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凤县人民医院(来凤县医院)二级
来凤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11月,前身是来凤人民卫生所,1983年1月正式定名为来凤县人民医院,经过五十余年的不断创业,来凤县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来凤县人民医院占地面积44.5亩,房屋总面积3.5万平方米,就医环境优美舒适,开设病床227张 ,年门诊量达约12万人次 ,住院5000人次,拥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26人,中级技术职称116人,一批专家骨干分别担任省、州、县医学会的学术职务,使医院在全州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地位。医院设备在周边县市保持领先水平,拥有美国Sele螺旋CT、德国西门子彩超、日本潘太克斯电子胃镜、结肠镜、德国狼牌腹腔镜、输尿管肾镜,法国艾立—400全自动系列化分析仪、德国爱克发公司生产的25.0CR机、美国康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心电监护、移动C臂高频X机、血流灌流机等一批高、精、尖医疗设备。 来凤县人民医院能够开展重症心肺及脑血管疾病的抢救和康复,骨创伤及各种骨病的手术整形、关节置换、椎管狭窄手术、肝叶(段)切除,肺吓及纵膈肿瘤切除术,肾部分切除及肾上腺肿瘤除术,脑室腹腔分流及脑溢血微创手术,大面积烧伤的综合抢救治疗等。近几年来,医院高度重视医疗市场的拓宽,在武汉市一医院的对口帮扶下新开展腹腔镜手术、前列腺电切术等,并自行开展了无痛分娩、血液灌流等多项业务,开通了120急救,建立了体检中心,进一步满足全县人民对健康的需求。 来凤县人民医院坚持以科技兴院为本,以“全心全意为病人健康服务”为办院宗旨,树立“病人利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一、医疗质量第一、社会信誉第一”的服务理念,得到了群众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授予“二级甲等医院”、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
预约挂号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三级甲等
恩施州中心医院位于鄂西南历史文化名城恩施市,1998年10月5日,由原州人民医院和州民族医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恩施州唯一一所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现代化医院,湖北省三级优秀医院,湖北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武汉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和湖北民族学院教学医院,恩施州紧急救援中心,恩施州州直及各县市、重庆市黔江区、奉节县、巫山县、湖南省龙山县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医院下设中医部和西医部,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技术一流,服务周到,16层中医部综合业务大楼和33层西医部综合业务大楼是州内设施最完善、设备最先进和最具人性化理念的业务大楼。开设临床医技科室54个;开放病床1800张;云集全州42.3%正高级和 22.5% 副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医院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同级同类医院前列,有湖北省地市级医院“五小龙”之称。 医院十分重视专科和设备等“软硬件”建设,积极开展科研教学和新业务新技术引进工作。眼科中心、内科心血管中心、神经内科、肾病内分泌内科、普儿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心胸外科、肿瘤科、中医骨伤科、皮肤性病诊疗中心、康复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功能科等专科相继建设成为省、州重点专科;先后购进了美国GE 64排128层容积/电子束CT、荷兰飞利浦FD20 平板血管造影系统、美国GE Signa HDe 1.5T核磁共振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检验系统、美国瓦里安医用直线加速器、美国鹰视世纪波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美国GE全数字化摄片机(DR)、日本东芝螺旋CT、PV8000彩超、美国GEvivid 7pro全息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等总价值近2亿元的大型尖端设备;已全面开展肾移植手术、心脏直视手术、眼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心脏介入手术等现代先进业务。 医院党委和院部始终将新时期医院制度设计和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服务模式大转变,全面推进民族医药大发展”办院理念,确立了“发展医院、富裕职工、回报社会”办院宗旨,探索和总结出了“以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高科技的人才队伍、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为着力点,以医疗为主体,左手办企业,右手办学校”的“飞机型”跨越式发展模式。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省内卫生系统率先成功推行了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四大改革,建立了干部聘任制、全员聘用制、工资浮动制、奖金核算制、福利股份制、人才奖励制、经营薄利制、发展融资制、弱势群体扶贫制、富余人员内退制等“十大机制”,使我院迅速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理顺了发展思路,为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拓展事业发展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八九十”战略目标(即:职工收入是组建前的八倍、业务收入是组建前的九倍、固定资产是组建前的十倍)。目前,医院已建设成为湘、鄂、渝边区医疗技术中心。 自组建以来,通过改革创新,州中心医院建立起了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各种荣誉,院工会委员会连续多年一直保持了省级“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院党委书记、院长廖康恕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医院院长、全国优秀院长、全省优秀院长。 在医疗体制改革日趋深入的今天,恩施州中心医院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切实贯彻“医院为社会服务,医生替患者着想,医疗让群众满意”思想,努力寻找群众利益与医院发展之间和谐的接合点,勇于探索医院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创新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办法,以发展的眼光、理性的智慧和创新的勇气,最终实现“政府放心,群众满意,医院发展”的办院目标。
