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区域:
全部 北京市 昆明市

上海市

武汉市 成都市 广州市 贵阳市 南京市 南昌市 西安市 天津市 沈阳市 济南市 郑州市 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太原市 大同市 呼和浩特市 乌海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长春市 哈尔滨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扬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合肥市 福州市 泉州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长沙市 深圳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湛江市 肇庆市 中山市 南宁市 柳州市 海口市 三亚市 重庆市 兰州市 西宁市
科室类型:
全部 妇科 男科 皮肤科 白癜风 生殖感染科 心脑血管 癫痫 肝病科 精神心理科 肿瘤科 泌尿外科 不孕不育 试管婴儿 产科 风湿免疫科 牛皮癣 眼科 骨科 胃肠科 肛肠科 神经外科 甲状腺科 耳鼻喉科 整形美容 消化科 性病科 中医科 妇产科 儿科 呼吸科 心内科 口腔 乳腺科 介入科 神经内科 普外科 周围血管科 心血管内科 胸外科 营养科 超声科 血液科 西医乳腺外科 西医妇科

内科

肾内科 腋臭科 外科 矫形外科 脑科 辅助生殖 干细胞 银屑病 其他科室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二级

医院概况:创建于1934年,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设立国际化药物临床I期病房。医院开放病床1036张,临床专业32个,年门急诊百万余人次,住院3万余人次,手术1万3千余例。有6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全院拥有高级职称专家151人,硕、博士共20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 医院是上海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硕博研究生教学基地,新疆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和南通大学的教学医院。2013年1月中科院正式批准建立中科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2016年4月徐汇区—中山医院医疗联合体成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挂牌。 现有国家及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共4个,七个科室是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心内科、康复科、中医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中科院葛均波院士设立心血管病工作站,专业居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康复科是上海市医学及残联双重点专科,专业水平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医科是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专科,并荣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综合性示范中医科称号,中医脑病及针灸以"偏头痛、针推治疗颈腰椎病及骨关节病"为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内镜中心由国内外著名专家姚礼庆教授领衔,开展高难度复杂的治疗手术,专业水平国际国内领先;外科由国内外著名肝外科专家周俭教授领衔,著名胆道专家刘厚宝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陆品相为执行主任,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专业水平领先;泌尿外科由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郭剑明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王炜为执行主任,以泌尿系结石和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微创诊疗为特色;妇科由留德医学博士李敏任主任,以妇科疾病的微创治疗(腹腔镜、宫腔镜、盆底重建)为特色,已实现腹腔镜下妇科微创手术15000例以上无事故;眼科以白内障治疗为特色,是徐汇区特色专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处于同级医院领先行列;骨科由我国老一辈骨科专家朱克闻教授创办,率先在全国开展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由朱海波主任领衔以:脊柱微创治疗为特色,是徐汇区特色专科;内分泌科由国内著名内分泌学专家,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高鑫教授领衔,在糖尿病,脂肪肝、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疾病和内分泌高血压等内分泌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经验;肾内科由中山医院肾内科主任丁小强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冯建勋主任为执行主任,血液净化治疗质量水平业界领先;消化内科由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沈锡中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熊文坚主任为执行主任,擅长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的筛查、诊断与治疗;血液科由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澎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熊红博士为执行主任,以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等的化学免疫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以及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为特色;呼吸内科由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肺部感染研究室副主任王葆青领衔,余荣环主任为执行主任,以"慢性气道疾病诊治为特色;口腔科由中山医院口腔科主任余优成教授担任学科头人,开展各种牙列缺损的种植修复、固定修复、正畸等口腔综合治疗;神经科擅长脑出血微创治疗、脑血管支架和脑动脉介入治疗;影像科由中山医院放射科主任曾蒙苏教授任指导专家,许永华教授任主任,在国内率先开展磁共振导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肿瘤科侯安继主任主持工作,肿瘤介入诊疗专家方世明任副主任,形成了以介入微创、肿瘤化学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的多学科治疗团队。在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淋巴瘤的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上处于领先水平,对消化道恶性狭窄的介入性综合性诊疗达国内外先进水平;麻醉科擅长老年危重患者的麻醉管理,拥有先进的麻醉设备和监测手段;耳鼻喉科、皮肤科、急诊科等科室均具有雄厚的基础。 徐汇云医院是医院推出的上海首家智慧医疗平台,标志着疾病视频诊疗新模式的开启。自2015年12月16日落地并正式运行以来,已签约400余家机构,就诊人次达到16万人次。将医疗服务从上海、江苏辐射至云南、江西、甘肃,触角足迹从街道、居委延伸至百姓家中。通过:视频看医生为患者百姓提供便捷、经济、规范、安全的医疗健康服务。 医院拥有PET-CT、SPECT、3D腹腔镜、海扶刀、1.5T及3.0T核磁共振、16排及64排螺旋CT、高档DRF、DSA、多台DR、菲利浦C臂X线机、医疗影像采集传输系统(PAC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3500-5500型串联质谱仪8台、彩色超声心动仪、电子内窥镜、高压氧舱、CCU和ICU监护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临床诊疗设施。 近5年来,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项目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项,国家卫计委吴阶平医学基金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卫生部科研课题1项;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科技专项1项;获上海市科委资助课题17项、上海市卫生局

