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正骨医院(广州正骨医院)二级
广州市正骨医院(广州市越秀区正骨医院)是医保、工伤定点医院、公费医疗专科医院(所有广东省、广州市、市属各区公费医疗病人均可在本院就诊),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创办于1959年3月,是一间富有中医特色的骨伤科专科医院。近年医院自筹资金兴建了新的业务大楼,现医院已经拥有业务用房11800平方米,为广大病患者营造舒适的诊疗环境。 越秀区正骨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齐备的专业人才,医院员工340人(取得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50人,博士3名,研究生13名),为向病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我院设有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能满足四台手术同时进行)、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康复理疗科等临床科室。门诊部开设常见病诊室、24小时急诊、专家诊室、骨折诊室、疼痛专科、骨质疏松专科和运动创伤专科。住院部拥有235张病床,分为四肢创伤病区、髋关节专科病区、脊柱专科病区和新开展的运动创伤病区。医院日均门诊量达1440人次,年住院人数达6114多人次,病床使用率在99.8%。 越秀区正骨医院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经营理念,坚持中医骨伤科特色,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引进先进设备,如:先进的X光机、全自动生化检验仪,关节镜和椎间盘镜,手术室安装了层流消毒设备,医院电脑化管理系统等。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医院还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在继承和发扬中医骨伤科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手法整复技巧,以手法整复难度较大的关节内骨折及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等常见骨折,取得满意的效果。在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和理伤手法运用方面得到广大患者和同行的好评和肯定。医院开展的(肩、肘、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椎体融合术、颈椎骨折内固定术、颈、腰椎间盘摘除术、颈椎结核摘除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项目,使医院的医疗技术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越秀区正骨医院坚持开展科研活动,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其中“推按手法整复肱骨小头骨折”在2001年定为广州市“1357”工程重点建设单位。被誉为具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四肢骨干骨折功能锻炼操研究》被省中医药管理局鉴定为“国内先进”的科研项目。其他省、市、区科研立项项目还包括:《丹参和骨松宝联合应用对骨质疏松骨折血清钙素、尿脱氧吡啶酚影响的临床研究》(1998年)、《自体髂骨骨膜游离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2000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血清骨钙素、尿脱氧吡啶酚浓度变化临床研究》(2001年)、《三维正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2001年)、《术中椎管造影对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复位减压的意义》(2001年)、《经椎板间隙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2年)、《“远红外胶贴”(膝痛宁)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临床应用研究》(2003年)、《老年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和中医药治疗的社区调查》(2004年)、《健肾方冲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骨代谢的影响》(2005年)、《对长骨骨折患者中西医结合食疗的效果及临检、卫检研究》(2005)、《健肾中药对软骨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2005年)。正骨医院献方研制的“701跌打镇痛膏”行销国内外。医院自行研制生产的“创伤活络油”、“万应理伤膏”、“万应伤痛贴”、“膝痛宁”、“跌打油”、“跌打酒”等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并深受国内外患者的欢迎。 越秀区正骨医院一直是广州乃至整个华南地区著名的骨伤科专科医院,为基层和港澳台地区的多家公立、私人医院培养过众多的中医骨伤科专业医师,为广州市卫生学校、越秀区卫校承担过临床见习、实习教学任务,并于2007年成为南方医科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目前还不断为高等医学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提供毕业临床实习的机会。
预约挂号
-
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三级甲等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是该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国家临床药理试验机构、上海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单位、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和上海市文明单位。医院设施完备、设备先进、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一贯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提高医疗质量与培育医疗特色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正向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的目标迈进。医院占地62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1080张,万元以上设备1233台,拥有1.5TMRI、16排螺旋CT、带PET功能的单光子双探头可变角ECT、DSA,以及直线加速器等大型设备。现有职工1400余名,医生人数5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160名,医师队伍中博士、硕士学位者占40%,并拥有国家级和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中国医师奖获得者等一批高水平专家。医院目前在医疗特色与学科建设等方面已呈现了较强的优势,形成了以心血管内科、骨科和消化内科为重点的优势学科群,及以精神医学科、影像医学科、妇产科和小儿科为代表的特色专科群。同时,为配合区域医疗卫生规划的要求,与各社区卫生中心形成良好的双向转诊关系,承担了周边地区的一、二级医院疑难重危病人的会诊、指导、培训等一系列医疗任务,在上海市西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医院承担了以五、七及八年制本科生教育为主和硕博士研究生培养为重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同时与德、法、美、英、日、澳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几十家大学和医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拥有内科学、外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基本涵盖所有临床、医技学科;拥有了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及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成有上海市和同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了"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和"临床医学实训中心"等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示范基地。医院坚持科教兴院,于2001年成立了"医学科学研究所",下设有"中心实验室"和"动物实验中心"等公用实验平台,同时建立了"人类疾病基因实验室"、"性医学实验室"、"医学功能材料实验室"、"心理生理研究室"和"心脏康复研究室"等一系列研究平台。2006年优先规划建设了科研楼和动物实验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医院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上海市第八届科技精英、上海市医苑新星、上海市启明星和曙光学者等一大批科技精英;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创建于1907年的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同济大学以医科建校,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岁月更迭,斗转星移。