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口腔医院三级甲等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起源于1917年正式建校的齐鲁大学,1952年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省立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成立山东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口腔系于1977年建立,1992年附属口腔医院开诊,2006年增名山东省口腔医院。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山东省口腔医院实行三院合一管理体制,是集医疗服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预防保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口腔医(学)院,是山东省口腔医学教学、科研、医疗和预防保健中心,是我国重要的口腔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口腔医学研究平台和口腔医疗服务中心。 依托于“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山东大学的综合优势,医(学)院汇聚了一批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泰山学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主任委员、齐鲁青年学者等海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科带头人的人才队伍。作为国内第一所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的院校,医(学)院学科实力雄厚,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十,是教育部高等院校特色专业、教育部口腔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下设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和口腔基础医学5个教研所(室),拥有晋冀鲁豫皖地区唯一的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两个二级学科。形成了五年制本科、5+3学制本硕连读、以及口腔医学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多层次,高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口腔颌面外科学、牙周病学山东省精品课程群,目前在校生共计700余人。 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卫生部直属医院、山东省首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和唯一一家口腔重点专病专科医院,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素以设备先进、技术精湛、服务优质著称。医(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学术背景结构合理的口腔医学教学、科研和临床人才队伍,职工总人数426人(含临床医疗和护理人员),专任教师71人,教授27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47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泰山学者(含海外、青年学者)3人,齐鲁青年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3人,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主任委员2人、常务委员10人,山东省十佳医师2人。医(学)院占地面积6000㎡,建筑面积20000余㎡,设有18个临床科室,口腔综合治疗椅位220余张,住院病床50张,年门诊量20万人次,现开设山东省口腔医院城西分院、长清分院等2家分院,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下沉,为百姓就医提供了便利条件。 作为山东省口腔医学会、山东省医师协会口腔分会驻会单位、山东省口腔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和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号召,组织开展“西部行”、对口帮扶等公益活动,率先与甘肃省签订了省—省对口支援服务协议,圆满完成了全国第四次口腔流行病调查任务,为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我国重要的口腔医学研究平台,医(学)院拥有山东省唯一的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也是华东地区第2个省部级口腔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支持的两个医学实验室之一,空间规模近3000㎡,规模、设备及条件已达到国家级水平。近年来,医(学)院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18项,省部级研究课题77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9篇,并在知名杂志《Stem Cell and Development》发表封面文章,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8项,出版专著3部。医(学)院完成了科研团队重组,进一步凝练形成了以口腔组织的发育与再生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实施PI制管理,为建立口腔医学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学)院重视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师资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多次举办全国大型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多年来,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始终秉承“敦医励学至精至诚”的院训,坚持“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院风,本着“医术至精服务至诚 患者至上 奉献至真”的办院宗旨,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等工作上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学科综合实力和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正朝着创建一流口腔医学院的目标努力奋斗。
预约挂号
-
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州市第二医院)三级甲等
