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三级甲等
广州市脑科医院/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位于广州市珠江南岸,白鹅潭畔,是中国第一间精神病专科医院,始建于1898年,由美国人约翰·克尔(John Kerr)创办,被纳入“中华之最”系列。医院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业务用房4万多平方米,分设芳村、江村、荔湾三个门诊,芳村、江村两个住院部。医院环境优美,就诊方便舒适,是广州市首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广州市脑科医院现有床位1920张,临床5个科,共19个病区,包括普通精神科病区、早期干预病区、中西医结合病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病区、老年精神科病区和ICU,并且成立了广州市药物依赖治疗康复研究所,医院司法鉴定所等机构。其中,老年精神科被广东省卫生厅列为“省五个一兴医工程”重点专科。2000年9月因我院增设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后,经广州市编委批准增挂“广州市脑科医院”院牌,从而为医院的专科定位、发展方向和服务功能注入了新的内涵。目前,我院门诊部除设普通精神科外,还开设有神经症、癫痫、儿童多动症、药物依赖、心身疾病、性心理障碍、心理咨询、智力测查、司法鉴定、老年精神科、睡眠障碍科及中医等科目。 广州市脑科医院有职工1100余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900余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者近300人,医学博士、医学硕士近100人。院内医疗设备有:CT扫描系统、脑电地形图仪、动态脑电监护与多导睡眠图仪、经颅多普勒B超诊断仪、各种先进的自动化检验设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等,为解决各种疑难的精神疾病提供了良好的诊疗基础。中心实验室也配有多功能组合电泳系统、凝胶图像摄录系统、高速冷冻离心机和超低温冰箱等先进的实验设备。随着技术队伍和实验设备的不断完善,我院学科建设已初具规模,科研项目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来医院科研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得省市科研基金课题二十多项。我院还设有精神卫生研究所、神经电生理研究室,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广州地区各医药院校及中南大学的临床实习基地,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医院接待过多名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著名精神病学专家、学者来我院参观访问。我院多次被广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服务单位”称号,先后多次被广东省卫生厅评为“白求恩式先进集体”和“百家文明医院”。 广州市脑科医院为方便病人入院和向病人提**神卫生咨询服务,设有免费协助护送病人入院“一条龙”服务和咨询热线电话等便民服务项目。医院的办院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努力促进患者精神康复和重返社会。 江村院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广花二路800号,占地4万多平方米,设有住院部、门诊部及室内外精神康复基地等。 住院部主要收治各种急、慢性精神病人、老年精神病人等。现编制床位720张,设有5个病区。院内环境优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配有功能齐全的室内外康复设施,非常适合各类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治疗与康复。 门诊部技术力量雄厚,有副主任医师及主治医师20余人出诊。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开诊,每天均设有精神科专家、专科门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服务范围包括分裂症、抑郁症、心境障碍、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癔症、睡眠障碍、老年期精神障碍、头痛、癫痫、物质依赖、儿童多动症、儿童情绪问题、儿童行为障碍等各种精神障碍,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等。 ·特色康复:江村院区拥有广州市脑科医院精心打造的室内外慢性精神疾病康复基地,可以进行各种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室外康复基地分盆景区、蔬菜区、果树区、花卉区等功能区,可以进行园艺、种植、绿化方面的作业及技能训练。室内康复基地包括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手工、陶艺治疗以及电脑操作、社交技能训练等。 ·特色治疗:拥有国内先进的现代电休克治疗监护系统(MECT),能最快缓解病人的兴奋冲动、抑郁自杀等临床症状。 ·特色服务:提**神科急症出诊服务、派车协助病人家属护送病人入院“一条龙”服务、免费护送芳村门诊部与荔湾门诊部病人入住江村院区以及精神疾病的评残服务等。 ·特色管理:江村院区率先在国内的精神专科医院中实施5S管理,以高效的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竭诚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一流的就医环境和一流的就医服务。 广州市脑科医院荔湾门诊位于荔湾路53号,创办于1953年,是广东省最早最大的集医疗、预防和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门诊部,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目前荔湾门诊部在原有基础上重点发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和失眠专科,并扩展神经内科、老年精神卫生、药物依赖康复等专科。拥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20余名,拥有精神病学与精神病理学博士、儿童精神卫生学博士、神经内科博士各1名,精神卫生及心理学硕
预约挂号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西安交大口腔医院)三级甲等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是卫生部直属的集教学、医疗、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是西北地区口腔医学专业师资培训中心,是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之一,是陕西省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陕西省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操作考核基地。口腔医院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原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1975经卫生部批准建立西安医学院口腔医学系,1991年成立口腔医学院。2000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医院始终牢记公立医院的社会定位和责任,以“呵护口腔健康、提高生活品质”为使命,坚持“教研领先、技术精湛、设备先进、管理科学、服务卓越的国内一流口腔专科医院”为愿景,秉承“明德修行、博学精业”的院训,倡导“敬业奉献、创新超越”的精神,实现“交大口腔”的品牌辉煌。 现有在职教职工404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1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0人。总面积3.3万多平方米。医院现有牙科椅218把,病床76张,固定资产1.4亿元。每年门急诊人次近30万,住院病人近2000余人。