预约挂号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4年,医院整体移交上海市人民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2012年受上级委托管理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6年实际开放床位数1800张,出院人数81395、手术人数42782、手术例数49489、平均住院日7.49天、床位使用率93.49%、三四级手术比例80.80%。   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消化内科、护理学科、中医心病学),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护理学科)、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共建)、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上海市脑卒中防治中心(北区),是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建有同济大学肠道疾病研究所、同济大学甲状腺研究所、同济大学泛血管病研究所、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同济大学微生态临床研究与诊治中心、同济大学癌症中心;合作共建国家教育部“心律失常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挂牌中国胸痛中心及全国首批“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双认证);先后成立葛均波院士、黎介寿院士、孙颖浩院士、魏于全院士、刘志红院士等院士工作室。   在职职工272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46名,医生队伍中博士生比例32.6%、研究生比例83.0%。拥有硕士点17个、博士点11个,硕士生导师182名、博士生导师72名。拥有国家“杰青”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市领军人才、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近10人。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引进与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显著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的学科带头人,通过推进若干疾病中心建设、临床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重大疾病临床研究尖峰计划、MDT建设等,关注并改善病种关键疗效指标,持续推进转型发展,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如冠心病和房颤介入、脑血管疾病微创治疗、脑部肿瘤及神经重症、脊柱微创治疗、关节与运动伤、急诊复合伤、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炎症性肠病、甲状腺疾病综合诊治、辅助生殖、泌尿肿瘤微创治疗等。 近五年获得国家863、973、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57项,发表SCI论文1488篇,最高影响因子27.363;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等30余项,其中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2项、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3项、科技部重大项目5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一等奖1项。培养本科生700余人/年,研究生500余人/年,在培住院医师230人/年。医院获全国优质服务“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十一届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8年社会满意度调查名列全市前茅,连续5年在市级医院院长绩效考核中获得A档,获2017年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奖。   医院拥有医疗设备七亿余元,设备精良、流程科学,检验科通过国际ISO15189等质量体系认证,后勤保障处和医学装备处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3个专业取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11个专业取得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16专业取得个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全院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百年沧桑铸品牌,春秋走笔谱华章。全院职工将藉百年之力,承大爱之魂,秉承“同舟共济、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医院精神,坚守“医泽申城、济世人间”之心,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为把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精品化、综合化”的医学中心而不懈努力。(2017年10月30日)

