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之畔的南国花城——广州。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中山一院现已发展为一家位于国内一流前列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一院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自创立之初就带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来,数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却赓续不绝。 医院现由院本部、东院和南沙医院组成,托管惠亚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联合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蝉联2018、2019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六、华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为A++。 医院专业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肾内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当前,医院正朝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努力奋斗。 仁心仁术,医病医身。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并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370项。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国首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造”。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医学指南、第一部《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四级手术占比39.4%。 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 医院现有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等2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拥有湾区唯一、国内医疗机构首个无菌动物平台;拥有达芬奇机器人、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博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亚太区第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设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与课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30项;主办《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个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 涵英哺华,毓仁作圣。医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术又有好思想的好医生,医者,师也,名医名家育医造才,声教讫于四海,铸就了中山医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国家一级教授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在此行医执教。其中,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消灭了血吸虫病,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八大一级教授之后,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中华医学会现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广东省医学会现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93人、硕士生导师567人,拥有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临床教师团队(全国3个入选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之一);拥有首位荣获欧洲医学教育联盟Honorary Fellowship奖项的中国专家。 医院现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6个、省部级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7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国家培养博士2348名,硕士3921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23600余名。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院心系援藏、援疆、帮扶基层,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并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无私奉献。 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医院牵头建立覆盖全国250余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建立覆盖29个......[详细]
联系电话

020-87755766,020-873322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医生团队
  • 杜敏联[]

    医生擅长

    正常和异常儿童生长发育,青春期内分泌(青春发育及青春期生长) ...详情

    从业经历
    杜敏联,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学历,毕业于1965年7月。 医疗专长 从事儿科临床近50年,对儿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事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病专业37年余,是国内最早从事该专业的知名专家之一。对生长发育相关疾病和小儿遗传代谢病有独到的临床诊治经验和深入研究。突出医疗专长为生长迟缓(矮小、出生低体重等)、青春发育异常(性早熟和青春发育延迟等发育障碍)、先天性(生殖)性器官发育异常和小儿肾上腺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历年建树的医疗和学术优势地位,使成为华南地区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专业的领衔人;所带领的本院儿科内分泌专业队伍也成为华南地区最强的团队,在生长发育和青春期相关领域在医疗和学术上同样也是全国最强的中心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 儿科内分泌、生长迟缓、青春发育、肾上腺疾病和性器官发育异常。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儿科学会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组组长; 广东省儿科学会委员; 《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病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 获奖情况 “性早熟的诊治和治疗的系列研究”2000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论著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共发表论著近180篇,并获中华儿科杂志优秀论文奖。 专著 主编《青春期内分泌学》《儿科考试错体分析》,副主编《儿科学》《儿科学新技术和新理论》《儿科营养与疾病》。参编《小儿内分泌学》等5部。 ...详情
  • 李洁[]

    医生擅长

    妇科内分泌、辅助生殖技术、促排卵、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 ...详情

    从业经历
    李洁,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991年开始系统从事生殖医学和辅助生殖技术工作。在国内率先主持开展并成功推广了“卵巢早衰激素替代治疗与**”和“低剂量GnRH-a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在女性生殖内分泌、月经病、卵巢功能评估与调节、促排卵治疗和胚胎种植等领域具有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著6篇,论著摘要10篇。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管理学组委员、中华妇产科学会会员、欧洲人类生殖学会会员、美国生殖医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生殖医学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师杂志常务编审、广东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获奖情况: 1:获卫生部和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 2: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成果1项。 3:获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 ...详情
  • 蒋小云[]

    医生擅长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4年,熟练诊治儿科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疑难、危重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诊治小儿泌尿系统和风湿免疫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泌尿系感染、遗尿症、IgA肾病、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小管间质病,急、慢性肾衰竭、肾移植围术区处理等。掌握肾脏疾病相关技术操作,如肾穿刺活检术,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肾替代治疗等。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84.9-1990.6 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2000.9- 2002.6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1990.7-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临床工作 社会兼职: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儿童用药专业组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专业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血液净化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和肾脏专业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危重病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儿科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委、广州市医师协会副主任、广东省本科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山大学毕业后医学教育儿科学学科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住院医师阶段考试临床技能考核组组长、卫生部人才中心全国卫生人才评价专家、是《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的编委、《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特约编委。 论著: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著80多篇。3篇获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优秀论文奖。 专著:主编3本、副主编3本,参编6本。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 获中山大学第七届校级成果一等奖 获中山大学、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会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奖 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床边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获中山大学床边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获第1~4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教学管理人员和优秀教师称号 ...详情
  • 朱斌[]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朱斌,男,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 我是朱斌本人,我要修改简介 ...详情
  • 徐盈斌[]