福州市第二医院又名福建省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福建省唯一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于1866年,前身为英国教会医院——塔亭医院,现为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 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专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同时也是福建中医学院骨伤博士、硕士研究生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2003年1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西医结合重点医院建设基地。2005年加挂福州市职业病医院,2005年8月托管原仓山区鹤龄医院,成立福州市第二医院二部。2008年,福州市急救中心将建成投入使用。 医院以骨科及骨伤康复为“龙头”,骨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学重点学科,诊疗水平居全国先进水平。现有省市级重点专科四个,福州市急救中心、福州市骨科研究所、福州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福州市骨伤康复中心、福州市临床检验中心等医疗、科研机构均设在该院。1984年至今,医院年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和先进单位。 医院目前医疗用地面积2.7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医院现有床位650张,设22个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4个重点中西医结合专科,19个中西结合特色专科,门诊全院临床科室普遍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医院现有职工929人,卫生技术人员788人,其中中高级以上职称357人,研究生19人,博士生3人。全院共有45人担任全国和省级各学术团体委员、常委、副主任、主任委员职务。 目前我院拥有总值达9000多万元的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医院坚持“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办院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优质服务,营造温馨、优美、人性化的医疗环境。医院将坚持不懈,致力于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预约挂号
-
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州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赣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7月,位于有着千年宋城美誉的赣州中心城区,现已形成“一院两区”格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是南昌大学附属医院,国家支持的区域性医疗中心,江西省首家第三周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赣州市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医疗设备和管理及服务理念最先进的现代化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378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在职职工3000余人,编制床位3400张,年门急诊逾百万人次,年出院10万余人次,年手术4万余台。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改善服务创新医院”“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表现突出集体”“江西省群众满意医院”“江西省卫生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江西省优质服务窗口单位”“江西省第十四届文明单位”“江西省首届平安医院”和“江西省老百姓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等称号。 在江西省推行的DRGs综合评价排名中,取得了综合服务能力一直稳居全省第三、地市级医院第一的优异成绩,牢固确立了在全省地市级医院中的领军地位。 医院管理创新。日间手术制、限时办结制、内科大查房制、护理垂直管理、诊疗小组负责制、医护一体化模式、行政职能干部分片包干服务临床医技科室制等数百项制度的制定、修订和完善,让医院走上了规范有序的科学管理轨道。此外,通过引入台湾保诚绩效考核模式,每年选派中层干部赴国内知名医院跟班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管理方法、管理模式,构建大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全面推广PDCA、QCC、RCA等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带来了医疗质量和安全全面提升、社会形象不断优化的喜人变化。 医院学科齐全。拥有55个临床学科和医技科室。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及华东泌尿系结石防治基地相继落户。神经外科、普外科、中医康复被评为江西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老年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康复医学科、影像科、检验科为赣州市第二周期医学领先学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妇科肿瘤、肝胆外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病理科、眼科、口腔科、糖尿病科等16个学科为江西省医学学科省市共建专业。此外,还开设了男性医学、运动医学、睡眠医学、安宁疗护、全科医学等一批特色学科。 医院人才济济。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千方百计延揽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同时广泛采取选送进修、外出学习交流、院内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塑造了一支具有强大实力和良好职业操守的医护精英队伍。现有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500余名医务人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拥有省、市学科带头人53人,赣州市各专业委员会主委53人,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和副教授400余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劳动模范和江西省劳动模范各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 医院技术领先。内窥镜技术成熟规范。经尿道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和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取石术、神经外科内镜颅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肝脏、胃肠、甲状腺、妇科、泌尿等疾病的腔镜下微创治疗全覆盖;可熟练开展胸腔镜下心脏瓣膜成形或置换术、胸椎手术,以及肩、肘、膝关节镜手术。介入技术方兴未艾。房颤射频消融、冠脉支架,主动脉夹层、颅内动脉瘤等心血管、脑血管、周围血管介入栓塞技术,经胸房缺、室缺介入封堵术,恶性肿瘤,经电子支气管镜下的介入诊断与治疗等,均达到省内领先或先进水平。腹膜透析、无痛胃肠镜检查及微创治疗的例数和质量列全省前茅。开展了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技术,急性脑梗塞急诊溶栓、取栓术及颈动脉支架植入成形术,糖尿病足诊治新技术,率先开设了骨质疏松门诊和生长发育门诊。成立了赣州市老年医学研究所,老年综合征及老年共病的诊治独树一帜。作为赣南血友病诊治唯一定点医院,血液肿瘤在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准。 