预约挂号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前身为上海市立中医门诊部,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市级中医医疗机构。其后因历史原因几易其名,1979年正式改名为上海市中医医院。经过55年的发展壮大,上海市中医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中医特色浓厚、临床科室齐全、医学人才汇聚,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地址:上海市芷江中路274号,另在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设有门诊部(原上海市中医门诊部)。近年来,医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从中医确有独特疗效的单病种入手,不断加强学科建设,走出了一条凸显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发展道路。   上海市中医医院是一所中医特色浓厚、临床科室齐全、医学人才汇聚,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 (非直属)附属医院。医院设有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和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诊疗所两个专家诊疗中心,云集张镜人、裘沛然、颜德馨等70余位代表上海 乃至全国中医界最高水平的专家为病人服务。开设神经内科、风湿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呼吸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血液科、肝科、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康复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并拥有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中医小儿哮喘专科及中医睡眠疾病专科、中医小儿哮喘专科、肿瘤科3个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中医小儿厌食专科等2个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优势专科和中医失眠症特色专科、中医红斑狼疮特色专科、中医小儿厌食症特色专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特色专科、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色专科5个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     目前上海市中医医院设有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和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诊疗所两个专家诊疗中心,云集以国医大师裘沛然、颜德馨为代表的70余位中医界最高水平的专家为病人服务,并且成立了上海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中心,以此为平台,挖掘、整理、推广、应用名老中医经验, 培养中医理论扎实、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中医医院通过完善制度、扶管并重、培养人才等举措,不断加大对专科的建设力度,取得一定成果。现医院拥有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1个(儿科);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3个(中医睡眠疾病专科、中医小儿哮喘专科、肿瘤科);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优势专科2个(中医睡眠疾病专科、小儿消化专科);中医失眠症特色专科、中医红斑狼疮特色专科、中医小儿厌食症特色专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特色专科、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色专科5个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申康”市级医院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1个(中医肿瘤特色专科)。   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药科研工作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积极组织2009年度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工作,目前已有41项科研课题立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5项、局级8项、校级27项),共获上级部门资助经费214.6万元。目前在研局级以上课题55项,在研院级课题73项,2009年完成课题26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并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CP基地。2009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23篇,其中核心期刊57篇,非核心期刊166篇。统计源期刊115篇,非统计源期刊108篇。发表SCI论文3篇。以主编或副主编单位编写学术著作11部、教材2部。   上海市中医医院核定床位450张,实际开放床位500张。全院在职职工中有全国名老中医和上海市名中医2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5人,具有正副高级职称136人,其中新增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6人,博士点3个、硕士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全院医师中硕、博士占50%以上。   上海市中医医院坚持鲜明的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在全市中医院位居第一。2009年我院门急诊人次增长迅速,门急诊人次近144万人次,同比增长15.49%,每医生门诊人次居市级综合性医院第一位。2009年出院病人数达8769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5.28%,均次费用在全市三级综合性医院最低。医院拥有64排螺旋CT、超声刀、DSA等一批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为病人科学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保障。   中医药因其具有“简、廉、便、验”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我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积极推进“中医进社区”工作,与宝山、临汾等八家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在上海率先提出并施行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双向转诊优惠减免制度”、三级医院主任医师担任全科医师队首席医师等举措,以适宜技术推广、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为手段,实实在在为区域民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低价的中医服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共同举办的2008年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中,上海市中医医院荣...

预约挂号
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

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三级甲等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是该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国家临床药理试验机构、上海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单位、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和上海市文明单位。医院设施完备、设备先进、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一贯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提高医疗质量与培育医疗特色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正向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的目标迈进。医院占地62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1080张,万元以上设备1233台,拥有1.5TMRI、16排螺旋CT、带PET功能的单光子双探头可变角ECT、DSA,以及直线加速器等大型设备。现有职工1400余名,医生人数5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160名,医师队伍中博士、硕士学位者占40%,并拥有国家级和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中国医师奖获得者等一批高水平专家。医院目前在医疗特色与学科建设等方面已呈现了较强的优势,形成了以心血管内科、骨科和消化内科为重点的优势学科群,及以精神医学科、影像医学科、妇产科和小儿科为代表的特色专科群。同时,为配合区域医疗卫生规划的要求,与各社区卫生中心形成良好的双向转诊关系,承担了周边地区的一、二级医院疑难重危病人的会诊、指导、培训等一系列医疗任务,在上海市西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医院承担了以五、七及八年制本科生教育为主和硕博士研究生培养为重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同时与德、法、美、英、日、澳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几十家大学和医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拥有内科学、外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基本涵盖所有临床、医技学科;拥有了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及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成有上海市和同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了"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和"临床医学实训中心"等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示范基地。医院坚持科教兴院,于2001年成立了"医学科学研究所",下设有"中心实验室"和"动物实验中心"等公用实验平台,同时建立了"人类疾病基因实验室"、"性医学实验室"、"医学功能材料实验室"、"心理生理研究室"和"心脏康复研究室"等一系列研究平台。2006年优先规划建设了科研楼和动物实验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医院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上海市第八届科技精英、上海市医苑新星、上海市启明星和曙光学者等一大批科技精英;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创建于1907年的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同济大学以医科建校,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岁月更迭,斗转星移。今天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于1991年建成开诊,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位于上海市区西北部,紧邻内环线和外环线,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怡人。医院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现有病床1080张,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和正副教授157人,门急诊诊次115万,出院病人超过2万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医院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拥有磁共振、螺旋CT、带PET功能的单光子双探头可变角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许多海内外优秀学子和著名学者加盟医院,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已形成心血管内科、骨科、胸心外科、肝胆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颅底)外科、内分泌科、小儿血液科、精神医学科、妇产科、检验科、康复科、皮肤与性病科和医学影像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学科。医院依托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同济医院作为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着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国家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任务,每年向全国输送数百余名高级医学人才。医院主办的《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杂志(英文版)》等学术刊物发行国内外。医院与德、法、美、英、日、澳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几十家大学和医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关系。医院为了加快学科建设,在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傅继梁教授和医学院院长胡大一教授的领衔下,在多学科交叉、整合发展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建成了"冠状动脉疾病现代干预诊治中心",年内还将推出融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脑血管介入放射诊断治疗学、康复医学、心身医学、流行病学为一体的"脑