    医生擅长

    增生性瘢痕、挛缩性瘢痕、血管瘤、各类体表肿物、皮肤癌的整形修复手术以及常见美容手术;用外用药、植皮和皮瓣手术等外科方法治疗各类慢性难治性溃疡如糖尿病溃疡、静脉性溃疡、压疮等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1)瘢痕防治;(2)创面愈合;(3)组织工程皮肤。 医疗特长: 1991年参加工作,一直专注于烧伤、整形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大面积严重烧伤救治,对特殊原因烧伤如高压电烧伤、化学烧伤、放射性损伤以及烧伤复合伤如热压伤、爆震伤等均有丰富的救治经验。擅长增生性瘢痕、挛缩性瘢痕、各类体表肿物、血管瘤、皮肤癌的整形修复以及常见美容手术,对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坏死性筋膜炎、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及创伤缺损有独到之处。曾赴美国St.Luke’s医院创面处理中心学习,擅长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植皮和皮瓣等综合方法治疗各种复杂性难治性创面如创伤性溃疡、感染性溃疡、血管源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压迫性溃疡、肿瘤性溃疡等。2009年起同时从事激光治疗,擅长色素性疾病和瘢痕的激光治疗。近些年来,积极开展封闭负压、MEEK植皮、复合植皮、超声水刀等新技术,将重症医学新技术引入危重烧伤救治,将精准医学(微创、激光等)及康复医学早期引入烧伤及瘢痕治疗,积极开展跨学科疑难病例的临床治疗新技术。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1986.09—1991.06 江西医学院86级临床医学系学习 1998.09—2001.06 中山医科大学98级硕士研究生学习 2003.09—2006.06 中山大学03级博士研究生学习 2007.08—2007.09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St. Luke’s医院创面治疗中心学习 1991.07—1998.08 江西烧伤中心及江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工作 2001.07—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工作 2009.09—至今 同时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需医疗美容中心工作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烧伤临床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烧伤重症学组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抗衰老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瘢痕学组委员、华南医学美容专家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创面处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整形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整形外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烧伤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创伤营养学组成员、广东省激光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辑。 论著: 1. Zhao J, Chen L, Shu B, Tang J, Zhang L, Xie J, Liu X, Xu Y*(通讯作者,IF4.155), Qi S*. Angiopoietin-1 protects the endothelial cells against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 injury by strengthening cell junctions and inhibiting cell apoptosis. J Cell Physiol. 2015 Aug;230(8):1895-905. 2. Zhao J, Chen L, Shu B, Tang J, Zhang L, Xie J, Liu X, Xu Y*(通讯作者,IF3.402), Qi S*.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ttenuates endothelialhyperpermeability after thermal injury. Am J Transl Res. 2015 Mar 15;7(3):474-88. 3. Zhao J, Chen L, Shu B, Tang J, Zhang L, Xie J, Qi S*, Xu Y*(通讯作者,IF3.234).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influences angiogenesis byregulating the coordinated expression of VEGF and the Ang/Tie system. PLOS One.2014 Mar 21;9(3): 1-12. 4.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ttenuates endothelialhyperpermeability after thermal injury. Am J Transl Res.2015 Mar 15;7(3):474-88.(共同通讯作者,IF3.402) 5.Prostaglandin E2 inhibits collagen synthesis in dermal fib......详情
  • 谢举临[]

    医生擅长

    长期从事烧伤、瘢痕和各种急、慢性创面修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擅长严重糖尿病足、静脉性溃疡、外伤、血管闭塞、褥疮、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难治性皮肤创面的治疗,尤其应用先进技术治疗严重糖尿病足达到保肢效果有很丰富的经验;擅长大面积烧伤、高压电击伤、化学烧伤、手热压伤及头面部、双手等各类复杂烧伤后瘢痕畸形的综合治疗。擅长各类表浅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肿瘤的手术治疗。承担国家自然基金4项、省市科研基金10余项,在促进糖尿病足等各类慢性创面愈合和防治瘢痕形成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摸索出一套临床治疗有效的特有方法。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 1. 糖尿病足等慢性创面修复;2.大面积烧伤的治疗;3.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机制及防治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3年中山大学博士毕业;2010年12月至今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烧伤外科副主任。期间曾多次到国外大学附属医院参观和学习交流。 社会兼职: 国家卫生应急处置指导烧伤专业组专家 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分化瘢痕专业组常委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全国青年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面修复与再生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美容分会常委 广东省烧伤学会委员 广州市烧伤外科学会委员 教育部“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中华损伤与修复外科杂志》编委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辑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g、Wound Reng Rec 等多个SCI杂志审稿专家。 论著: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30篇被SCI收录。 专著: 现代瘢痕学 静脉性溃疡的治疗 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详情
  • 唐冰[]

