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
中山市人民医院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坐落在莲峰山麓,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研究生教学基地、广东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医学教育基地和广东医学院的临床学院。先后荣膺“爱婴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卫生部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医院占地面积8.1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69万平方米。院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舒适。拥有员工2707人,其中高级职称432人;博士学历79人(不含在站博士),硕士34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1人,中国医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独立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全国第一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地级市医院,引进培养博士后科研人才共86人。医院各类学科齐全,开放床位2000张(包括康怡特诊中心床位130张),45个临床医疗科室,13个医技科室,78个专科门诊;拥有大批现代化医疗配套设施,如256层螺旋CT机1台、MRI机2台、直线加速器2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角膜地形图仪等。附设有中山市急救中心、中山市肿瘤研究所、中山市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山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山市老年医学研究所;拥有口腔分院、莲峰门诊等分部。2015全年总诊疗人次达329.65万,出院人次9.2万,全院手术及操作人次6.27万。 医院坚持科技兴医的发展战略。2001年成立了器官移植中心,心脏移植、肝脏移植、肾脏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及异基因)、异种胰岛细胞移植、角膜移植等技术蓬勃发展,经卫生部评审我院成为国内唯一获准可同时开展心脏、肝脏、肾脏移植的地级市医院。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2007年亦通过卫生部准入评估,成为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定点医院。2012年通过评审成为卫生部脑卒中防治重大项目基地医院。附设于医院的中山市肿瘤研究所,被评为“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连续多次参加鼻咽癌国家攻关课题。拥有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血液内科、普外科、急诊科、内分泌科、检验科、口腔科、胸外科、肿瘤科、眼科等11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检验医学中心通过国家认可委ISO15189医学实验室评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中心顺利通过卫生部评审,并与法国国际盆底康复学校合作成立国内首家中法联合盆底康复培训中心。心血管内科等8个临床专业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获得此资格的地级市医院。 2015年共获得各类科研基金114项,资助金额达206万元,包括国家自然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课题5项、中山市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3项、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72项、中山市医学科研基金课题48项。获得中山市科学技术奖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共发表科研论文453篇,其中SCI收录10篇,核心期刊发表21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4部,获专利8项。2015年通过了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教学工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与肯定。5月与广东医学院签约成为广东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医院,组建成立了护理教研室。我院目前是37所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全年在院的各专业实习学生700余人,包括近三年中山大学外国留学生累计共50余人来院实习。 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建成了数字化医院,实现了无纸化、无胶片化运作。医院现拥有50多个信息模块,充分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使用,为医院管理、病人就诊构筑了高效的信息平台,带来了管理模式和就诊模式的巨大变革。《大规模集成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先后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优秀项目,医院数字化建设在国内享有盛誉。医院获邀参加研究“中国医院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被委任为第五组组长单位,还获得卫生部首批公布的“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医院”称号。早在2009年已在国内率先开通114门诊预约服务,并实现了光盘刻录保存病历,入选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单位。《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医疗互动应用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科研课题先后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奖二等奖。医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的《面向数字化医疗的医学图像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余元龙为第五完成人),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唯一获得国家级奖励的项目。 医院与国内外著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自1993年以来,医院与澳大利亚医疗队共开展了6次“开心行动”,1998年与美国夏威夷皇后医院结为姐妹医院,之后又先后与台中荣民总医院、法国尼玛大学医学院附属卡瑞摩医院、澳
预约挂号
-
天津市东丽医院二级