今天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于1991年建成开诊,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位于上海市区西北部,紧邻内环线和外环线,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怡人。医院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现有病床1080张,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和正副教授157人,门急诊诊次115万,出院病人超过2万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医院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拥有磁共振、螺旋CT、带PET功能的单光子双探头可变角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许多海内外优秀学子和著名学者加盟医院,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已形成心血管内科、骨科、胸心外科、肝胆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颅底)外科、内分泌科、小儿血液科、精神医学科、妇产科、检验科、康复科、皮肤与性病科和医学影像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学科。医院依托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同济医院作为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着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国家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任务,每年向全国输送数百余名高级医学人才。医院主办的《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杂志(英文版)》等学术刊物发行国内外。医院与德、法、美、英、日、澳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几十家大学和医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关系。医院为了加快学科建设,在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傅继梁教授和医学院院长胡大一教授的领衔下,在多学科交叉、整合发展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建成了"冠状动脉疾病现代干预诊治中心",年内还将推出融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脑血管介入放射诊断治疗学、康复医学、心身医学、流行病学为一体的"脑
预约挂号
-
上海市东方医院三级甲等
我们的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始建于192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南北两址,分别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世博园区,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000张。 我们的中心: 眼部整形美容中心是上海东方医院重点科室之一,是具安全整形理念的技术精湛、设备、人才实力雄厚的医疗美容整形机构。中心秉承三甲医院的质量水准、结合国际化管理服务体系,下设整形美容中心 / 注射微整形中心 / 皮肤激光美容中心 / 畸形修复中心 / 中欧整形技术交流中心,为广大爱美女性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服务和安全塑美体系。安全低事故,在业界享有较高口碑。 我们的规模 中心坐落于上海市上海浦东新区即墨路150号,诊疗面积160000平方米,采用全套环保装饰材料,环境舒适典雅。五个专业诊疗中心,不同规格的住院休息室,可满足不同需求的求美人士。医疗设备总价值 数千万,独创“医美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打造一体化联合诊疗服务,让您安全和效果更! 我们的结构 一个高级公立机构:医学美容整形中心; 两个诊疗区:“医学美容整形中心”和“健康管理体检中心”; 三个世界高端美容激光厂家(美国科医人、以色列飞顿、美中互利)中国区临床教学培训基地; 四个荣誉机构:上海市涉外定点医疗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教学点,微笑列车唇腭裂矫治项目定点医院; 五个中心:整形美容中心 / 注射微整形中心 / 皮肤激光美容中心 / 畸形修复中心 / 中德整形技术交流中心 我们的团队 中心汇集了中国整形界先进、激光美容全国美学设计组、微创精雕权威等一批技术精湛的国内整形精英。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数十名,一支以博士和硕士为主体的专业整形外科、注射美容、激光医学、毛发移植、口腔美容专业医疗队伍,作为上海市涉外定点医疗机构,重视科技创新,积极开展与国际高端整形美容机构和权威美学设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且与韩国首尔大学形成战略联盟,长期邀请韩国、美国、台湾、英国等国际著名整形美容美学设计进行学术交流会诊。 我们的力量 中心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0名,中级职称人员15名,博士学历5人,硕士学历2人,国内外特邀知名美学设计10余名;医生中硕士、博士以上学历人员占80%以上,护理人员全部为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 我们的科研 中心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拥有国家多项专利技术,如“微创内窥镜动感隆胸”“神经阻断法瘦小腿”“360°环周/浅表吸脂塑形减肥术”“内窥镜除皱”“5S个性化鼻雕“ 等。且2013年5月26日由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委员会授权,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隶属医院-上海东方医院医学美容整形中心承办的‘2013·内窥镜与微创技术在整形美容外科中心的应用与推广暨鼻微整形学习班’,在上海东方医院核磁共振三楼学术报告厅正式开班授课。 我们的理念 恪守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追求好”的高标准要求,秉承“安全诚信,健康塑美”的服务理念,时刻牢记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将顾客的安全和健康作为美丽的追求,以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为核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细节,为顾客再塑好人生。
预约挂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始建于1886年,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今天的医院分为崇文门院区和亦庄院区,现有职工3600余人。医院设有64个临床和医技科室,编制床位1759张,2019年年门急诊量290.2万人次,出院人数10.9万人次,手术人数8.1万人次。 我院以医院综合医疗为主体,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为附属科研机构,形成 “一院三所”发展格局,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国际交流五位一体的医疗科研联合体。眼科、耳鼻咽喉科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变态反应(鼻过敏)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眼科学为国家级中医重点学科。 医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国家科技合作基地2个。医院是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和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组长单位,设有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合作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作为国际眼库协会会员单位,设有北京同仁眼库。 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1名,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名,荣获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0人,北京学者4名,青年北京学者2名。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医院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和耳鼻咽喉科学院设在医院内。医院现有研究生学位点28个,其中博士学位点13个;硕士研究生导师163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67名,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6个。改革开放以来,医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38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23项。2018年医院名列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第36名,眼科、耳鼻咽喉科及变态反应科名列《2018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第2名。 同仁医院历经百余年发展,几代同仁人秉承“精诚勤和”的院训,弘扬医院深刻的文化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医院作为北京市属公立医院,按照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对我院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进行认真规划与布局。同仁人将继承和发扬百年同仁优良传统,苦练内功,精于内涵,不忘初心,创新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院型医院而奋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0年8月10日
