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医院名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在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及港澳台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广东省癌症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的依托单位。主办英文学术期刊 Cancer Communications(《癌症》杂志),多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4年被SCI收录,目前影响因子10.392(JCR 2020),在JCR 肿瘤学分类中位于Q1区,为国内肿瘤学领军期刊。   中心以优秀的文化引才、聚才,凝聚高水平的医教研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254名,博士生导师166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人才10名。   中心现设有越秀、黄埔两个院区,实际开放病床数2118张(越秀院区1490张,黄埔院区628张),门、急诊量118万余人次,年住院量达13万人次,医疗业务量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医疗技术水平领先,拥有软硬件条件亚洲一流的放射治疗中心、开展多个专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1998年率先在全国推行肿瘤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制,组织制订各大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方案;近五年,逾60项来自临床一线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公认,被全球肿瘤诊疗标准与指南采用;为广大肿瘤病患提供个体化、最优质的诊疗服务。   中心是国内培养高层次肿瘤学人才的摇篮之一,为全国尤其是广东省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肿瘤专科人才,自1964年起卫生部委托开办全国肿瘤临床医学进修班,已为全国培养了5000多名肿瘤专业技术人才,其中部分人才已成长为全国各地学术带头人及骨干。主编肿瘤学国家级规划教材——《临床肿瘤学》、《肿瘤学》。中心于1990年开始探索肿瘤专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老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2014年9月获批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来,现拥有1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为社会培育高素质、同质化优秀医学人才。   中心作为我国较早建立的癌症防治研究机构,发挥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优势,科技影响力稳居"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肿瘤学)前两位。先后获得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资助。2020年中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102项,资助金额达5154万元,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预算经费912万元。近年来共有87个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一等奖5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项。在反映全球科研机构高水平论文产出的2020年度自然指数排行榜上,中心位居全球癌症中心第七位。   中心建立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成果丰硕:与全美肿瘤专科排名第一的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结为姊妹医院,基于与我院的长期友好合作,该院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先后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英国华威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医师学院、荷兰Erasmus医学中心等世界先进的癌症防治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共同开展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中心通过优化管理体制,推进软硬件建设,建成了就医方便、流程合理、宾至如归的花园式人文医院;继承"诚实、友爱、敬业、创新"的文化因子,形成爱院如家、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优秀文化,多次荣获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称号。   中心现正积极推进天河院区的建设,期待以一流的设备、精湛的技术、优雅的环境、科学的流程为国内外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文医疗服务,早日建设成为世界顶尖肿瘤中心。 更新时间:2021.04.02...[详细]
联系电话

020-87343533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651号

医生团队
  • 孙振权[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暂无...详情

    从业经历
    擅长:恶性肿瘤激光治疗、低功率激光理疗及激光针灸治疗...详情
  • 周晖南[]

    医生擅长

    暂无...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李新平[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肝胆肿瘤诊治...详情

    从业经历
    李新平,主治医师,擅长肝胆肿瘤的诊治。 我是李新平本人,我要修改简介...详情
  • 吴雪强[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暂无...详情

    从业经历
    擅长:肿瘤内镜诊断和治疗...详情
  • 黄文林[教授、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暂无...详情

    从业经历
    黄文林,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53年,1988年前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工作。后到爱尔兰西波尼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在Princeton大学工作期间承担的NIH研究项目“腺病毒感染细胞后期选择性抑制mRNA转送的机制”课题,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组建一套重组报导腺病毒杂交体,对腺病毒感染细胞后mRNA的剪接、转运的动态及特异性DNA序列参与的调控做了较系统的研究,首次证明病毒感染真核细胞后可主动调节真核细胞的功能基因,使腺病毒早期启动子E2E能有效地同时利用两种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 II and III)进行非竞争性高效转录(Ref. PNAS.1994. 9(14):1265-9.)。 实验同时证实腺病毒晚期基因启动子三联先导序列能有效地从细胞核将腺病毒晚期转录mRNA转运到胞浆,其机理是在细胞内以最佳能量分配与病毒早期基因产物E1B55 kd和E4 34 kd 及L100kd蛋白以键能结合成复合物协助病毒mRNA的有利、优先转送(Ref. J. Virol. 1998,72(1):225-35. 中华医学杂志. 1998,12:73-80)。 在人多瘤病毒致癌的基因调节以及对多瘤病毒18型早期基因E6、E7的干扰研究也取得可喜进展。应用核苷多肽复合物在细胞内抑制致瘤E7基因的表达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Ref. J.Infectious Diseases. 2000,31-1:320-321)。 黄文林教授共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3篇在J. of Virology 、1篇在Proc. Natl. Acid. Sci. USA、2篇在J.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另有多篇在其他SCI刊物上发表,先后获美国微生物协会论文一等奖(1994)和美国癌症协会杰出成就奖(1996),1997年出任全美中国专家教授联合会生命科学部主任,2000年任旅美科学技术协会生物及制药协会长,同时也是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学会、美国癌症研究会、美国高等科学学会、美国传染病学会、美国病毒学会会员。曾任第四军医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微生物所兼职研究员、纽约高等病毒研究院资深科学家,费城Alleyheny大学助教授。973计划重要传染病基础研究专题专家组专家。 于2001年6月辞退纽约高等病毒研究院资深科学家职位,全职回到中山医科大学任职,并兼任深圳生物港首席科学家等职。并承担了卫生部教材办硕士研究生教材“分子病毒学”主编工作。...详情
  • 仝明[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暂无...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详情
  • 马锦[住院医师]

    医生擅长

    暂无...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详情
  • 刘强[教授、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暂无...详情