    医生擅长

    从事烧伤、整形、创面修复和瘢痕防治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危重烧烫伤,高压电击伤、化学烧伤、及放射性损伤等治疗。烧伤后瘢痕及瘢痕疙瘩保守及整形手术治疗。慢性难治性创面治疗。体表肿物、血管瘤、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整形修复手术。自体细胞移植,美容修复。 ...详情

    从业经历
    研究方向:烧伤、整形、创面修复和瘢痕防治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肿瘤中心访问学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至今。 社会兼职:国家卫生应急处置指导专家;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第一批);国家、广东、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江西、四川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际烧伤学会(ISBI)会员;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创面修复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创面修复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损伤与修复专委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防治与损伤组织修复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材料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专委员会会员 论著: 1. Application of 3D Printed Models of Complex Hypertrophic Scars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and Surgical Planning. Front Bioeng Biotechnol. 2020; 8: 115. doi: 10.3389/fbioe.2020.00115 (IF: 5.12, 通讯作者) 2. In situ formed anti-inflammatory hydrogel loading plasmid DNA encoding VEGF for burn wound healing. Acta Biomaterialia.2019; 100:191-201. (IF: 6.64, 通讯作者) 3. Fibronectin precoating wound bed enhanc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utologous epidermal basal cell suspension for full-thickness wounds by improving epidermal stem cells’ utilization. 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2019;10:0-154. (IF: 4.63, 通讯作者) 4.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a novel silk fibroin/hyaluronic acid/sodium alginate scaffold for skin repair. Int J Biol Macromol. 2019;130:58-67. (IF:3.91) 5.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latelet-rich plasma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ulc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dv Wound Care (New Rochelle). 2019;8(7):298-308. (IF: 3.71, 通讯作者) 6.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reconstruction of skin epidermis and dermis. J Microsc. 2017 Dec 14. doi: 10.1111/jmi.12671. (IF: 1.9, 通讯作者) 7.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autologous skin cell suspension for accelerating re-epithelization of split-thickness donor sites. Brit J Surg. 2017;104:836-842. (IF: 5.59,通讯作者) 8.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inducible early gene-1 (TIEG1) represses Smad7-mediated activation of TGF-β1/Smad signaling in keloid pathogenesis. J Invest Dermatol. 2017;137:1051-1059. (IF: 6.287, 通讯作者) 9. Pleiotropic FTY720 is a specific and potent therapy for hypertrophic scar. J Invest Dermatol. 2017;137:1552-1561. (IF: 6.287, 通讯作者) 10. KMT2A promotes melanoma cell growth by targeting ......详情
  • 曹筱佩[]

    医生擅长

    糖尿病、妊娠与产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痛风、肥胖症等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断和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曹筱佩,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博士学历,广东省省委保健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与妊娠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肾上腺学组组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营养与食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毕业于1988年。 医疗专长 1988年中山医毕业后一直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曾在美国学习进修3年余,擅长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治,在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痛风等各种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 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2、内分泌高血压诊治; 3、妊娠期与产后糖尿病的防治。 获奖情况 美国青少年糖尿病协会博士后金奖: 国家教育部二等奖(成员) 论著 1) Pancreatic-Derived Factor (FAM3B), a Novel Islet Cytokine, Induces Apoptosis of Insulin - Secreting ?? cells. Diabetes 52:2296-2303 2) Effects of over-expression of Pancreatic-Derived Factor (FAM3B) in isolated mouse islets and ??-TC3 cell. AJP Endocrinol and Metabol 289, E543, 2005 3) Beta-cell Dysfunction Is the Primary Contributor to the Early Postpartum Diabetes among Chinese Women with History of GDM. Chinese Medical J 121(8), 696 4) Pancreatic somatostatinoma characterized by extreme hypoglycemia. Chinese Medical J 122:2009 5) Rapamycin Has a Delecterious Effect on Min-6 Cells and Rat and HumanIslets. Diabetes 52:2731-2739. 社会兼职: 广东省省委保健专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与妊娠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肾上腺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营养与食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详情
  • 姚晓黎[]