此外,神经导航下多模态功能区病变的显微手术,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治疗,高位颈椎手术,3D技术下的脊柱侧弯矫正,游离带血管缔皮瓣移植术,胸主动脉全弓置换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试管婴儿技术等,达省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四维彩超,影像三维重建等影像类技术,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经外周动脉连续心排监测技术等麻醉类技术独具特色。 医院设备先进。拥有PET-CT,ECT,3.0T18通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256排512层GERevolution CT、DSA,超声内镜、数字化乳腺X线摄像系统等影像诊断类设备;拥有头部伽马刀、带电子射野验证肿瘤放疗高能直线加速器等治疗类设备;拥有高清电子胃肠镜和胶囊胃镜,荧光造影手术显微镜等内镜显微类设备;拥有全数字化手术室,100W碎石钬激光机,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护系统,椎间孔镜系统,关节镜系统、腹腔镜系统、术中CT等手术类设备。 医院科教腾飞。出台重奖科研功臣政策,建立中心实验室,全面提升学术影响力及提高医务人员科研、教学能力,科教研取得显著成绩。与南昌大学、赣南医学院共同培养硕士研究
预约挂号
-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规模功能强大、学科设置齐全、医字疗技术精湛、师资力量雄厚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拥有美国GE多排螺旋CT、德国西门子螺旋CT、美国ACUSON彩超、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是九江地区唯一能开展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以及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医院。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将继续“以病人健康为中心”,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以“诚信、团结、务实、开拓”为兴院之策,努力建设二十一世纪本科大学附属医院。
预约挂号
-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甲等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即南昌市第二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50年,是江西省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首批十大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之一,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教、研基地,省市医保、新农合和创伤急救的定点医院。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为医院名誉院长。 医院位于英雄城南昌市区中心的八一大道起点,老福山畔,占地2.1万平米,建筑面积6.1万多平米,其中4.93万平米22层新住院综合大楼2013年5月投入使用。大楼集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一体,功能齐全,拥有省内一流的整体数字化腔镜手术室、重症监护设备等。医院现有职工96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55人,占78%,高级职称专家142人、中级职称人员284人,医学博士、硕士学历人员8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开设15个病区,编制床位600张,开放床位900余张。设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康复科等临床科室33个,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等医技科室9个,医务科、护理部、科教科等职能科室26个。年门诊40万人次,住院病人2万人次,各类手术7千台。装备有MSCT、MRI、DR、DSA、彩超以及电子胃肠镜等一批代表国际先进水准的医疗设备。 医院坚持中西医结合办院方向,充分发挥“微创腔镜技术和中西医结合特色”两大优势服务广大患者,拥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重点培育专科1个、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项目1个、国家内镜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个,省级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0个、省市共建先进学科2个、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0个、省级临床重点建设(培育)专科2个,市级名科2个。康复科、外科、重症医学科、艾滋病专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医院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单位,被省卫生厅评为“江西省示范中医医院”、“江西省特色中医医院”。 医院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拥有国际内镜杰出领袖奖获得者1人、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指导老师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名中医2人、省级中青年名中医研修人才4人,市委直接联系人才1人、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市“521人才工程”人选4人、市级名医2人。5位专家担任了全国专业学会常委,12位专家担任了省级专业学会主委和副主委,35位专家担任了市级专业学会主委和副主委。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外治专业委员会和南昌市医学会呼吸病、结石病、肾脏病、运动医学、医学美容、神经康复等专业委员会挂靠该院,并由该院专家担任主任委员。 医院重视科教工作。江西中医药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挂靠该院,院内设微创腔镜技术研究所以及骨伤、脑病、肝癌、针推、消渴病、肾病6个研究室。设内科、外科、护理3个教研室,承担了江西中医药大学本科专业理论教学和南昌大学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等10多所大专院校临床带教任务。“十二五”前三年,医院已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项,承担省级课题7项,市厅级课题81项,获国家实用专利2项,市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7篇,SCI论文2篇,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或学习班)9次。 医院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铸就了几十年一贯的诚信文化,托管了1所社区卫生中心,对口支援3所县级医院,承担了全省光明微笑、免费血透等惠民工程。融汇中西、追求卓越是全院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追求,靠呵护健康收获感动,以技术与服务赢得百姓口碑,先后荣获了“全国中西医结合先进单位”、“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群众满意医院”等。目前,医院正朝着管理规范、技术一流、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国家一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目标而奋进!