预约挂号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三级甲等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建于1952年,系国家卫生健康委预算管理单位、三级甲等医院,是集医、教、研、防、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全国儿科学重点学科、国家“211”、“985”和“双一流”工程建设单位,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儿科)博士后流动站。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和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我院儿科学均位居前列。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上海市第十届儿童工作白玉兰奖。2017年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连续十一次荣膺上海市文明单位,连续两次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医院宗旨:一切为了孩子。医院使命:建树医学典范,呵护儿童健康。医院定位: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亚洲、走向全球。医院愿景:国际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医院院训:团结、奋进、严谨、创新。医院理念:尊重、平等、热情、关爱。   经过70年的发展,医院学科综合实力领先,临床专科优势突出。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平台,包括: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小儿消化科、中医儿科、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小儿外科、临床护理);4个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专业(新生儿、外科、心血管、传染病);国家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管理办公室;国家儿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高通量基因临床诊断基地;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儿科协同中心;国家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国家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儿科);国家新生儿特色保健专科基地。省部级级重点学科和平台有: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中心(儿科);上海市儿科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儿科、儿外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新生儿):上海市小儿外科疑难重症临床医学中心、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治中心、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治中心、听力筛查诊治中心;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呼吸急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发展专业(小儿传染病);上海市儿科临床质控中心、上海市新生儿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质控指导中心;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   医院科研实力雄厚,近10年来,承担712项科研课题,经费5.9亿元。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在Nature, The Lancet, Nat Genet、Cancer Cell, Circulation, Cell Res, Cell Stem Cell,JAMA Pediatrics, Pediatrics, Journal of Pediatrics,Pediatric Research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高影响力论文1800余篇。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30余项。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儿科学》、《小儿外科学》以及重要专著《实用新生儿学》、《实用新生儿外科学》、《实用新生儿护理学》、《小儿感染病学》、《现代实用儿科学》等百余部。主办《中国循证儿科杂志》、Pediatric Medicine等学术期刊,与美国儿科学会协作主办《Pediatrics.中文版》。   医院是教育部儿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设在儿科医院,每年承担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以及预防、公共卫生等专业1000余名医学生的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拥有7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每年在读研究生250余名。拥有国家儿科和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围产新生儿和小儿麻醉专科基地,13个上海市儿科亚专科和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在培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10余人;每年培养长期进修学员350余名,短期进修学员400余名。每年举办60余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形成了“全链条式教育”的儿科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的有机衔接和螺旋式能力提升。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建设项目。2021年,《儿科学)获首届国家精品教材奖。   医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26家国际上知名的医学机构和国内82家省级单位建立密切协作关系,开展广泛交流。多次举办大型儿科国际学术会议,包括国际儿童医院院长论坛、太平洋小儿外科年会、国际儿科肾脏病大会、IMFAR亚太区孤独症论坛、上海新生儿论坛、儿科心血管国际研讨会、国际儿科肾脏病论坛、亚洲新生儿医学国际研讨会、中国国际儿童重症医学论坛、儿童炎症性肠病国际高峰论坛、上海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国际论坛等。   七十年来,儿科人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宗旨,以“团结、奋进、严谨、创新”的院训勉励自己,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医院文化,为成千成万的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