预约挂号
-
黄梅县中医医院(黄梅县中医医院)二级
黄梅县中医院始建于1958年,扩建于1975年。经过50余年的艰苦创业,尤其是近20年来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科室齐全、专科专病特色明显,集医、教、研和康复为一体的区域性中医药技术指导中心,湖北中医学院教学基地,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黄梅县中医院现拥有德国西门子亚秒螺旋CT机、美国GE彩超、日本阿洛卡630B超、日本柯尼卡CR、日本奥林巴期V—70型电子胃镜、国内先进的万向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口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血流变仪、血凝成仪、尿分析仪、脑电地形图机、C型臂X线机、麻醉机、自动洗片机、心电监护等万元,以上设备40多台套,病房配有闭路电视、卫生间、床头传呼系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就医环境。 黄梅县中医院坚持“中医为主,中西结合,注重特色,全面发展”的办院方向,设有骨伤一病区(关节专科)、骨伤二病区(脊柱专科)、肝病科、内科、儿科、妇产科、外科等七个住院病区、10个门诊临床科室、14个专家门诊、4个特色专科(骨伤科、针灸科、肝病专科、心脑血管病专科),开放床位180张,其中骨伤治疗中心已顺利通过省级重点专科中期评估,肝病专科系黄冈市知名专科,在鄂东地区享有盛誉。 黄梅县中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26个,中级医务人员121人,共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医学专著3部,3人次出国讲学并获国际金奖,现已取得国家实用新型医学发明专利6项。多次获县政府科技进步奖。 黄梅县中医院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兴院”的方针,奉行“病人至上,质量第一”、“面向农民群众,面向工薪阶层”的办院宗旨,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同时,加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急诊急救能力不断提高,急诊科24小时为患者服务,急救电话“0713——3330999”全天开通,救护车24小时待命,在本县境内免费接诊住院病人。实行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并制作选医宣传栏,医疗质星显著提高。
预约挂号
-
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广水第二人民医院)二级
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是鄂北老区一家县(市)级综合性全科医院,北临全国著名风景区河南鸡公山,东连革命老区大悟县,南接董永故乡孝感市,是连接穿城区而过的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的生命绿色通道。 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一座破庙十名医务人员起家。近50年来,在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在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爱护下,逐年发展壮大,医院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医院的发展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96年时,医院的固定资产仅160万元,走向了崩溃的边缘。96年以陈敬东为首的新一届院领导班子上任后,抢抓机遇,锐意改革,狠抓管理,克难奋进,医院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固定资产已达近3000万元。医院分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精谌、服务到位、管理科学,集预防、医学、教学、科研于一体,已成为鄂北地区人民防病治病中心。 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现有职工500余人,其中高、中级职称医务人员180人,设病床300张,临床职能科室45个,下设两个门诊部和一个国道急救中心。以内、外、妇、儿科为重点学科,以脑血管专科、口腔正畸专科、烧伤医学整形专科为特色专科。2003年,我院脑血管专科顺利通过了随州市卫生部门的评审,并被授予“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专业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名医荟萃,有一支以老带新、以中青年为主体、学有专长、技术特色鲜明、涉及学科广泛的临床、教学、科研人才队伍。 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科技兴院、文明行医、优质服务,以病人为中心,以社会效益为原则。与北京302医院、朝阳医院、天津市中心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等知名大医院建立了长期医疗业务联系,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来院座诊、带教,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全面开展了颅脑微创、五官、口腔、胸腔、腹腔、创伤、脊柱、矫形、妇产、肛肠、烧伤、整形等手术,高质量地开展了高难度的新技术业务。 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服务设施完善,诊疗环境优雅。