要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拥有临床医学硕士点51个,博士点4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医院是广东省住培普通师资培训指导单位,设有25个国家住院医师培训专业基地(其中1个国家级专科示范基地,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基地,2个国家级住培骨干师资培训基地,3个省级重点专业基地,8个省级住培骨干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培训专业基地),硕士生导师347人(不含兼职导师),博士生导师150人(不含兼职导师),承担了多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以及全国各地进修生的培养任务。《传染病学》是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广东省精品课程、广东省教学团队;《性与生殖健康》是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内科学》、《远离传染病》是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外科学》是省级精品视频共享课;《精神病学》《皮肤性病学》《康复医学》《诊断学》《妇产科学》《性医学》《外科学》《内科学》是中山大学精品课程。 医院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基地和优质学术平台。拥有省部级科研基地17个,厅局级科研基地7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专业19个;主办和承办了《Liver Research》、《新医学》、《器官移植》、《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及《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等国家级杂志,均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近五年,我院获得各级科研项目约1400项,经费总额约5.6亿元,以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1600多篇,其中高水平论文480多篇。此外,我院专家团队牵头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荣誉。 医院配备有手术机器人、PET-CT、3.0T MR、能谱C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及后装治疗机、DSA、乳腺X光机、四维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骨密度仪、大型生化自动分析仪,以及中央重症监护系统、杂交手术室、人工肝支持系统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详细]
联系电话

020-85253333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

医生团队
  • 文博[]

    医生擅长

    暂无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 ...详情
  • 唐英春[]

    医生擅长

    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支气管哮喘感染,肺炎,肺脓肿等细菌感染性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唐英春(已退休),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广东呼吸分会第五届副主任委员。第七届第八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委,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编委、中山大学学报编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第二理事会理事。1993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余年,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了40的经验。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支气管哮喘感染,肺炎,肺脓肿等细菌感染性疾病,结合病原细菌学,分子生物学,细菌基因学等方面进行诊断,选择对细菌针对性抗菌药物治疗,防止耐药性细菌的产生,进行合理治疗。已培养硕士9人,博士5人,现有在读博士生2人,博士后1人。 获成果奖:1986年获广东省高教联合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992年获中山医科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996年获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1997年获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00年获中国人民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近两年发表论著 1、头孢硫脒体外抗菌活性测定2001;1中国药师 2、广州市两幼儿园2~6岁健康儿童肺炎2001(5)中国当代论著 3、链球菌携带状况调查2001(2)儿科杂志 4、铜绿假单胞菌对碳氢霉烯类抗生素的耐2001(4)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5、药机制-耐药株外膜蛋白OprD2缺失 6、头孢哌酮/三唑巴坦对临床分离产酶菌体外抗菌活性2001(5)中国抗生素杂志 7、医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2002(4)中国抗生素杂志 8、氨曲南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2002中国新药与临床 9、Staphylococcus Heterogeneously Resistant. Vancomycin in China and Antimicrobial Imipenem and Vancomycin in Activities of Combination against It 2002(3)J.clin.Micro Boil. 10、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葡萄球菌的分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2002(4)中国抗生素杂志 11、头孢丙烯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2002 ( 5 )中国药学杂志 12、注射用头孢呋辛生物等效性研究 2004 ( 8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3、华南地区质粒介导超广谱β - 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型研究 2002 ( 6 )中华微生物牙合免疫学杂志 14、CTX-M-14 超广谱β - 内酰胺酶基因的定位突变研究 2003 ( 10 )中华微生物牙合免疫学杂志 15、革兰阴性菌 CTX-M -3 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子传播机制的研究 2002(4)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16、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方法的研究2003(5)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7、产超广谱β - 内酰胺酶临床分离株可转移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 2003 ( 4 )中华结核牙合呼吸杂志。 ...详情
  • 陈虹[]

    医生擅长

    慢性咳嗽和过敏性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陈虹,女,副主任医师,教授,儿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日本昭和大学,擅长小儿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功能测定;过敏和免疫性疾病: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皮炎及各种风湿、类风湿疾病。 ...详情
  • 李刚[]