设有临床科室9个: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粘膜病科,儿童牙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预防科、急特诊科,种植科;其中:口腔正畸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口腔颌面外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口腔内科(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粘膜病科,儿童牙病科)、口腔修复科为陕西省优势学科。医辅科室5个。医院拥有现代化层流手术室、锥形束CT、立体手术显微镜、根管显微镜、florida探针,铒激光治疗机、CAD/CAM修复系统、超声清洗器、高频铸造机及烤瓷炉等先进医疗设备。 医院还设有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和口腔预防5个教研室,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口腔颌面外科为国内首批硕士点授权单位。共承担口腔医学专业本科18门课程教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口腔科学》课程。承担硕士生、本科生、进修生及继续医学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近年来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6项、校级教学成果3项、校级教改项目8项,出版专著5部、各类教材6部。口腔教学实验中心具有先进的仿生头模实验室、口腔技工工艺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和口腔颌面外科-影像实验室,为研究生、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近年来医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80余项。投资500多万元设立口腔医学研究中心,从事口腔基础医学研究和口腔临床医学应用研究的工作,中心建立了设施完备的口腔“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该中心可从事动物实验、细胞培养、蛋白质和核酸大分子等方面的研究。 医院注重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与美国、日本、挪威等多个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学术团体及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医院在西安市(咸宁西路交大商场街交大一村26舍)开设了第一所口腔专科门诊,执行与口腔医院本部相同的质量控制标准。门诊面积约400余平方米,拥有口腔综合治疗椅10台,其中VIP诊室2间;配备先进的诊疗仪器,包括国际先进的牙片数字化成像系统、德国全自动热清洗消毒机、注油机、台式灭菌器等器械消毒灭菌系统,对污染的牙科器械进行外部和内腔的自动化清洗、消毒、灭菌,确保牙科手机等器械的灭菌质量。保证一人一机一灭菌,杜绝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 第一门诊现有医护人员共14名,均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的各科室,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开展补牙、拔牙、镶牙、洁牙、牙齿矫正等常规治疗,并在儿童牙病、牙周疾病、残根残冠保存治疗、义齿修复,阻生牙的拔除及颌面外科小手术等疑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预约挂号
-
西安唐都医院(唐都医院)三级甲等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建于1939年,前身为延安中央医院,1951年定点西安市灞桥区,1955年归建第四军医大学,1958年正式命名为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985年对外称“唐都医院”。2017年转隶空军后,称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人才济济,教学、医疗、科研实力雄厚。建院以来,先后培养9万余名高素质医护人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涌现出“全国抗击埃博拉出血热先进集体”传染科、“党的好女儿”张宁仔、“巾帼英雄”仲月霞等全国先进典型。医院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参建学科8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3个,全军医学研究所3个,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全军后勤科研专业实验室1个,全军医学专科(病)中心8个,陕西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9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分中心10个,陕西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陕西省国际合作基地1个。拥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59人,其中正高级专家82人,副高级专家277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180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杰青2名、优青1人,“973”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2名,中国科协“求是奖”获得者2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名,香江学者3名,军队人员参加省部级及以上学会副主委以上任职100余名。 医院现有本科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任职教育3个培训层次。近年来,医院教学改革成绩显著,本科教学先后获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西北地区医学(医药)类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特等奖、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军及省部级教学名师、总后优质课程、陕西省教学团队、陕西省精品课程等多项荣誉。2020年获空军后勤系统“保障先锋”教学比武二等奖、陕西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多次获军级、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获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规培生教育多次获得国家百名“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国家和省级“优秀专业基地主任”“优秀带教老师”“优秀住院医师”等荣誉。 医院始终紧盯国际国内前沿发展特色医疗技术。共有医疗用房24.1万平方米,展开床位3251张, 设置46个专业科室,年门急诊量200万余人次,年手术量8万台次,年收容量13万人次,平均住院日7.3天。拥有7.0T MRI、PET/MR、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高剂量率旋转调强医用直线加速器、临床科研型3.0T MRI、磁波刀、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系统等大批先进的设施设备。经过长期发展,在“功能性脑疾病治疗”“传染病危重症诊治”“骨肿瘤微波灭活治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肺癌综合诊疗技术”和“战时呼吸系统损伤康复”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国内外领先的诊疗特色和优势。