预约挂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三级甲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一所沪上的百年老院,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位列上海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全国示范中医院。1984—2008年十三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荣获卫生部“全国百佳医院”称号;2004年第三次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2005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2009年两次获得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获得了“上海市迎世博优质服务贡献奖”。2001年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医医院。2010年检验科通过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医院拥有东西二部,核定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320张。西部位于卢湾区普安路185号,毗邻淮海公园,占地28亩。东部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528号,投资6亿元,占地160亩,是融现代建筑与传统特色为一体的园林式医院。成立于2001年的曙光医院集团目前已有10余个成员单位。2008年被批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医院中医特色显著,优势突出,医院现拥有国家教育部“十一五”重点学科3个: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中药制剂、中药临床药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7个:肝病专科、骨与关节病专科、中医肾病专科、糖尿病专科、脾胃病专科、慢性心衰专科、针刺麻醉专病;中医急诊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基地。医院开设的70余个专病专科各具特色,独树一帜,享誉全国。近年来,医院坚持加强中医内涵建设,相继成立了“名医诊疗中心”、“传统诊疗中心”“治未病中心”等。2010年医院成为上海世博会定点医院之一,承担了世博会C片区医疗站点的医疗保障工作。医院拥有多个重症监护室,医疗设施先进,内外科室齐全,已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救治能力,成为上海市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六个重点单位之一、浦东地区三个急救中心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院质量监测中心和上海市中医质量监测中心也设在院内。医院现有职工总数1800余人,具有正高级职称93名,博士生导师3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名,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人员36名,担任全国和上海市专业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100名。现拥有国家级、省级名中医12名、28名曙光名中医、17名曙光高级中医师,在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方面,形成了“名中医挂帅、高级中医师当家”的曙光特色。医院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目标,现有研究所4个、临床研究室14个,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二级和一级实验室8个。成立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肝肾病证省部共建实验室,与中科院生命科学院合作成立“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新中药研发中心”。具备国际标准的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完成了中国首例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的临床实验项目。自1995年以来,承担部级、国家级课题300余项,“十一五”支撑项目6项、973计划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7项。医院获得的科技成果奖160多项,其中部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74项,专利授权26项。作为全国中医院校中最先成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临床基地,曙光临床医学院现有教研室17个,博士研究生培养点5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每年承担1000人次以上的各类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医院以“大医德泽 生命曙光”为核心理念,在全国首创“伦理查房”, 开通全国首条免费中医健康热线,锻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曙光文化。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建设亚洲中医临床医、教、研中心”的战略目标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医院拥有1700余名职工、1320张床位、37个临床和医技科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卫生部“百佳医院”,三次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十一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中医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陆渊雷、程门雪、黄文东、张赞臣、杨永璇、张伯臾、顾伯华、王玉润、庞泮池……都为曙光主要临床学科的创立与成长奠定牢固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曙光把握机遇、开拓创新,逐步成为一所设施先进、科室齐全、中医为主、中西合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曙光医院拥有东西二部,西部位于普安路185号(淮海公园旁),占地28亩,设床位600张 ,医疗用房总面积52000平方米。东部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528号,投资6亿元,占地160亩,设床位720张,医疗用房总面积83000平方米,院区绿化面积大于47%,院中有天然河道蜿蜒而过,是一所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园林式医院。东部融汇于“张江药谷”,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比邻,与筹建中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遥相呼应。医院环境优美,标识鲜明而富有传统特色,具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的数字化医院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生态化、智能化,将曙光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体现,营造出温馨...