    医生擅长

    传染病的防治,包括病毒性肝炎、登革热、乙脑等;实验结果分析 ...详情

    从业经历
    李刚,男,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副主任及实验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1998至1999年到英国做访问学者。广东省病毒性肝炎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粤港肝炎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英国皇家热带医学与卫生学会海外会员。1993年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2001年评为首届广东省十大杰出留学青年回国创业之星;2002年被选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臣、广州市抗击非典标兵;2004年获第六届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1995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分题等19个项目,承担各类课题28项,发表论文113篇,获省部级科技进 步奖3项,主编教材2部。其中SARS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医学界最高级别学术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其《黄病毒属不同种病毒的基因分析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四种黄病毒基因的实验和应用研究》获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统编教材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传染病学》均为编委,均负责编写病毒性肝炎、SARS、登革热等章节。 论著: 1. Mil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3 Sep. 9(9):1182-1183(SCI收录) 2. Profile of specific antibodies to the 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N Engl J Med. 2003 Jul 31;349(5):508-9.(SCI收录) 3. 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的滴度变化。热带医学杂志,2003,3(3):283-285 4. SARS患者特异性IgG抗体的滴度变化。广东医学,2003,24:102-104(SARS Suppl. 2) 5. 20例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变化规律。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19(6):372-374 6. HBV感染者HBV DNA与抗原抗体标志物的关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6):870-871(项目负责人) 7.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 HCV及HBV YMDD变异株。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2):178-181 8.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G virus infection and homology of different viral strains in Southern China.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2,8(6):1081-1087(SCI收录 9. HCV干扰素敏感决定区“基因盒"的构建,体外表达及功能探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10(8):892-896 10. 丙型肝炎的实验诊断及治疗策略。广东医学,2002,(3):13-15 11. 认识转基因小鼠。羊城晚报,2002,10,24。科技无限栏目,2000字。 12. 丙型肝炎病毒干扰素敏感决定区基因盒的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2001,18(1):61-62 13. 华南地区HGV的流行状况和同源性分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9,19(3):206-210 14. 庚型肝炎病毒不同地理株5'端非编码区序列的变异性分析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1999,20(1):61-64 15. 静脉毒瘾者84例HGV感染状况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16(1):26-28 16. HCV广东株包膜蛋白区cDNA的序列测定。病毒学报,1997,13(1) 17. 中国人4型登革病毒E基因部分片段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7,11(1) 18. HCV广东株5'NCR cDNA的克隆及序列测定。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7,18(1) 19. 庚型肝炎病毒广东株与云南株5'端非编码区的比较。中华肝脏病杂志,1997,5(3) 20. 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HCV cDNA部分序列的变异性分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1997,6(3) 21. 庚型肝炎病毒5'端非编码区基因的扩增、鉴定、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7,17(1) 22. 静脉毒瘾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18(1- A) 23. 庚型肝炎病毒5'端非编码区cDNA的序列分析。中国病毒学,1997,12(3) 24. Homology analysis of 5'NCR sequence of hepatitis G vi......详情
  • 谷力加[]

    医生擅长

    肺癌、食管癌和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微创治疗肺大疱、支气管扩张、错构瘤、结核球、漏斗胸、胸廓肿瘤及手足多汗症等各种胸外科疾病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谷力加,男,主任医师,现担任中山三院大外科副主任,中山三院岭南医院担任胸心外科主任,教授,博士导师。1983年毕业于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87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作至今,参与组建和发展中山三院胸心外科,主刀完成胸心外科手术近三千台,自1998年担任中山三院胸心外科主任到2012年,因工作需要。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生2名。获得一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两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研方向: 1、各期肺癌、食管癌和纵隔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2、肺癌、食管癌和纵膈肿瘤局部免疫状态的转化研究。 3、肺癌生物免疫治疗的机制研究。 2、胸外科疾病微创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3、支气管哮喘外科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社会兼职: 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理事 中国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理事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委员 中国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成员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专家库专家成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 ...详情
  • 刘仁斌[]

    医生擅长

    甲状腺乳腺外科专家。尤其擅长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对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的外科治疗有较深造诣。 ...详情

    从业经历
    刘仁斌,男,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从事乳腺疾病诊治临床工作20余年。1986临床医学本科毕业,1992年及1998年于中山医科大学先后获得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临床进修,2000年至2004年于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乳腺癌症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及临床进修4年,师从美国著名乳腺癌专家BarbaraL. Smith教授及Samuel D. Rabkin教授,专门从事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 1989年起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从事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2008年起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对各期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擅长乳腺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包括乳腺癌早期诊断、前哨淋巴结活检、保乳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 曾获全国中青年外科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1994年、1995年及2007年曾三次荣获中山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称号,1998年获中山医科大学优秀博士称号,2005年被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先后获得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中山大学“211”工程科研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等10余项,有关乳腺癌临床及实验治疗研究的第一作者论文多篇发表在《Cancer Research》、《Gene Therapy》、《Molecular Therapy》、《Chinese Medical Journal》及《中华医学杂志》等国际核心专业杂志,多次受邀作为重要学术专家赴美国、日本、韩国讲学。 学术兼职: 亚洲乳腺癌协作组 主席 广东省乳腺病学会 副主任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评议专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评议专家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会员 《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 《中华普通外科文献》编委 ...详情
  • 李瑭[]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毛苇[]

    医生擅长

    对消化系常见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胰腺炎等胃肠和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擅长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内镜诊治、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男,副主任医师,9年从医经验,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对消化系常见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胰腺炎等胃肠和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擅长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内镜诊治、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治。 ...详情
  • 康复医学科普通号[]

    医生擅长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龚子鉴)皮肤美容与激光治疗专家[]

    医生擅长

    皮肤病专家。擅长痤疮、痤疮瘢痕、酒糟鼻、白癜风、雀斑、黄褐斑、血管瘤、色素痣等各种损容性皮肤病的激光治疗以及湿疹、药疹、荨麻疹、银屑病、大疱病和真菌感染的诊治。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 ...详情

    从业经历
    医疗经历:医学博士。临床工作10余年。主管皮肤科激光室和药物临床基地。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发表国内外论文30余篇。门诊时间:周一、三、四上午,周二全天。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