先后创造出多项国内外“首例”,世界首例“组织工程气管移植治疗气管缺损”、世界首例“腋动脉完全离断腔内修复术”、国内首例“胸腔镜辅助左侧第二肋骨切除+3D打印钛合金肋骨植入术”、国内首例“3D打印血管外支架微创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等,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医院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对外学术交流,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近年来,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百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3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十三五”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获批的各类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亿元。先后获得卫生部行业专项1项,传染病重大专项3项。近5年,先后派出200余人次出访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等。目前,医院已与美、日、德、以等国家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 医院坚持人民军队宗旨,坚决履行人民军队使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西藏平叛、中印和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用信仰和忠诚传承了红色基因,圆满完成了战场救护任务。先后执行非典救治、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维和保障、新冠收治等多项重大任务,受到党、国家和军委褒奖。2010年,圆满完成亚丁湾海域“和谐使命—2010”医疗保障任务;2015年,派出17人执行援非抗埃任务,用精湛医术架起了中非友谊的桥梁,彰显了中国军医风采;2016年,抽组卫勤骨干参加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6”国际联合军事演习医疗保障;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军队和陕西省定点收治单位,在全国率先开设“双发热门诊”,实施“五个精准”救治,400余人坚守抗疫一线,接诊发热患者1万余人,救治全省90%危重症患者,相关经验被空军和陕西省转发推广。抽
预约挂号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大附属二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直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是1912年由国家教育部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医学院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发展而来,1937年在全民抗战的烽火中,为民族大义,为拯救和保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迁陕重建,是西北第一所大学附属医院,奠基并发展了西北地区的高等医学教育和现代临床医学。 医院现开放病床2580张,年门急诊量220余万人次,年收住各类病人近11万人次。现有3858余名教职工,拥有近600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专家,50余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及各类科技人才; 200余名专家分别担任全国和省市级医学专业学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或常委、委员等职务。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设有38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以及多个科研实验机构、编辑部等其他业务部门。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泌尿外科、皮肤科;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外科、消化内科、临床专科护理、地方病科(地方性骨病、心肌病、碘相关及甲状腺疾病)、麻醉科、皮肤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科、中医科;4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小儿外科、肿瘤科、心内、神外;2个省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胃肠动力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医疗质控中心:皮肤科、消化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用超声研究室、小儿外科、急诊科、手术室、康复医学科、泌尿外科。 医院临床医学教育现下设17个学科系和1个教研室,博士、硕士学位临床医学所有学科全面覆盖。现为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基地”,陕西省“研究生示范性联合培养基地”。 医院现为教育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设有17个临床学科系和1个教研室,承担着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生、留学生多个层次的教学培养任务和陕西省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及各专业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培养的上万名高级医学人才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承担国家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编修任务,获得数十项国家、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和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奖。 作为国家医学科研单位,医院承担了数百项国家、部、省、市级医学科研课题,每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基金立项项目百余项;近十年著(译)高水平的学术专著4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近60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十余项,获专利近百项。年均发表SCI收录论文成倍增长,影响因子逐年提高。 医院与省内外百余家基层医院建立托管、医联体和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国家队的指导作用。坚持履行国家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数十年如一日下乡巡回医疗、医疗扶贫、援助基层,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新疆等地区,进行医疗帮扶,多年承担苏丹、马拉维等非洲国家的医疗援助工作。在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抢险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发挥陕西省医疗应急救援队的职责、派出医护专家权威指导、救治在第一线。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肯定。 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大医精诚、尊师重教的文化传承,使得医院多次受到国家和上级表彰。医院两次获国家卫生部等部委联合授予的“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及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连续获得“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及“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先进医院” “陕西省抗疫先进集体”等称号。