    从业经历
    刘强,男,教授,研究员,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肿瘤学/分子靶向治疗),教育部外籍专家(美籍),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博士指导教师。 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于公立名校伊利诺大学师从药理学家Jeffery博士攻读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植物单体的生化抗癌研究。1992年师从免疫生理学家Kelley博士,攻读临床医学/细胞生物学双博士学位(MD/PhD dual degree Medical Scholar Program),从事分化诱导治疗靶向生长因子在造血细胞肿瘤中抑制细胞周期、导致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于1997年获得免疫学博士(PH.D)。其间,在PNAS, MCB, J. Immunology等权威期刊以第一或共同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2篇,累计被引用560余次。作为医科见习生曾在美国著名癌症中心参与临床血液肿瘤(M. 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及肿瘤疫苗(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方面的研究。于2000年在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获得临床医学博士(M.D.)。2000年至2003年在著名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The 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担任住院医师。2003年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Harvard Medical School)从事癌基因靶向治疗的基础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PI)获得美国国家卫生健康研究院(NIH)资助。后从师三维细胞培养模型的创建者、哈佛大学细胞生物学系主任Brugge博士,学习并建立了模拟体内肿瘤形成的三维培养系统。2006年初回国任教,在全课题组学生及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在PNAS(2006), Cancer Research(2007),Blood(2008),Carcinogenesis(2008)等权威专业期刊发表论文。 南京大学生物系 学士 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 (Uni.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细胞免疫学 理学博士 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 (Uni. of Illinois at Chicago) 临床医学 医学博士 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 (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 住院医师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Harvard Medical School) 细胞生物学 Research Associate 研究方向: 1.肿瘤转移及三维培养(Metastasis and 3D microenvironment) 正常组织细胞癌变及转移发生在三维立体微环境中,肿瘤细胞间及与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破坏细胞间紧密粘附和接触性增殖抑制,激活肿瘤细胞的侵袭性,紊乱肿瘤细胞的凋亡。本课题组将利用独特的肿瘤细胞三维培养模式模拟体内肿瘤的微环境结构,在体外实验中再现以上肿瘤发生的关键程序,将为研究癌变,特别是癌转移,营造独特的、传统二维平面细胞培养所不及的平台。 2.肿瘤靶向药物筛选(cancer target therapy) 肿瘤细胞都有多种特异性分子表达的异常,早期发现这些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可以为临床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创造条件。本课题组研究肿瘤细胞周期标记分子异常发生的机制,开发、筛选出针对这些靶点的药物。 3.肿瘤干细胞及白血病分化诱导治疗 (cancer stem cell and leukemia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 肿瘤复发可能与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有关,研究干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理,诱导分化肿瘤干细胞,将为根除肿瘤细胞、阻止肿瘤复发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future SUPERSTAR, to join our group to FIGHT cancer.”...详情
  • 林文前[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熟识肿瘤各专科的麻醉。...详情

    从业经历
    林文前,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6年1月出生。学历:1983年9月---1988年7月: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1990年9月---1993年7月:同济医科大学麻醉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88年7月---1997年2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麻醉科1997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科从事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二十余年,熟练掌握本专业各项临床技能的操作和治疗方法。熟识肿瘤各专科(胸科,头颈科,肝胆科,妇科,腹科等)的麻醉,已完成临床麻醉6000余例,掌握危重病的诊疗及其急救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单肺通气肺损伤的机制及防治承担科研课题: 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年):肺复张/再灌注引起多器官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年,第二负责人):鞘内KB-R7493和SEA0400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 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单病种基金(2009年):大肠癌患者围术期血栓弹性图动态监测及预测DVT的研究 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年):单肺通气致双侧肺非均一损伤的机制及姜黄素干预作用的研究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年,第三负责人):鞘内哇巴因和阿米洛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已结题) 6,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2003年):肺功能不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肺炎性损伤的防治(已结题) 7,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单病种基金(2004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肺炎性损伤的防治研究(已结题)...详情
  • 曾维安[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麻醉与镇痛。...详情

    从业经历
    曾维安,男,主任医师,教授,麻醉科主任,1960年10月出生,博士学位,博士导师。教育情况:1989年12月-1992年5月为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研究生1993年11月-1998年10月为日本岐阜大学博士研究生 1998年11月-1999年3月为日本岐阜大学医学部研究学者学位: 1998年9月获日本国医学博士学位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1.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3.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分会副主任委员4.广东医学会麻醉分会常委5.广州市医学会危重医学分会常委6.广东省医疗事故委员会评审专家7.《癌症》特约审稿专家8.《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编委主攻方向:1.单肺通气2.疼痛发病机制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癌痛的治疗主持课题:1.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NCX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2. 201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钠钙交换蛋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3. 201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抑制剂对肝细胞癌抑制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4. 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鞘内KB-R7943和SEA0400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5. 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鞘内哇巴因和阿米洛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6. 2010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鞘内KB-R7943和SEA0400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7. 2002 “985”专项基金 神经病理性疼痛基础和临床综合治疗的研究。8. 2000年 国家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 脊髓内钙、钾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机理研究。参于课题:1.日本文部省Grant in Aid 基金的两项研究,基金号为:08457405和9877301。2.2003年广东省卫生厅课题:“肺功能不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肺炎性损伤的防治研究”。3. 2003年广东省卫生厅课题:“吗啡、可乐定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基础研究”。4. 2005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麻醉对荷瘤大鼠免疫监视功能及肿瘤转移的影响”。5. 2007年广东省卫生厅课题:“钠、钾泵抑制剂在脊髓内疼痛信号传递中作用的研究”。6. 2007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Na+、K+ ATP酶抑制剂在脊髓内疼痛信号传递中作用的研究”。...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