拥有德国西门子全身CT、洗片机、500毫安电脑程控X线拍片透视机、激光治疗仪、仿生自动扩宫仪、妇科疾病治疗仪、电子阴道镜、美国超声波洁牙机、多功能牙科椅、光固化机、法国28项三分类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澳大利亚全自动生化酶标仪、全自动洗片机、B超、三导联心电图机、美国惠普彩超、长程心电图、高频电刀、麻醉机、手术显微镜、全自动呼吸机、血液磁疗平衡治疗机、心电监护仪、经颅多普勒、日本奥林巴斯V70电子胃镜、小儿脉冲微波治疗仪、全自动洗胃机、电动牵引床等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00多台套,配备救护车3辆。设有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各类急救治疗室和监护病房及现代化手术室。推行整体护理,提供宾馆式服务。门诊大楼雄伟壮观,住院小区硬化、绿化、美化到位,仿古建筑群舒适典雅、赏心悦目。 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每年承担各类专业实习学生150余人、进修生50余人的临床带教任务。1996年以来,开展新业务技术200余项,科研成果6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2003年,我院外二科的食道、贲门癌根治术中带蒂大网膜、纵隔膜的应用和脑血管专科的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清除技术荣获广水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外一科的脊柱骨折Dick内固定术荣获广水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96以年来,医院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多次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卫生服务先进单位”、“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安全文明单位”、“物价信得过单位”、“药品质量管理信得过单位”、“消费者满意单位”,先后被授予“随州市文明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等等。 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雄鹰展翅凭翱翔,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已奋力崛起;大鹏腾空任遨游,在医疗改革的进程中必将再创辉煌。
预约挂号
-
随州市中心医院(随州中心医院)三级甲等
随州市中心医院位于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巍巍大洪山下,悠悠涢水河畔。1904年,英国牧师李春华夫妇在县城福音堂设立药房兼诊所;1928年,在福音堂筹建了“随县普爱医院”;1949年10月在此基础上组建“随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60年2月更名为“随县人民医院”;1984年,随州县、市合并,更名为“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随着地级随州市的设立,再次更名为随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6月,被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授予“三级甲等医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地级随州市的设立,医院迈上了健康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救护、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湖北医药学院的附属医院暨第五临床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与意大利罗马圣菲利普纳里医院缔结友好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爱婴医院等称号。 医院下辖龙门院区、季梁院区、文帝院区(在建),总占地面积16.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87万平方米(不含文帝院区在建医疗区),下设白云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管随州市紧急救援中心,总资产11.08亿元。医院开放病床1500张,设有45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13个行政管理科室,7个业务管理科室,7个后勤管理科室。年门急诊服务74.49万人次,出院病人5.39万人次,手术2.75万人次。 全院现有在职员工2061名,其中卫技人员1665人,有高级技术职称349人,中级技术职称454人,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292名。有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卫生部先进工作者3人,湖北省劳动模范1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3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湖北省“百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省、市政府特殊津贴15人,国家、省、市级学会任职134人。 医院设备先进,配置合理,拥有3.0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伽玛刀、直线加速器、直接数字化X光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彩色多普勒B超、高压氧舱、电视手术腹腔镜、电切镜、体外震波碎石机、人工肾、电子胃镜等先进诊疗设备,并设立了ICU、CCU病房,设备总值达3.31亿元。 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三年来,医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立项课题28项(包括省科技厅立项课题9项、省卫生计生委立项课题8项、省教育厅立项课题11项),校级立项6项,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随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项,随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4项。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26篇,主编出版医学和管理专著63部。 