医院多名医护人员先后获得国际南丁格尔奖、国家五一劳动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中国医师奖、全国先进教师、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及省白求恩精神奖、全国优秀护士、陕西省优秀护士,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突破医院物理空间受限的瓶颈,医院提出以院本部为中心,“压旧扩新”、优质医疗资源向周边辐射扩展的发展战略,清晰绘制出“一院四区”(多区)蓝图框架:“一院”即地处西五路的主院区,“四区”即大明宫院区、秦汉新城院区、临潼渭北院区、宝鸡蟠龙院区。大明宫院区已于2019年4月全面开诊,实现了主院区各个专业的同质拓展。其他园区建设进展有序。 传承及创新是前行的动力,发展和服务是永恒的目标,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将始终保持只争朝夕、奋力拼搏的精神状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时俱进做好医院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为医院未来十年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谋篇布局,锐意进取,全力打造一个百姓放心、同行认可、国家满意、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临
预约挂号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大学医学院部分师生西迁,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随之诞生,复经西北医学院、西北大学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等母体的发展演化,1956年搬迁现址命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随着与西安交通大学合校,现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几代人接续奋斗,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8、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目前,医院已入围国家医学中心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br><br> 为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要,实现优质资源扩容,医院全面推进“一院多区”的发展战略,打造“三院四区”的发展格局。“三院”包括医院总院(西安市雁塔区)、国际陆港医院(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在建)和东院区(西安市阎良区);“四区”包括兴善寺院区、南院区(在建)、行政院区和创新港MED-X研究院。编制床位3765张,现有职工5185人,其中在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82名。有双聘院士5名,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7名,“杰青”3名,“优青”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名。<br><br>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有医疗医技科室57个,其中医疗46个,医技科室11个。神经疾病、心血管病、传染病、妇产、癌症、精神6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泌尿外科(含肾移植科)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皮肤与性病学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4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2个;中医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老年病重点培育专科。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学科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陕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6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45个。<br><br> 医院注重专科和技术发展,在先进技术应用及复杂疾病的内外科治疗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医工结合领域,广泛开展磁压榨、磁锚定、磁导航、磁悬浮、磁示踪等5大类17种创新技术探索;世界首台30W蓝激光手术设备和国产ECMO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起搏器至今仍有迭**品供应临床。器官移植技术领域,肝移植、肾移植水平和数量达到国内先进,肾移植数量超过6000例,DCD移植数量2970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施全国首例试管婴儿亲体肝移植,外科梦工场在离体器官灌注保存方面取得突破。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位居西北第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完成世界首例“完全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右室憩室修补+Peek材料3D打印全胸骨再造术”,研发可降解心耳封堵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展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并与国际水平接轨;开展微创多瓣膜置换、瓣膜置换(成形)+Bentall术+房缺修补、复合切口下瓣膜置换+冠脉搭桥等多项国内首例高难度多病种复合性心脏微创手术。感染性疾病防治与炎症领域,制订了首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显著降低了乙肝感染率。腔内微创领域,开展了国内首创蓝激光在前列腺增生或膀胱肿瘤腔内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大幅优化微创效果。医院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日间诊疗、无痛诊疗、团队诊疗、整体护理、精准用药等新型服务模式。2021年门急诊患者326万人次,出院患者16.3万人次,手术操作6.5万例次,平均住院日5.89天。<br><br> 医院为国家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承担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及覆盖全球34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等各层次和各专业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8个专业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7个专科基地),是教育部、卫健委联合颁发的“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核心单位。获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住培重点住培专业基地3个,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2020年,在首届教育部及国家卫健委所属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育质量评价位居全国第13位,西北首位。<br><br> 医院以“举国体制”打造医疗领域的“大国重器”,聚焦高水准的医学研究转化,围绕健康重大需求,不断凝练“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研究项目。在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8个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分中心,2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及11个西安交通大学...