天津市东丽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1993年被天津市卫生局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先后被评为爱婴医院、精神文明达标医院、市卫生局指定交通事故急救中心和天津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指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br><br> 东丽医院现编制病床300张,二期扩建后达到500张,三至五年内实现展开病床1200至1500张。拥有医护人员500余人,其中8名博士,7名主任医师,37名副主任医师,34名主治医师。医院拥有先进的大型医疗器械设备如美国GE多螺旋四排CT、CR、四维彩超、高压氧舱、电子胃镜、电子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气管镜、喉镜、胆道镜、膀胱镜、宫腔镜、阴道镜等,拟购入核磁共振等世界最新的先进设备。医院设有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内分泌内科、普通外科、微创外科、骨科、神经外科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感染性疾病科、康复理疗科、营养科、中医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及药剂科、检验科和放射科、功能科等医技科室;开设了心血管、消化、呼吸、脑系、胸外科、肿瘤、骨病、肾病、妇产科、儿科等专家门诊,由数十位主任医师/教授或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应诊。同时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医院成立了东丽区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东丽区急救中心、东丽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与国内多家大型医疗中心建立了医疗协作关系,2009年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办学成立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以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br>
预约挂号
-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三级甲等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及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医疗机构,是天津市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承担预防、医疗、保健和中医药研发、处方筛选、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工作,172种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天津市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监督评审首家中医医院,第五届全国全国文明单位,天津市第六届人民满意的好医院,国家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一所以中医为特色,汇集名医、名科、好药,致力于学术创新、行业领先、医术精湛、患者信赖的三级甲等中医医疗机构。 医院坐落于老城区北门外的三岔河口地带,毗邻鼓楼文化街,自古就是商业繁荣、华洋杂处、中西汇通、人文荟萃之处,也是津沽文化的发祥之地。现开放病床600张,日均门诊量达5000余人次。拥有国家卫健委重点临床专科4个:皮肤科、肾病科、针灸科、临床药学,其中皮肤科为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7个:肾病科、皮肤科、脾胃病科、针灸科、推拿科、疮疡科、临床药学。医院肾病科2018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医学诊疗中心。天津市中医重点专科10个:心病科、推拿科、疮疡科、骨科、糖尿病科、脑病科、肿瘤科、药剂科、护理学、治未病科。针灸科、皮肤科、肾病科、推拿科、脑病科、脾胃科成为天津市首批新入职护士中医培训基地。妇科等为院内中医特色专科。医院注重发挥中医优势,建设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在中医“治未病”方面创新探索,创建了中医护理专家门诊,传承、创新多项中医护理技术,丰富了中医护理内涵,为患者提供科学、安全的特色服务。还创建了以皮肤儿科为主的高品质、专业化儿科诊疗中心,整合院内资源与专家优势,为缓解儿童看病难开拓新路。还设有肺病科、肿瘤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医院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在减轻患者病痛、提高临床疗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深受广大患者认可。 市中医药研究院及附属医院拥有临床研究所、中药研究所、基础研究所、实验中心、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肾病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疮疡研究所、有效处方筛选中心8个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Ⅱ级实验室2个及符合GPP标准的制剂室1个,同时也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国家药监局认定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是天津市性传播疾病诊疗中心,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肾病分会,以及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诊疗咨询中心等10余个学术团体挂靠单位,还有《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2012年,“津门医粹”博物馆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全院在岗职工1335人(含人事代理及派遣制24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14人(含人事代理及派遣制182人),高级职称人219人(含人事代理及派遣制2人)。近年来,医院以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做好药的“三名一好”为阶段性发展战略,积极落实人才兴院计划。目前,医院拥有一批全国乃至国际著名的中医专家,其中,国医大师1名(张大宁),天津市名中医10名(张大宁、高金亮、栗锦迁、李竞、武成、张曾譻、李振华、张宗礼、张智龙、刘华一),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4名(张宗礼、张智龙、刘华一、车树强),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6个(张大宁、高金亮、李竞、栗锦迁、张曾譻、丁素先),医院现拥有享受政府特贴及授衔专家12人,在职的5人,博士导师7人,硕士导师63人。医院在创新中发展,坚持走精品医院之路,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六项,取得科研成果83项,专利29项,著作26部,发表论文2900余篇,其中SCI论文25余篇,现在研课题51项,获科技进步奖37项。 医院秉承精诚博爱、救死扶伤的办院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中医方向,以“学术创新、行业领先,医术精湛、患者信赖”为发展目标,以优质护理为导向,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努力将医院建成具有国际化标准、设施完善、管理先进、服务一流的中医医疗、科研、教学中心。 服务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13:30—16:30)
预约挂号
-