医院以湖北医药学院第五临床学院为依托,狠抓教学工作,现有专、兼职教师3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开设5年制临床医学、4年制护理学、医学检验、康复医学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143人,硕士研究生9名,留学研究生3名。设有1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高水平科研平台--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是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湖北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 医院重视专科建设,临床医学、护理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输血科、疼痛科、中医肾病、普通外科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学影像科、耳鼻咽喉科、护理、胸外科、产科、妇科、肾病内科、医学检验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疼痛科、骨科、感染性疾病科、儿科、老年病科、临床药学、超声影像科、普外科、输血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科、血液病科、眼科、消化内科、中医肾病科、麻醉科、精神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呼吸内科等32个科室被评为“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心胸血管外科、介入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肿瘤科等专科特色突出。以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置换、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血管内支架、脑血管瘤的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瘤及支架植入术、心脏介入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均为本地区独家开展,已成为临床常规治疗手段。 医院坚持“依法治院、质量强院、科技兴院、文化建院”的办院方针,恪守“传承神农医道,仁爱奉献为本”的医院院训,履行“服务社会,促进健康”的崇高责任,坚持“普济众生、精诚至爱”的服务理念,培育“严谨、奉献、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树立“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核心价值观。倡导“传承文化、感恩文化、赶超文化、廉洁文化”等四大文化体系,借力炎帝神农故里这一世界级文化名片,响亮提出“寻根炎帝神农故里,问医随州中心医院”的品牌文化,着力打造国内知晓、省内知名的区域医疗中心。
预约挂号
-
咸宁市妇幼保健院(咸宁妇幼保健院)三级
咸宁市妇幼保健院是市非营利性公立医疗保健机构,占地5980平方米,业务用房2756平方米,床位30张,承担全市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计生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妇幼卫生信息任务,是全市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98年省卫生厅授予的爱婴医院和市定点的医疗保险和温泉城区婚前医学检查单位。 咸宁市妇幼保健院一直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办院方针,坚持“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服务宗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近几年来,在院领导班子的齐心协力,努力拼搏下,院内取得了很大的变化。全院形成了一个以保健指导临床,以临床推动全局的工作模式。目前舒适的就医环境、温馨的医务人员、质量可信靠的技术、价格可比的优势、先进的医疗设备,深深吸引了广大患者。 科室设备(妇产科、内科、儿科、外科、耳鼻喉科、康复科、保健科及相关的医疗辅助科室);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5个(其中副主任医护师9人,占全院医务人员的20%;主治级医护师14人,占全院31%):本科学历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11%,本科在读3人;大专学历20人,占全院44%:中专学历14人,占全院31%,医疗技术力量精干;添置了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如:新型萤光阴道镜治疗仪、酶标仪、B超仪、X光机、乳照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微量元素检测仪等。维修改造业务用房,设立母婴同室病房,为了广大的患者能有较为舒适的住院环境,每个科室还配备了空调、热水器等。 为了今天的成绩保健院的领导职工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以往只是为数不多的门诊病人、全年没有住院病人、无一例外科手术病人、医疗服务项目单一的情况下,院领导首先抓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强调爱岗奉献精神,加强民主监督作用,开展警示教育;克服重重阻碍大胆试行院改革管理方案,摸索出一套适合本院的管理路子,在科室设岗、人员安排、工资分配上都实行了新的尝试,并取得了明显成绩;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号召狠抓行风建设,行风建设是单位生存的根本,只要常抓不懈才能在群众中有好的口碑,他们对群众放映大的问题及时处理,针对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赢得群众的最终信任;大胆引进人材,撑起科室梁柱,带动科室人员开展业务;注重人材培养,鼓励学术探讨,奖励医学撰稿,近几年共选送10名医务人员到一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各种学习班几十种;重点抓医疗质量,定期组织业务学习;看准契机发展妇幼医疗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先后开设了二门诊部和社区服务站,把具有妇幼特色的医疗保健项目深入民心。
预约挂号
-
咸宁市中医医院(咸宁市中医院)三级