预约挂号
-
衡阳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
衡阳市中医医院暨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衡阳医院坐落在衡阳市蒸湘北路与常胜西路交汇处。医院创建于1952年,历经55年的发展建设,如今已成为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医院多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及湖南省“先进集体”、“文明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1982年著名的“衡阳会议”(全国中医工作暨中医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主现场。<br> 医院占地51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开设病床500张,现有职工近700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6人、副主任医(药、护)师(副教授)职称76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4人,有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5人。<br> 医院在专科专病建设方面有鲜明的特色,目前拥有省级重点专科——中风脑病专科、心血管病专科及椎间盘治疗中心(骨伤脊柱专科、颈肩腰腿痛专科),还有传统特色专科如肛肠病专科、普外科、中医妇产科、肿瘤科、糖尿病肾病科、血液净化中心、呼吸病科、消化肝病科、皮肤科、儿科、急诊科等。在传统诊疗特色的基础上,医院配备了现代综合医院必需的高中档进口及国产诊疗设备,有螺旋CT、1000mAX光机、小C臀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TCD、电子胃肠镜、彩超、血球分析仪、高压氧舱等。并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br> 医院在积几代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科研方法,研制60余种纯中药专科专病制剂,临床疗效甚佳。中药饮片加工坚持“道地药材,科学炮制”原则,确保饮片质量。1999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放心药房”称号。
预约挂号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湘雅三医院)三级甲等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原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建于1989年,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湘江西岸,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南大学附属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 医院秉承百年“湘雅”精神积淀,以国内一流大学为学科依托,牢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打造“以医疗服务为主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侧翼,现代医院科学管理为尾翼”的“一体三翼”发展新格局。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医院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成为了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现代综合医院。 目前,医院医疗区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开放床位1991张(编制床位2200张);设有34个职能部门,12个党总支、55个党支部,20个教研室,41个临床医技科室,62个护理单元;全院职工30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2400多人;国家级人才7人次、“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湖南省“百人计划”1人、省杰青5人、“芙蓉学者”6人、“湖湘青年英才”7人、省“225”工程人才38人次、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外国专家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8人。 医院坚持“人才立院、科教兴院、特色强院”的发展战略,移植医学、微创医学、健康管理三大医疗技术品牌饮誉国内外。移植医学以肝脏、肾脏等大器官移植,CAR-T细胞治疗难治性成人及儿童血液肿瘤和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为主要特色,2008年,世界上首个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长沙宣言》在医院“诞生”,2018年国际移植专家再次相聚医院,共同孕育了《长沙宣言》(2018),目前猪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综合疗效指数创国际同期比较好水平,成功获得全球第一张猪的活细胞异种移植临床应用许可证。医院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国产和进口“达芬奇”机器人的医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国产机器人手术,完成二期临床试验。腔镜、介入技术广泛深入应用于内科、外科及医技科室,普通外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烧伤整形外科、神经内科、儿科、心血管内科开展了大批特色医疗项目。健康管理中心是全国首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之一,获批国内首个”健康管理医学学科创建中心“,学科影响力名列三级医院健康管理(体检)机构权威榜单第3名。普通外科学、影像医学、临床药学、消化内科学和临床护理学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拥有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2个,省级质量控制中心数位居全省前3。医院获批国家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牵头建设省部共建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联合建设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及留学生的完整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院医学生、住院/全科医师、实习进修人员2000多人。拥有国家级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课外实践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一级学科博士点等,以及《内科学》《临床技能实验学》《文献信息检索》等4门国家精品课程。两次组队代表中南大学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均获特等奖、参加全国首届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获最高奖项。 