预约挂号
-
吉林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吉林市人民医院(原名吉林铁路中心医院),始建于1909年,是一所已有百年建院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9月,市政府决定投资在医院原址进行改扩建设,并与市医院进行资源整合组建人民医院。该项目被市政府列为当年十大工程项目之首。医院坐落于昌邑区中兴街36号,火车站与老客运站交汇处北走200米,交通便利。它正与蓬勃发展中的吉林市同步前进,为市区及周边地区的百姓提供健康的保障。<br> 建设中的吉林市人民医院本着“人民医院人民建,人民医院惠人民”的服务宗旨,市政府投巨资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3万5千多平米,按照现代化医院配置,集外科住院部、ICU及供应室、病理科、核医学科、3.0 T核磁、极速CT、PET-CT为一体的外科综合住院楼已经已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占地4万5千多平米,预计2012年年底交付使用。<br> 医院新建设的外科综合楼配备各种便民设施,如IP电话、导诊设备、诊疗查询系统以及为患者提供各种日常用品的便民超市。此外,在病房和候诊室还将配有液晶电视、电话、卫生间等,为患者提供更多便利。<br> 同时,人民医院引入国内最新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技术,配备网络信息系统和电子图书馆、远程医疗系统,初步实现医院数字化建设。<br> 目前,医院开放床位1500张,设置59个临床、医技科室,现医院总人数1665人,有高级卫生技术人员 400人;外聘省部级医院百位专家来院作技术支持;近三年先后派出进修学习的业务骨干近200人,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推出技术领先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br> 医院新近引进一批高尖端的诊疗设备为百姓提供健康保障。成像速率仅需2-3分钟的3.0 T磁共振诊断系统;患者受辐射时间短,3秒钟就能完成高分辨成像的极速CT(256层极速螺旋CT); 对恶性肿瘤、心血管等方面疾病诊断最精确的PET—CT; 照射时间短却能准确提供诊断及治疗所需细节的数字平板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实验室检验全自动流水线;为肿瘤细胞的DNA 含量分析及为细胞表面的表型测定的流式细胞仪;为研究心肌缺血和心肌激动顺序异常提供准确的检查手段的心脏专用大型彩超;亮度对比度可调、分辨率高的超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br> 医院最新引进了30多台件国际一流、高尖端医疗设备,可为患者提供最早期、最准确的医疗诊断依据,极大地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使患者的一些隐性疾病能够被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同时,该院引入国内最新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技术,配备网络信息系统和电子图书馆、远程医疗系统,初步实现医院数字化建设。<br> 医院着力同时打造品牌重点专科,解决百姓就医难问题。消化内科跻身吉林省重点建设特色专科。对心内外科、消化中心、肿瘤诊治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四个中心;肾脏外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核医学科、眼科、创伤外科等重点专科进行全力扶持以及品牌塑造。<br> 医院全力扶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消化内内科的内镜中心,肾内科的血液透析中心、耳鼻喉科的听力检测中心、神经内科的市神经肌电检测中心、核医学科等特色专科建设,为患者提供最先进的诊疗服务。<br> 其中,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每周都有北京阜外、301、安贞等国内知名医院的心内外科专家来院出诊、进行手术,让吉林地区心血管病患者“不出家门口”就能得到北京专家的诊治。目前,该研究所已经成功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了心脏介入支架手术、有创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实施心脏搭桥手术、“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手术”,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开辟了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br> 同时,医院以“患者至上、服务至善、精湛高效、真诚关爱”和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服务作风为服务理念;将病房、药房、出院结算进行了三位一体的微机联网结算,提供费用清单,用药、检查、治疗,费用透明、合理、诚信;三级甲等医院中综合收费最低。我们的目标是:专业、专家、省钱、贴心,做保护病人利益最大化的医院。<br> 医院奉行“人民医院人民建,人民医院惠人民”的建院宗旨, 出台了五大惠民措施:一是将80%以上药品品种价格让利病人8%;二是实行国家基本药品零加价;三是实施大型设备CT、核磁共振等检查费用价格下浮20%;四是为农合转诊住院病人报销往返路费;五是落实政府提出的配套惠民措施,手术费惠民10%,为居民低保患者在本院就医提供一站式救助服务。全力实现“人民医院人民建,人民医院惠人民”的目标;真正为百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吉林市,全方位满足吉林地区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为患者提供最准确的医疗诊断依据。让走进人民医院的患者及朋友们切身感受到“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
预约挂号
-