预约挂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广慈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广慈医院)三级甲等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医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张(实际开放2139张),全院职工440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841人,占员工总数87.3%。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陈国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陈赛娟、宁光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医学专家,其中王振义院士荣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医院共设有46个临床学科和9个公共学科;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4个(血液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心血管病学、神经病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22个和国家临床重点实验室1个(消化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骨科、检验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科、儿科消化专业、肾脏内科、皮肤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急诊科、普外科、烧伤科、感染科、肿瘤中心、老年病科、放射影像、中医肿瘤、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目前也是国家中西医结合示范单位;上海市重点学科“重中之重”1个,上海市优势学科2个,上海市特色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教委及卫生局重点学科6个。医院还设有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3个(微创外科、内分泌与代谢病、血液病),6个市级研究所(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上海市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上海烧伤研究所、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5个院校级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瑞金医院感染性疾病和呼吸性疾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胰腺疾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医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功能基因组学和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个(人类基因组研究重点实验室、内分泌代谢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5个(人类基因组研究重点实验室、中西医结合防治骨关节病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内分泌肿瘤学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胃肿瘤重点实验室)。20世纪50年代,瑞金医院因成功救治严重烧伤面积达89.3%钢铁工人邱财康,打破了当时国际上“烧伤总面积超过80%无法治愈”的定论而蜚声国内外,指导大面积烧伤补液的“瑞金公式”作为经典规范沿用在全球范围内沿用至今;1957年确诊国内首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奠定了中国内分泌代谢病学的基础;70年代完成了国内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和首例同种异体肝脏移植;90年代在白血病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规范治疗手段。瑞金医院以所取得的成就为引领,以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为己任,不断挑战技术禁区,积极开展高精尖诊疗技术,如各类机器人手术、三维直播微创外科手术、心血管和神经外科杂交手术、、疑难复杂的心脏大血管微创治疗与全主动脉置换手术、多种脏器联合移植、劈离式肝移植等。并充分利用医院综合医疗优势,实行多学科或跨学科联合会诊制,使医疗诊治水平日益提高。医院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尤其在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高血压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科、皮肤科、中医伤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微创外科、烧伤科、心血管外科、乳腺外科、泌尿外科、功能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和生殖医学等学科方面颇具特色。医院在国内最早装备PET-MR、第六代头部伽玛刀、第二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360脑磁图、术中放射治疗系统和小动物PET-CT等顶尖设备,还拥有PET-CT、、磁共振(MRI3.0T)、256层CT、第二代64层双源CT、SPECT、SPECT/CT、磁导航DSA、、三维调强直线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仪器,医疗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瑞金医院还承担了中国首套自主研发质子治疗设备的临床研发工作,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质子治疗中心。瑞金医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瑞金临床医学院现设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学两个专业,41个教研室(组),承担临床医学5年制、8年一贯制(含法文班)、4+4八年制硕博班、医学检验本科的教学任务,并接受每年约30个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教学任务,是上海市教委授牌的留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瑞金临床医学院每年接收国际交流生短期临床见习约70人次。瑞金医院也是上海市最大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每年培训住院医师约250人,专科医师230人,2015年被国家卫计委评选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同时,瑞金医院外科培训基地是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香港外科医学院联合认证的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瑞金医院于2015年10月启用国内最先