预约挂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国际交流五位一体,是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全国心血管领域处于领军地位。近年来,坚持“强专科,大综合”的办院理念,专科特色突出,多学科综合实力强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北京安贞医院成立于1984年4月,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9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成立于2014年,前两者均由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奠基人吴英恺院士所创立,“一院两所”为一个全方位联合体。目前医院占地面积7.65万平方米,年医院收入50余亿元。现有职工40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50余人,住院编制床位1,500张。设有10个临床中心、29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年门急诊量270万人次,手术超过4万例,其中心内外科手术双双破万,疾病难易程度CMI值始终居于北京市医疗机构前列。多年来,医院全体职工秉承“公勤严廉”的院训,弘扬传承吴英恺院士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出色完成应急医疗、支援西部地区、国际医疗援助等重要任务,国家卫计委授予安贞医院援几内亚医疗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多次获得首都卫生系统文明单位称号,先后培养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一批优秀医务工作者。 医院为首批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符合国际标准(ISBER)的国家和北京市心血管疾病临床样本资源库,是首批获得器官移植诊疗科目资质的医疗机构之一,心血管内、外科手术例数名列全国综合医院第一,国内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围绕优势学科,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承担中法急救与灾难医学合作中心、北京市妊娠合并心脏病转会诊中心任务,已形成以心血管病学为核心、多学科联合发展的综合学科群,为各类合并心脏病的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综合影响力评价,安贞医院位列第41名,心血管病学位列第2名,心血管外科位列第3名,共有12个学科进入各学科影响力的前100名。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16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安贞医院排位第37名,心血管病排名第3,心外科排名第2,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医院坚持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作为北京市科协首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12位院士为特聘专家,现有“北京学者”3人,二级教授12位、长江学者2名、海聚人才9名、政府特贴专家12名、 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选4名、省部级突贡专家7名、215工程领军人才5名及学科带头人9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名 、十百千工程“十”层次人选5名及“百”层次人选20名等,每年资助优秀青年业务骨干出国研修。医院努力实现由规模效益型向学院型医院转型,是首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现有首都医科大学17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5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6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5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为独立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0名。国家级诊疗培训基地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首批成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15个专科基地,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工程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工程中心2个。连年举办长城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搭建良好学术交流平台。 新的时期,全院职工将继续秉承“公勤严廉”的院训,团结奋斗,努力朝着建设“三个一”,即建设“一家以治疗心肺血管为特色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一个国家级的区域医疗中心;一个国家心血管疾病医学中心”的总目标迈进。
预约挂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第二炮兵总医院)三级甲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原二炮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医院。现为第一、二、三、四军医大学临床教学医院,武汉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北京市首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单位”、“首都军民共建先进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专业学科齐全:医院设4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展开床位700余张。其中成熟的肝移植技术打开了器官移植的先河,如今,数十名患者均已康复回家,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血液肿瘤科开展的处于国内最新技术的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方法,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它的特点在于:预处理新,病人反应小,适用范围比较广。一些年龄大和身体状况差的患者可以接受这种移植方式。而且对移植和治疗环境要求降低,可以在普通病房进行。泌尿科开展的肾移植技术稳定成熟,并且第一个在国内完成了夫妻间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至今状况良好。骨二科的断指肢再植技术已处于国内、军内领先水平。对外伤造成的各种骨缺损均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曾为下肢短缺10厘米的车祸患者进行过复杂的自体腓骨和异体胫骨移植及血管吻合手术。拥有国内唯一一台能检测核素内照射的S2275型肺及全身扫描计数仪。能够测量核作业人员体内放射核素种类、剂量和沉积部位,为核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对内照射放射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预约挂号
-