医院拥有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7个部省级科研平台和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临床研究(GCP)建设平台、国家药物评价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临床研究体系通过国际AAHRPP(美国人体研究保护体系认证协会)复核认证,是全省唯一通过该认证的医疗机构。近年来,承担国内外包括国家973、国自重大、国自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10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6项、各类成果奖近90项、专利近500项。 医院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将公益性牢牢写在医院发展的旗帜上,勇担社会大型公立医院职能。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133名队员驰援武汉,征战省内、出征北京、新疆、津巴布韦、赤道几内亚。在抗击新冠、抗击“非典”、抗洪救灾、抗冰救灾、抗震救灾以及扶贫支边、援疆援藏援非等任务中,赢得社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建立“三位一体”“上下联动”区域协同医疗网络平台,与近70家基层医院建立了区域医疗协作联盟,帮扶和带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近千家,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着力解决基层优质医疗资源匮乏、老百姓看病难问题,充分彰显社会公益职能和医疗“国家队”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医院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改革创新奖”“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央国家机关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改
预约挂号
-
公安县中医医院(公安县中医院)三级甲等
公安县中医院位于荆楚大地、长江之滨,历史名城荆州的南岸。初建于1958年,1970年与县人民医院合并,1980年恢复重建。恢复重建二十多年来,全院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使医院发展成为诊疗设备先进、科室设置合理、技术力量雄厚,以中医为主,中西结合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医院于1994年11月4日和1994年11月14日分别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2002年被湖北省卫生厅定为“湖北省知名中医医院”,骨伤科定为省知名中医专科,并多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评为“文明单位”、“文明中医院”,被省消费者委员会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2007年我院肾病专科被评为荆州市中医重点专科,肝病、脑病专科被评为荆州市中医重点建设专科。医院1980年恢复重建时共有干部职工90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自筹资金15万元,开放病床48张,当年总收入42.5万元,业务收入23.7万元,发展到现今占地面积33600平方米,总资产7025万元,固定资产4848万元;2004年至2007年的业务收入分别为3037万元、3731万元、4106万元、5040万元;年接诊门诊病人平均约1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分别为5786人次、6833人次、9000人次和9392人次;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公安县中医院现有在职干部职工399人,卫生技术人员共362人,其中主任医师14人,副主任医、药、护、技师38人,主治(管)医、护、药、技师166人,初级职称144人,人员配备结构合理,设置临床科室21个,开设内1、内2、外1、外2、骨伤、骨病、儿妇科、眼科五官科等八个病区和急诊科,开放床位300张。服务面辐射到荆州、江陵、石首及湖南澧县、安乡等地。 公安县中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磁共振(MRI)成像系统、德国西门子双排亚秒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本产岛津1000MA数字X光机、德国爱克发CR成像系统、人机对话型血液透析机、美国产同步呼吸机、美国欧美达全自动麻醉机、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碎石机、德国WOLF鼻内窥镜、奥林巴斯结肠镜、日本奥林巴斯纤维喉镜、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镜、胆道镜、前列腺电切镜、膀胱镜、气压弹道碎石系统、手术显微镜、放射免疫分析仪、微生物分析系统、PCR基因扩增仪、乙肝定量仪、心电监测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眼科手术显微镜、裂隙灯显微镜、电脑视野计、眼科A/B超、压平眼压计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为医院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骨科是医院的优势专科,开设病床90张。1993年被荆州市卫生局确定为“荆州市骨伤中医治疗中心”,2002年被省卫生厅确认为“湖北省知名中医专科”。业务范围分为骨伤和骨病两大类,骨伤科使用中医传统手法复位和自制中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由创伤所致的各种骨折和脱位,也能开展各种高难度的骨科手术,骨病专科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治疗颈、肩、腰、腿痛、急慢性骨髓类等获得显著疗效。2007年又引进了新技术,利用臭氧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该科自制的脊柱骨折复位架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脱位获国家专利,并获荆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内、儿科能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并在县内率先开展了血液透析和传统的冬病夏治技术。 ☆外科能开展普外、胸外、脑外、泌外、小儿外科、创伤外科等多种高难度手术及治疗外科各类疾患。我院腔镜微创手术及介入治疗率先在我县开展。腔镜手术已广泛运用于普外、胸外、脑外、泌尿外科、妇科、五官科等多种疾患,介入治疗已运用于肺癌、肝癌以及妇科肿瘤的治疗,此两种微创技术均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广泛获得患者好评。 ☆妇科能治疗各种妇科常见病、疑难病、并能开展妇科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及介入治疗技术。 ☆五官科在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的基础上,2006年又增添新设备,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合作,开展了青光眼、白内障、斜视矫正、上睑下垂矫正、内翻倒睫矫正、鼻腔内囊吻合术等多种眼科疾病手术;耳鼻喉科能开展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声带息肉等多种疾病的微创手术,安全无痛苦,疗效显著。 公安县中医院开设的针灸科、按摩科、口腔科、皮肤科、肛肠科、男性科均具有专业特色。 公安县中医院社区服务科配备有专门的社区服务人员及社区服务访视车,到患者家中上门访视服务。 公安县中医院整体显现花园式风格,院内绿树繁茂、花草掩映、假山亭台、小桥流水、环境舒适怡人。 公安县中医院将以“病人至上,诚信待人,秉承中医,发奋图强”的办院方针,为了全县人民的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努力挖掘中医药宝库,以精湛的技术、高新的设备、优良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全心全意为全县人民服务,为公安经济发展作出我