长春208医院(208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0八医院创建于解放战争初期,参加过苏中、宿北、鲁南、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抗美援朝等战争、战役。 医院是第二、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和吉林医药学院等六所军内外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有12个专业硕士生培训点。拥有全军骨科中心、全军优生优育技术中心、全军临床药理基地3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和沈阳军区中医风湿病治疗中心。 医院拥有磁共振、16排螺旋CT、ECT、数字减影、彩超、伽马刀等各类医疗设备9000台件,医疗设备总值1.5亿元。 近20年来,医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60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110项,其中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二等奖共计22项,三等奖46项。承担省以上级科研课题42项,全军课题2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技基金课题4项,全军重大课题8项。 医院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单位,被总后评为全军先进医院,被军区评为“松鹤杯”为老干部服务先进单位、卫生战备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联勤部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团单位,骨科中心两次被军区记集体一等功,精神病科先后被军区记集体一、二、三等功各一次。 医院从1968年开始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麻痹症患者取得明显疗效,208医院名声蜚声中外。毛主席将越南人民赠送的芒果转送给医院进行褒奖,周恩来总理称赞医院“具有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医院按照“打造品牌,发展特色,利用后发优势,开展二次创业”的发展目标,狠抓学科质量建设,全军骨科中心在小儿麻痹治疗的基础上,开展的关节置换、脊柱畸形、严重创伤在军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中医科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风湿病在东北地区具有领先优势;介入治疗中心开展的冠脉造影和安放心脏支架技术成熟;伽玛刀治疗中心、细胞治疗中心开展的肿瘤治疗技术、优生优育中心开展的试管婴儿技术具有独特疗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冠脉内支架植入、先心病封堵、脑血管内容栓及支架植入、肿瘤的化疗栓塞以及腰间盘臭氧消融等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腹腔镜、前列腺气化电切镜、胸腔镜、宫腔镜以及关节镜等腔镜技术已形成规模。泌尿外科开展膀胱癌根治术、普外科开展胰腺癌切除术、五官科开展的喉癌重建技术、神经内科开展的脑血栓防治、肾脏内分泌科开展的糖尿病及晚期肾病治疗等已经形成技术优势。透析中心、理疗康复中心、体检中心的特色服务都非常明显。逐步形成了内科向介入治疗方向发展、外科向微创和器官移植治疗方向发展、辅诊科由诊断向治疗方向发展的格局。以精专细为主要内容的护理模式已经形成。 多年来,医院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院宗旨,弘扬“团结、敬业、创新、奉献”的医院精神,遵循“质量建院、科技兴院、服务立院、管理强院”的方针,树立“服务为本,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积极打造服务品牌、技术品牌、管理品牌和信誉品牌,树立军队医院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医院先后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 “全军医院、部队卫生工作两面红旗”荣誉称号;连续六年获得全军优质服务“白求恩杯”;先后被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评为全军先进集体、全军先进医院、全军为兵服务先进单位、全军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全军卫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授予集体二等功。骨科中心被军区评为学雷锋学习成才先进单位,先后2次荣记集体一等功,精神病科荣记集体一、二、三等功各一次。 医院于1993年通过全军三级甲等医院评审,1996年 被授予国家级爱婴医院,被国家评为助残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集体。是吉林省首批职工和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
预约挂号
-
长春市儿童医院三级甲等
长春市儿童医院始建于1957年6月1日。内设长春市儿童医学研究所、长春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为一体的吉林省唯一一所大型综合儿童医院,1994年被卫生部命名为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经吉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了吉林省儿童重症疾病治疗中心。2002年经长春市卫生局批准成立了国内首家长春护理管理集团。现为吉林大学教学医院、硕士生基地、吉林省护理培训基地、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并与北京儿童医院联合成立了专家会诊中心。 长春市儿童医院在职职工922人,卫生技术人员697人,其中主任医师27人,副主任医师86人,中级职称244人,有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拔尖人才1人,市级拔尖人才3 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2人,兼职教授、副教授25人,硕士生导师7人。 长春市儿童医院设有急诊、内、外、五官、皮肤、口腔等21个临床科室,新生儿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7个医技科室,儿病研究室为省级重点研究室。全年就诊患儿37万人次,住院患儿近13,000人次。