    医生擅长

    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脑血管病、头昏、头痛等)、多发病以及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疾病有自己的见解和处理方法。着重研究各种类型的肌萎缩,比如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神经肌肉病(腓骨肌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姚晓黎,女,博士,主任医师,1994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留校并一直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从事临床工作。2004年获神经病学博士学位。曾到香港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半年。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脑血管疾病等)以及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疾病有自己的见解和处理方法。着重研究各种类型的肌萎缩,比如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神经肌肉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焦虑、忧郁状态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干细胞治疗机制和应用价值。 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一科副主任,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协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中国运动神经元病协作组专家成员,中国医师协会渐冻人项目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 论著 第一作者文章:    1、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及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 中草药2005, 36    2、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脑梗塞模型鼠的迁移和分化.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 21:1056-61    3、参芪扶正注射液诱导成人间质干细胞治疗脑梗塞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 25:629-33    4、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逆转化现象.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 25:513-7   5.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前后基因表达的研究. 中药材2005, 28:476-82    6、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及与凋亡的关系.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 25:516-21    7. 参芪液对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 30:211-2    8.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血浆和脑脊液谷氨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 29:252-5    9.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广东医学2004, 25:504-7   10. 利鲁唑降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谷氨酸含量. 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疾病杂志2004, 11:139-42    1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及病因分析(附238例病例报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 27:218-20   12、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病因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 34:177-80    13、骨髓干细胞能否转变成神经细胞.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4, 31:34-8 公开出版学术专著: 编者 神经遗传病学第2版, 第六章 运动神经元疾病(P190---203)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3作者文章:   1、肌营养不良症模型鼠骨骼肌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 28:371-3(第2作者)    2、BrdU体外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 25:184-7(第2作者)    3、多发性硬化154例临床分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 30(第2作者)    4、3H-TdR标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mdx鼠的实验研究.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 25:498-503(第3作者)    5、重症肌无力伴骨骼肌以外受损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内科杂志2004, 43:588-91(第3作者)   6、Analysis of glutamic acid in cerebrospinal fluid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 2005, 16:225-9(第3作者) 从1998年起进行AL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相关基金 1、第一负责人,国家自然基金主任基金(2010):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iPS细胞系的建立及其体外模拟疾病的机制研究。 2、第一负责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胚胎干细胞源星形胶质细胞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鼠的作用机制。 3、第一负责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前研究。 4、第三负责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靶向于骨骼肌的DMD基因新型启动子系统的构建和表达研究。 5、指导老师,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09年):华南地区散发ALS患者iPS细胞系的建立及炎症在发病机制的研究 1、2005年广东省博士启动科研基金(项目编号5300783):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及移植治疗ALS的实验研究(第一负责人)    2、2005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20575080):毛细管电泳和芯片毛细管电泳磁导检测法研究及磁导检测器研制(排名第四)    3、2004年广东省博士启动科研基金(......详情
  • 张为西[]

    医生擅长

    对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如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脊髓病、周围神经病、癫痫、帕金森病、头晕、头痛、失眠、焦虑与抑郁、神经遗传病、肌肉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肌张力障碍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1989年大学本科毕业,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20多年来一直在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神经科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对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如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脊髓病、周围神经病、癫痫、帕金森病、头晕、头痛、失眠、焦虑与抑郁、神经遗传病、肌肉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肌张力障碍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研究方向: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肉病;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张力障碍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84~1989 安徽省皖南医学院医疗系医学专业 本科毕业1993~1996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硕士毕业1998~2001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博士毕业2005~2007 美国佐治亚医学院分子医学与遗传研究所 博士后1989~1993 安徽省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住院医师1996~2003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住院/主治/讲师 2003~200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副主任医师2008至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教授、主任医师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生化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遗传学分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委员,中山大学毕业后医学教育神经病学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学督导团督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评审专家。论著: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影响因子5分以上2篇。专著:副主编《名院名科名医病例讨论精选(神经内科学分册)》,参编专著5部。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主持并完成省、厅级科研基金2项,参加过包括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项研究基金共20余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3等奖1项。作为负责人主办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1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余名。荣获中山大学教学成果2等奖1项。连续多年荣获中山大学医科和中山一院优秀教学管理人员、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2013年荣获 “叶任高-李幼姬”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奖。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