咸宁市中医医院 创建于1981年9月,原名咸宁地区中医医院,1994年10月从咸安大畈村迁至现址,1998年更名为咸宁市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于一体,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三级中医医院。在桂花西路和笔架山路分别设立两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全市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人寿保险、泰康保险、平安保险等商业保险医疗定点单位。 医院占地面积33亩,房屋建设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2.6万平方米,开设病床200张。 医院现设有急诊、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西医内、外、妇产、口腔等十四个一级临床科室和肝病科、康复科、中风科、糖尿病科、支气管炎哮喘病治疗中心、不孕不育六个重点专科以及放射、检验、功能检查、药剂、手术等医技辅助科室。肝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十一五”项目建设专科,康复科为省重点建设专科,糖尿病为市重点专科,中风病专科为市重点建设专科,支气管哮喘中心、肾病、胃肠、不孕不育为医院重点专科。 医院现有职工23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6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2人,省知名中医1人,“鄂南名中医”2人。在对肝病、中风、支气管哮喘、不孕不育、肿瘤及疑难杂症等病症的治疗上独具特色。病员遍及全省,国内并辐射港、澳地区。 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的基础上,注重学术理疗探讨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完成肝病、不孕不育项目的科研课题2项,并通过了省、市专家的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医院设备完善,检测功能先进,拥有CT、影像增强遥控电视透视机,全自动生化、血液分析仪,彩超、电子胃镜、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肝病科肝病治疗仪,康复科三维自动牵引床、中药薰蒸床,中风科减重踏车运动训练仪、康复训练床、助行器训练阶梯等治疗设备及全自动中药制剂生产、中药煎药灌装等制剂设备。能为病人提供准确完备的各种类检测与诊断。 医院6000平方米住院大楼,宽敞明亮,环境舒适,平均病床使用面积超过20平方米,每间病房配有自动呼叫应答系统、空调、电视、卫生间及浴室,高干病房按标准配有衣柜、冰箱等设施。新建1.6万平方米病房综合楼是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是国家第四批扩大内需项目,是咸宁市政府2009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新病房大楼2011年10月峻工并交付使用,增加病床300张。 医院领导班子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以患者的健康需求为目标的服务理念,以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出发点,以专科建设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线,确立了以质量兴医、名医强院、服务先导、市场开发、项目支撑和文化推进战略为指导的兴医强院的奋斗目标。在全员能力建设中跨越,在医院改革深化中走强,在服务的性价比差异化中做大。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医院领导班子坚持依法办院,以德治院、科学理院、科教兴院、科技强院的方针,充分发挥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湖北省中医医院“医教结合、资源共享”的优势,建立密切友好的技术合作关系。近几年还获得咸宁市市直机关党委“文明单位”、咸宁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咸宁市“宣传战线先进单位”、咸宁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咸宁市“全市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咸宁市“物价诚信单位”、 咸宁市“市直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等殊荣。 “高效、优质、低廉、关注民生、服务大众”是医院办院宗旨。打造“平民化医院”、建设“惠民医院”是医院的办院方向。“热心服务、耐心解释、精心诊治”是医院的服务准则。
预约挂号
-
通城县人民医院(通城人民医院)二级
通城县人民医院位于风光旖旎的幕阜山下,湘鄂赣三省的交汇处,有一座花园式的二级优秀综合医院,这就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文明单位”。 通城县人民医院占地面积 110 亩,建筑面积近 5 万平方米。开放床位 320 张,固定资产过亿元。年门诊 26 万人次,出院病人 2 万余人次,手术 5000 余例,年业务收入 7000 万元。 通城县人民医院有高级职称专家 77 人,有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专家及硕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医院科研氛围浓厚,近几年开展新项目 70 余项,在各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800 篇,译文 70 余篇。主编出版了医学专著 12 部。有 6 项科研课题通过省级鉴定,分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专科建设日新月异,其中心血管内科、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被评为市级重点专科。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持续保持强劲上升态势,连续 6 年在咸宁市医疗质量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外埠就诊患者占全院工作量的 30% 以上。 通城县人民医院管理科学、严谨,各项制度健全,理念先进。全面实行了信息微机管理及电子处方。多项设施设备在湘鄂赣毗邻地区处于领先水平,配置了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 1.5T )、螺旋 CT 、腹腔镜、 CR 、 C 臂、电切镜、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肠镜、人工肾、多人高压氧舱等大型设备 100 余台(件)。装备了中心吸引、中心给氧、床边呼叫和冬季水暖供暖四大系统。 通城县人民医院始终坚守“关怀、服务”的理念,秉承“诚信、仁爱、务实、创新”的院训,高扬“为人民奉献、为事业创新、为团队进取”的旗帜,向着建设“成为湘、鄂、赣三省周边地区现代化医院”的目标,扬帆奋进。