北京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76年,是一所由北京大学、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共管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设有35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10个基础研究科室,4个基础平台科室,开放床位801张。全年门诊量75万人次,年收治病人9.6万人次,手术1.7万例。医院职工近2600人,在编职工中正高级职称152人,副高级职称253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肿瘤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肿瘤科、病理科)、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胃癌防治中心、乳腺癌防治中心、影像介入治疗中心、超声诊断中心)、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科暨老年肿瘤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北京学者工作室2个,是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抗肿瘤新药及新技术研发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首批示范性研究型病房、科技部抗肿瘤新药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单位。被国家卫健委授予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国家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试点单位;是唯一承担北京地区癌症发病登记与生存统计,并向政府及WHO提供数据的中心。是北京抗癌协会、北京癌症康复会的挂靠和依托单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现有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自建院以来先后有4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11人获突出贡献专家,42人获政府特殊津贴。现有教授43名、副教授8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59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9名。 医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胃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头颈部肿瘤、骨肿瘤、软组织与腹膜后肿瘤等各种肿瘤的诊断、综合治疗和转化研究。其中胃癌防治体系方面的研究两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所建所以来,在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常见主要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胃癌、食管癌高发区现场的预防干预研究等领域均有创新与领先的成绩,在国内外颇具影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全国肿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医学教育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以及进修生、职工的继续教育。每年定期举办全国临床肿瘤医师进修班和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性学习班。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许多国际知名肿瘤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不断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参观、考察、讲学,进行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医院也不断有科研、临床、医技专业人员出国访问、进修、短期工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建设患者首选的国际化肿瘤集团中心为自己的发展愿景,坚持内生式发展、外延式增长两个发展方向,实施国内前列、国内顶尖、国际知名三个发展阶段,采取过硬的品牌学科、优秀的管理团队、顶级的专家队伍、人性化的医院文化思想四项发展措施,让每一位肿瘤患者在就医中获益。
预约挂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三级甲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西钓鱼台,东侧毗邻高耸入云的中央电视发射塔和碧波荡漾的玉渊潭公园,西南侧环绕着清澈蜿蜒的昆玉河。目前,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医院始建于1950年5月,1956年10月25日正式开院,是新中国军事航空医学的发源地。主要承担空军飞行人员航空病、常见病诊疗防治研究及医学鉴定任务;承担预备航天员的体检选拔任务;承担空军部队及联勤部队官兵的健康保障和疾病救治;还面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目前实际展开床位1000多张,拥有高端诊疗设备总价值6亿多元。年门诊量200多万人次,收治量约4万人次。患者诊疗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患者综合满意率达到98%以上。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拥有5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皮肤科、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科、中医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专科、专病中心,1个全军皮肤病研究所,8个全军医学专科、专病中心,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全军临床药理基地,设有飞行学员医学选拔中心及一批特色学科。 医院专业人才璀璨,现拥有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空军首席专家1人,空军级专家13人,高层次科技人才75人;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近400人。医院是空军军医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医院11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20多名;博士、硕士联合授权点34个;在站博士后10余名,在院研究生、实习生、进修生及住院医师600余名,已成为军队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 医院积极追踪医学前沿,开展了肝、肾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眼角膜移植等多器官移植应用研究;半相合骨髓移植、干细胞移植临床研究;三维适形定向放射治疗肿瘤应用研究;纤维内窥镜技术应用研究;各种激光治疗技术应用研究;飞行员飞行心理指导干预;以及腹腔镜、关节镜等各类介入微创技术等。圆满完成航天 “921工程”、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和首批女预备航天员的初选任务。一批临床航空医学项目成功立项或获奖,成功开展2项军队“十二五”后勤重大科研项目,1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年来,共获得各类科研奖项735项,高等级奖励88项。“十二五”以来,承担在研国家、军队及北京市重点课题110余项,获得军队和北京市三等奖以上科研成果36项。医院还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以及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医院始终把为部队服务放在首位,在确保部队官兵诊疗的同时,每年组派医疗队深入边远基层部队开展巡回医疗、技术培训和对口支援。圆满完成抗美援越、国庆60周年大阅兵、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等卫勤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98抗洪、抗击非典、奥运安保、“心蕾工程”等医疗救援保障任务。 医院秉承德技双馨的价值追求,“精益求精、满腔热忱”的主题院训深入人心,先后涌现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 ”“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蔡瑞康”等模范群体和先进个人;干部病房荣立集体二等功,9人荣记个人二等功;10余人获得全国、全军表彰;5人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6人当选为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代表,1人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医院被评为“全国百强医院”“2011年改革创新医院”“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全军优秀医院”“军队研究型医院示范单位”,医院党委多次被空军党委评为师旅级先进党委。 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在全面建设现代空军卫勤的火热实践中,空军总医院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忠诚使命,优质服务,不断超越,让美好的明天更加辉煌和灿烂!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