预约挂号
-
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东西湖区医院)三级甲等
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创建于1958年,独居武汉市西北一隅,处在沪蓉、京珠高速公路的交汇点,毗邻银武高速公路的起点,107国道、武汉中环、武汉外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物流非常发达。区人民医院就座落在东西湖区的中心――秀丽的吴家山下,怀拥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区域中唯一一所集医疗、急救、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全区近50余万人民的健康保健任务。同时,我院也是武汉市首批“爱婴医院”,卫生部授予的“二级甲等医院”,是东西湖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也是东西湖区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吴家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东西湖区人民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87人,中高级职称200余人。医院开放病床360张,设有内、外、妇、儿、传、中医、五官等11个临床科室,放射、心超、检验等7个医技科室。院外设有2个门诊部和 5个社区服务站。 东西湖区人民医院近年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专科建设、设备投入和服务软环境建设。医院不仅拥有花园式的环境,还配有先进的进口医疗设备,如美国GE全身螺旋CT,百胜AU5彩色B超、杜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东芝500MAX光机,德国艾可松电子胃镜、腹腔镜,爱克发数字化成像系统(CR),可视化人流系统、利普刀等;以及按标准配置的ICU、CCU病房,建立了医院信息网络管理系统(HIS)。外科能开展脑外、胸外、骨外、泌外等较复杂的手术,内科在消化道出血、心血管、呼吸、血液、内分泌、神经等疑难重症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检验和影像诊断技术在同级医院居于前列。口腔正畸达到了市内专科医院的技术水平。中医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显著,在全市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中独具特色。我院分别与协和医院、亚心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同时还承担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长江大学医学院、江汉大学卫生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的临床教学实习任务。 东西湖区人民医院为了给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以开展“医院管理年”、创建“文明单位”、“品牌医院”等活动为契机,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同时向社会作出郑重承诺:拒绝接受患者及其亲友馈赠的“红包”、物品;拒绝收取各种开单提成;因病施治;执行院务公开、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执行患者住院“一日清单制”。 东西湖区人民医院为方便病人就诊,还推出了一系列的便民措施:门诊设立咨询服务台,并为残疾人和老人备有轮椅和拐杖,实行全程陪护导医;门诊大厅设有简易门诊;中午和夜间实行了内、外科医生联合接诊;对危急病人,实行先抢救后收费;门诊各科节假日、双休日照常应诊;对儿科病区整体迁移与门诊融为一体,方便夜间患儿就诊;急诊科中午和晚间增加了一名医务人员,以方便学生输液;各门诊、住院科室均安装了空调,为患者配备了针线包,一次性茶杯,开水器等。 东西湖区人民医院为加快医院发展,彻底改变医院住院部的就医环境,满足全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适应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拟投资4000余万元兴建一栋16000平方米的医院住院部综合大楼。该工程已破土动工,预计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这将是我院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决心倍加努力,以创造“技术精湛,服务一流,设备先进、环境优美、价格低廉”的医院为目标,以病人为中心,以社会满意为最高准则,竭诚为全区人民提供全天候、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医疗服务。
预约挂号
-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武汉十一医院)二级
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创建于1917年,有着90余年的辉煌历史,是一所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是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武汉市首批基本医疗救助定点医院、武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AAA级)定点医院、武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Ⅰ类)定点转诊医院、湖北省健康教育示范医院、武汉市交通事故定点医院、武汉市农民工孕产妇分娩定点医院、江汉区子女互助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江汉区社区医疗服务技术指导中心,并举办了一所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 医院现有床位477张,设有临床科室25个,医技科室7个,专家门诊16个,拥有专业技术人员621名,高职称人员64名,省政府津贴专家1人,市政府津贴专家1人,2人获“武汉市劳动模范”称号,2人获武汉市“我心目中的好医生”称号。 医院设备先进,有磁共振成像系统,螺旋CT,数字化摄影系统(DR),大型生化分析仪,三维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红外扫描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及腹腔镜、纤支镜、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纤维乳腺导管镜等各种窥镜。有全净化手术室、血液净化科、标准供应室、窥镜清洗中心、PCR实验室、重症监护室等重要部门和科室。医院住院环境优美,16层住院综合大楼设计新颖,功能齐全,每间病房均配有中心供氧系统、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及现代化的消防设施;有独立的卫生间、沐浴室及冷暖空调、液晶电视、电话、储物柜等设施。 医院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方针,遵循“团结、拼搏、创新、发展”的院训,按照“以质量为生命,以服务为保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的经营理念竭诚为老百姓健康服务。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