预约挂号
-
荆门市妇幼保健院(荆门妇幼保健院)二级
荆门市妇幼保健院(荆门市妇女儿童医院)位于象山二路8号,地处浏河岛畔,交通便利、环境清幽,始建于1981年,全院共占地13992m2,业务用房面积9003m2,资产总值20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854万元,编制床位200张。现有在职职工19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1人,中级职称57人。 荆门市妇幼保健院内设:电梯、中央空调、闭路电视、床头呼叫系统等一流设施,开设妇科、产科、儿科、内科、外科、乳腺病专科,糖尿病专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手术室、检验科、病理科、遗传室、超声诊断科、放射科、药剂科等二十余个医疗保健诊疗科室。 荆门市妇幼保健院设备:实时三维彩超、三晶片腹腔镜、超声刀、利普刀、阴道镜、自凝刀、红外线乳腺扫描仪、钼靶乳腺机、微波治疗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新生儿暖箱、经皮胆红素测定仪、血铅检测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生化分析仪、微量元素测定仪、血凝仪、X光机等。 业务介绍:走科技兴院之路,以保健为中心发展临床,是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健教、信息管理于一体的专业妇幼卫生机构,承担全市城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工作,对掇刀、沙洋、东宝、京山、钟祥等区域妇幼卫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全市“三级”保健网络管理,承担全市孕产妇急救工作和艾滋病母婴阻断的督导工作。 妇女保健科:妇女疾病普查普治,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的筛查。乳腺科: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长足之处,开展乳癌根治术、保乳术;儿童保健科:城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集体儿童体检、儿童生长发育检测和指导,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儿童营养评价,感觉统合训练、智力测试、儿童铅中毒查治,微量元素检测;产科:腹膜外剖宫产、高危妊娠诊治、无痛分娩、术后镇痛; 妇科、外科:腹腔镜开展妇科、外科疾病手术,无痛人流、复杂性子宫全切、输卵管吻合、妇科肿瘤根治,胃、胆、甲状腺手术;儿科:儿童常见多发病诊治、新生儿急救 、新生儿黄疸、吸入性肺炎、低体重儿治疗、儿童哮喘、小儿肾病诊治。 服务亮点:成立病友服务中心,24小时免费接送孕产妇,实行进院和出院全程陪同;儿科童趣化布置,设立儿童活动室,消除儿童治病恐惧心理;产科设温馨病房,实施“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成立母子俱乐部,宣导科学育儿知识;儿保科设立婴幼儿抚触游泳中心,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妇幼保健院蓬勃发展,多次被省卫生厅授予“卫生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妇幼保健院”、“创建爱婴医院先进单位”,被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授予“爱婴医院”,被省物价局、省质监局评为“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是国家级爱婴医院,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前进中的妇幼保健院将始终坚持“建地区一流妇女儿童医院,保一方妇女儿童健康”的宗旨,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搞好格局建设,促进全市妇幼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预约挂号
-
湖北省钟祥市中医院三级
钟祥市中医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钟祥郢中古阳春台。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综合型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湖北省示范中医医院、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医院占地面积35631平方米,固定资产1.3亿元,设备总值4224万元,开放病床680张,年门诊量2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6万人次,年手术量3000余台次。<br><br> 医院设有内、外、妇、儿、康复、急诊、口腔、五官、皮肤、肿瘤、神志等18个临床医技科室,14大临床病区及ICU病房。有康复、脑病、骨伤、肝病、肾病、糖尿病、妇科等中医特色专科,在荆门地区乃至省内享有很高声誉。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高级专家62人,硕士研究生5人。能常规开展普外、脑外、胸外、骨外、泌外、肿瘤、妇科、产科、腹腔镜及臭氧微创等各类手术。<br><br> 医院设备精良,拥有1.5T磁共振、16排CT、DR、CR、乳腺钼靶X线机、数字胃肠机、彩超、电视腹腔镜、钬激光、阴道镜、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血液透析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臭氧微创治疗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现代化诊疗设备100余台(件),为临床各类疑难疾病的诊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br> 医院环境优美,现有二栋七层现代化住院楼,布局合理、温馨舒适。室内配有电梯、中央空调、有线电视、安全监控系统、三中央、太阳能热水、卫生间、微波炉、洗衣机、壁柜及可升降病床等,为病人提供了便捷的就医环境;室外,一年四季更是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小桥流水、鱼跃鸟鸣,是病人康复休闲、感受阳光的好去处,有“宾馆式医院”、“花园式医院”之美誉。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