近年来,医院先后建立了心理咨询、脑瘫康复、中医中药、矮小、肥胖、哮喘、癫痫、儿童驱铅、儿童营养、儿童女科、少男少女、近视弱视等眼病治疗、验光配镜、口腔正畸等13个特色门诊。针对儿童特点建立了物理治疗中心,开展了26种新疗法。建起了门诊急诊监护室(ICU),进一步完善了急诊绿色通道。为满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就医需求,医院建立了小儿心胸外科,成功实施心脏手术,目前无一例死亡。为方便患儿的需求,医院还设立了特需病房,集整体护理与家庭式服务于一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医院在静点观察疗区精心修建了儿童乐园,配备了电视动画片,消除了患儿就医的恐惧和家长的烦躁心理。 建院49年来,医院共有37项科研成果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研究成果达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荣获省、市新技术引进奖64项,国家专利5项,国家级论著11部。其中护理科研5项,2项获国家专利。 长春市儿童医院现拥有全身CT、DR、彩超、体外循环机、小儿麻醉机、小儿呼吸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流式细胞计数仪、血凝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动态脑电图仪、生理监测仪等一大批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
预约挂号
-
吉林省肿瘤医院三级甲等
吉林省肿瘤医院始建于1984年,是全省唯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吉林省癌症中心”挂靠单位和“国家临床肿瘤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医院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是吉林省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肿瘤防治中心。医院现有湖光院区、高新院区两个院区,编制床位1498张。集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吉林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及吉林省抗癌协会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吉林省肿瘤防治事业的重要基石。 医院特色专科突出,设81个内设机构,49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2个肿瘤诊疗领域的国家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诊疗中心;是首批“卫生部国家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单位;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一体化诊疗中心、恶性肿瘤精准放疗中心、吉林省机器人手术外科系统治疗中心、吉林省中医肿瘤质控中心;国家发改委下一代基因检测技术在恶性肿瘤预防和精准治疗上的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单位;国家科技部恶性肿瘤新药评价技术平台建设项目单位;吉林省肿瘤专科医疗联盟组长单位;东北首批国家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基地;是业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所在单位;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C-TONG)的首批核心成员单位、CSCO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委单位;是国家人社部、全国博管会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吉林大学、吉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开展博士后科研人员联合培养合作;同时还是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北华大学的学生实习培养基地。 医院高层次人才荟萃,打造了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团队。现有医院在岗职工2083人,全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省管高级专家1人,省突贡专家8人,二级教授5人,三级教授5人,具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450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513人,博士后4人,博士学位46人,硕士学位440人。医院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均在国内和省内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在国家级专业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3人次,副主任委员31人次,常务委员84人次,理事、委员229人次,在省级专业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21人次,副主任委员96人次。 医院始终立足于肿瘤精准诊疗最前沿,引进高精尖的新技术、新设备,拥有射波刀、TOMO、核磁模拟定位系统、VMAT、达芬奇机器人、64排PET-CT、256排螺旋CT、3.0 T和1.5 T核磁共振、大平板DR机、全自动化检验流水线、EBUS等先进仪器设备,常规开展CT、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微创介入治疗,超声造影、超声巡航定位、超声容积成像、超声支气管镜检查和活检等领先技术。同时,还拥有下一代基因测序平台、数字PCR平台、荧光定量PCR平台、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平台、流式分选检测多色平台体系、外泌体分离平台、单细胞挑选平台、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联用仪和转化科研平台,实现肿瘤单基因、多基因、TMB检测等不同维度的高通量检测。