预约挂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级甲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世界健康基金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立项建设,1998年正式建成对外开放。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医院题写院名,时任美国总统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女士为医院开张剪彩。医院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及“双一流”儿科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医院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医院拥有31个临床科室,规划床位规模1500张,实际开放788张,是我国儿童先心病、血液/肿瘤和发育行为儿科领域最高水平的中心之一,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设有国家卫健委儿童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临床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罕见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市小儿心血管病研究所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学中心儿科临床医学院。同时,医院与十多个国家的三十多个国际顶尖医疗机构建立了姐妹合作关系,分别组建了8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心/基地。2010年成为国内首家通过JCI国际医院认证的儿童专科医院; 2018年问鼎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先后以第一单位(或第一合作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占全国儿童医院获奖总数一半以上);于2017年起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近年来医院医教研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主要有: 1.打造国家级儿童疑难危重症诊治中心。医院住院患者覆盖全国极大部分省市,市外就诊患者占70%以上,疾病难度指数(CMI)连续多年位列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前列,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绩效“国考”中综合得分位列全国儿童专科医院第一,CMI指数荣登榜首。 2.构建我国儿童重大疾病登记与监测平台。医院搭建了五大重大疾病登记系统,尤其是儿童白血病登记管理系统已经上升为国家卫健委儿童重大疾病登记监测中心,目前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设兵团),511家医院,登记在册病例信息近5万例,自2020年起发布《中国儿童白血病年报》。 3.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近五年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5项,项目数位列全国儿童专科医院第一,先后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单位在Lancet、Nature Medicine、JAMA Onc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Genetic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大于10分论著18篇,以CAR-T细胞治疗等为代表的若干科技成果实现技术转让。 4.牵头国内专科联盟和医联体建设。医院先后组建上海东部儿科医疗联合体覆盖本市85家区域医院、跨省医疗联合体55家,组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专科联盟5个专业,全面托管福建省儿童医院和三亚妇儿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5.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医院分别与美国、法国、以色列、瑞典、日本、新加坡等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成立7个联合实验室、中心。与此同时,医院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分别支持与帮助阿富汗、南非、孟加拉、塞尔维亚、老挝等儿科专业建设和慈善帮扶。 2020年12月31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张江院区破土动工。张江新院区将瞄准国际发展前沿,与比邻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等高水平医院一起构建全生命周期、全现代医疗技术、面向国内外的一流肿瘤诊治高地,将打造成为“上海版MD ANDERSON”。与此同时,也将与现有的儿中心陆家嘴院区实行一体化联动发展,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打造最具品质的儿科、最有温度的医院、最富贡献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预约挂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自行设计建设的首家综合性医院。60年来,新华人励精图治,打造了一家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门急诊量位列上海医院前茅的三级甲等医院。新华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发挥学科优势,提升医疗服务内涵   新华医院占地面积109亩,总体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学科设置齐全,特色鲜明,共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医技科室及诊疗平台60个,开放床位数2490余张,在编人员2600余人。是全市三级医院中唯一一所同时拥有围产和完整儿科亚专业的综合性医院,为首批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   新华医院建设有设施完备的成人急诊综合楼、门诊与内科大楼、外科大楼、医疗保健综合楼、小儿外科大楼、儿科综合楼、妇产综合楼、口腔皮肤科楼、医技楼和肿瘤诊治中心,为病人提供了舒适的就医环境。TOMO、PET-CT、DSCT(双源CT)、SPECT、LA、DSA、MRI、集成激光超声介入系统、氩氦低温手术系统、移动式术中磁共振成像系统、高压(低压)氧治疗舱和准分子激光等医疗设备确保了诊断和治疗的质量。   医院普通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小儿外科、急诊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儿内科小儿呼吸专业、中医儿科、检验科和临床药学等10个学科位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医院拥有多个省部级临床研究与诊治中心,包括卫生部中国遗传医学中心新生儿筛查和遗传代谢病部、上海市小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上海市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上海市产前诊断中心、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上海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治中心、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等9个省部级诊治及抢救中心,以及8个上海交通大学诊治中心。   新华医院拥有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小儿消化与营养重点实验室、胆道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等8个研究基地。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2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等市级以上人才项目156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576项;发表SCI文章2746篇。设有新华临床医学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营养系、儿科学系、耳鼻咽喉科学系四个医学教育学系,现有博士生导师94名、硕士生导师139名。医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临床儿科杂志》和《教育生物学杂志》被多家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   2015年,新华医院正式成立临床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上海第一家基于医院的临床研究系统化支撑创新平台性机构,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哈佛医学院深度合作,汇聚医生、临床流行病学家、临床药师、统计学家,遵循国际化的科学水平和伦理标准,搭建了临床研究的协作网络,推动临床研究项目的质量提升,并为临床医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提供规范化途径,充实了临床研究人才库。   在临床研究中心的支撑下,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命早期健康研究院,“千天计划”——国内首个探索人类重大发育源性疾病的航母级临床研究项目已取得初步进展,该项目在生命早期健康领域的研究成果将有力的推动我国妇幼健康以及相关政策的决策科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坚守公益性质,探索新型医联体建设   新华医院按照上海市郊区新建三级医院“5+3+1”项目的部署,自2009年起全面负责崇明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带领分院成功通过三级医院评审,并成为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试点医院,以新华崇明分院为核心的专科专病医联体建设取得成效,逐步实现了当地人民“大病不出岛”的夙愿。新华-崇明一体化管理、同质化发展的改革模式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8年起,国务院医改办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委托新华医院牵头建设“健康版”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医保支付体系改革为支点,逐步从“大病不出岛”到“健康少生病”的转变,积极探索上海市及全国医联体建设的新路径。   医院还先后牵头成立了北部儿科医联体(覆盖杨浦、虹口、宝山、崇明四区)和新华-杨浦医疗联合体,形成了以新华为龙头、以二、三级医疗机构为平台,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延伸的格局,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社区,在推动分级诊疗实施中发挥积极作用。   医院在滇、疆、藏等各地扎实开展各项对口支援工作,受上海市委、市政府委托,负责统筹协调“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喀什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通过了自治区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打造成为南疆医学中心。医院援滇工作已坚持10年,因出色表现被授予“全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医院自60年代起参加我国首批援外医疗队后,优良传统延续至今,上海援摩医疗队和援老挝医疗...

预约挂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甲等

上海岳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示范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卫生部数字化医院示范点单位,连续七届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   医院创建于1952年10月1日,原名"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通称"五门诊") 是建国后上海市第一所由国家成立的中医医疗机构。"五门诊"曾汇聚包括时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陆渊雷、孟河丁派传人章次公、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石筱山和石幼山兄弟、朱氏妇科第二代传人朱小南、喉科张赞臣、针灸陆瘦燕、一指禅推拿流派嫡传弟子和滚法推拿流派创始人丁季峰、眼科唐亮臣、痔科闻茂康等在内的一大批各科中医名家,先后在"五门诊" 论道悬壶、教书育人。以后,"五门诊"先后在北京、上海各大中医医院成立时支援输送了29名中医名家,被誉为"名中医摇篮"。1976年1月,"五门诊"与成立于1958年、被誉为"中国现代推拿摇篮"的上海市推拿门诊部合并,在岳阳路45号扩建设立了具有住院、门诊综合诊疗能力的中医医院,成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95年根据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的统一部署,岳阳医院整体迁至虹口区甘河路110号,床位规模扩增至400张,并于1998年转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当时上海唯一一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2002年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并入,2003年青海路名医特诊部成立。医院本部、名医特诊部和针研所构成的"一院三地、一体两翼"格局形成,2006年,260张床位的病房A楼投入启用,2008年底,经上级卫生部门批准,床位扩大至900张,岳阳医院成为全国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主要临床研究基地和上海东北部区域医疗中心之一。 医疗资源充分 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明显   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岳阳人的不懈努力,医院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目前医院拥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西医外科、妇科、儿科等27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设有各级各类专科专病门诊99个。拥有包括64排螺旋CT、MRI、大C臂DSA等先进诊疗设备和GMP认证的中药制剂设施。具有较雄厚的医疗保障能力,优良的手术水平、临床新技术拓展能力、重大抢救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医院拥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1个(针灸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推拿学科、针灸学科)、重点专病专科7个(中医妇科、血液科、康复科、推拿科、针灸科、痛风、胃食管返流病)、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1个(上海市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7项。上海市首席名中医工作室1个、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5个。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痛风、溃疡性结肠炎、颈性眩晕、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痔病、压力性尿失禁等多个优势病种的疗效已达到国内和上海市先进水平。   医院同时注重优势技术的社区下沉与辐射,14项特色诊疗技术先后入选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色诊疗技术和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2004年起在全市率先建立双向转诊网络,2007年派出18个"首席中医师"团队进驻周边18个卫生服务中心,3年服务人次超过百万。2009年"易筋经"项目的社区推广成为杨浦区09年度实事工程之一。2009年医院与虹口区乍浦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托管式康复病房,提高了社区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医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显现了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品牌优势。   08年起,医院进一步探索将现有医疗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以科学规范的临床路径为指导,以多学科中西医交叉渗透为特点,以医院优势学科力量整合为支撑的新型专病单元的医疗管理服务模式。先后开设了卒中单元,脊柱病单元病房,代谢病整合门诊等,通过建设已经初显成效。 多层次人才培养 打造中西医结合人才高地   医院现有职工总数1611人,其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212余人,硕博士生导师83人。医院拥有2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有多人入选"全国名老中医继承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医院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工程",以修炼中医师承队伍、中西医结合创新队伍、西医综合保障队伍的三支基本队伍和打造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群体、博硕士群体的两个精英群体为抓手,各专业、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年成立上海近代流派传承中心,设立中医内科、妇科、推拿、针灸流派临床传承研究室4个,成立由各个流派传人命名的工作室;启动临床传承跟师计划,确定首批42位继承人向27位流派传人跟师临诊培养;流派传承中心2009年招收3个硕士研究生,通过将传承工作与中医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保证中医传承工作的可持续性发...

预约挂号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