病理诊断领域的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Ventana), 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仪(T5000),徕卡全自动组织脱水机Peloris等等,为患者的精准诊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医院先后获得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等科研课题的资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多项。于2005年成为东北地区首批肿瘤专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全国先进工作者”、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程颖院长命名的“程颖劳模创新工作室”,牵头及参与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340余项,引领肿瘤靶向、免疫靶向药物等前沿治疗,开启了联合及维持治疗等创新治疗模式的研究。相关研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舞台交流,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JCO》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并写入国际和国内肿瘤的行业诊疗指南,推进多个抗肿瘤新药上市、并成为国家医保谈判的重要依据,为推进我国肿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医院还先后成功主、承办多届国际、国内肿瘤诊疗领域规范化培训班、学术研讨会,连续十五年举办CSCO长白肿瘤高峰论坛,先后为万余名肿瘤专业工作者搭建学习提高、交流分享的学术高地,在全国产生极大反响,成为该省肿瘤诊疗事业对外交流、推动国际合作的窗口和平台。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肿瘤的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成立了东北三省首个肺癌诊疗一体化门诊、肺小结节门诊、小细胞肺癌门诊和Ⅲ期肺癌多学科门诊、胃肠道肿瘤MDT门诊、乳腺癌MDT门诊等特色专科门诊,2020年成立一体化诊疗门诊和疑难病诊疗门诊,将不同学科的顶级专家资源、医疗技术、数据信息整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了科学、严谨、精准、有效、经济的处理方案和指导意见,让患者在最佳时机获得最优的治疗方案,得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医院作为...
预约挂号
-
长春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
长春市中心医院是一所以急诊急救为特色,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长春地区综合医疗集团核心单位。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百佳医院”、“全国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长春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医院始建于1948年,现有在职职工1356人,开放床位756张,年门诊量62万人次。医院设有33个医疗科室、7个医技科室、3个市级研究所、5个临床研究室,其中心血管内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心胸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病科、医学影像中心为市级重点专科。医院开展的不停跳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大型复杂心脏手术、冠心病的介入检查和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拥有美国数字化血管造影机(DSA)、核磁共振(MRI)、多层螺旋CT、CR、DR、德国西门子全身CT机、日本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电子结肠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急诊王等先进仪器设备300余台件,医院的医技检查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 医院人才和技术优势突出;优秀的专家型管理人才陈明强为市卫生局副局长兼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本泉、王革、张朝民、姜汉凡等均为省、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医院开设的“知名专家门诊”荟集了省内各学科名医,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长春市中心医院综合医疗大楼已正式奠基动工。长春市中心医院综合医疗大楼预计投资5.8亿元,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综合医疗大楼的设计将以方便患者就医为主,建成主楼12层、裙楼4层,具有地下停车场4层,设置停车位1000个的全省环境一流的医院。届时,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门诊一条街将在这里落户,患者就诊、检查、处置等全过程在这条街上就能完成。 医院还加大了文化建设的投入,提出科室和个人服务理念,树立“名医、名科、名院”形象,用诚信打造百姓满意医院的品牌,使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长期以来,医院坚持走“以诚信为本、以诚信取胜”的发展之路,为长春市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我院全体职工将不懈努力,力争把医院建设成在全国同类医院中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老百姓自己的医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