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南开医院)三级甲等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始建于1947年,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和内镜外科的发源地。是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为平台,以中西医结合急腹症防治和微创技术为特色,以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护理学、脾胃病科、胆胰疾病科、脑病科、急诊科、妇科等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群为支撑,以中西医结合全科为基础,研究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始终恪守“中西合璧日新月异德高医粹至仁至信”的院训,以开展世界前沿水平的临床研究、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建设规范系统的临床教学体系为目标,是我国最具综合实力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之一。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吴咸中院士任名誉院长,王西墨教授任院长。 我院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是教育部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部“十二五”综合投资重点建设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建设优秀学科,曾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院内还设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胆胰疾病通里攻下重点研究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急腹症)三级实验室。目前,我院是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临床医学中心和天津市急腹症器官损伤与中西医修复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挂靠单位,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支撑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依托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设有中西医结合外科博士后流动站。 专家团队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天津市授衔专家2名,天津市“千人计划”人选4名,天津市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名,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65名,临床医生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资质56.57 %,护理本科以上学历32.79 %。 医院学科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的中西医结合专科群。其中,全国中西医结合胆胰病医疗中心、天津市微创外科推广中心、消化内镜培训中心、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胃肠疾病诊疗建设基地等优势专科成为天津乃至全国的知名专科平台。我院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计委确定为重点专科并居全国领先地位,“脾胃病科” 、“胆胰疾病科”、“脑病科”、 “急诊科”、“妇科” 、“护理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时,“心血管内科”、“儿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确定为市级重点专科。 我院自主研制的“清热利胆片”、“疏肝止痛片”、“清胰片”、“活血化瘀片”以及“鼻敏宁胶囊”等五十余种特色制剂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南开医院始终秉承“济世育人”的理念,服务大众,培养国际化中西结合医学精英,建设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心,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国际化进程。
预约挂号
-
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安定医院)三级甲等
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坐落于天津市河西区柳林路13号。1946年建院。医院建筑面积78500平方米,编制床位1220张,年门诊量56万人。是天津市卫健委直属唯一的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疗机构。院挂靠单位包括天津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天津市安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所、天津市安定职业培训学校;是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临床学院;天津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博士、硕士生培养点;国家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 医院诊疗面向全国各地的精神障碍患者及有心理问题的正常人,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失眠症、酒依赖和各类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以及各类遗传性、难治性、儿童性、老年性等精神疾病以及人群心理问题都具有丰富的专科经验。 为满足大众对精神健康服务的不同需求,医院除普通精神科外,还设有临床心理科、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心境障碍科、中西医结合科、成瘾戒断科、老年科、针灸科、康复科、社区预防科、感染疾病科、睡眠科等特色科室,并开设了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睡眠、老年、中西医结合、抑郁焦虑等特色门诊,服务范围不仅限于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还服务于大量心理问题人群。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不断推动精神医学研究,2009年成立天津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领域涉及生物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临床心理、精神药理学、功能影像学、中西医结合、儿童精神病学、康复医学八个方向。拥有3T磁共振、CT、DR、256导脑电图机、彩色超声诊断仪、心理CT、无抽搐电休克系统、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生物反馈仪、多导音乐治疗仪、高压静电治疗仪、感统训练器械、沙盘治疗等精神心理科所需设备一应俱全。 医院不断推动学术与国际接轨,加大对外交流合作,近几年,医院与荷兰格兰宁根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等建立了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关系,多次举办精神医学国际性论坛、儿童青少年心理学术会议,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科研与临床骨干,促进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的全面发展。 多年来,天津安定人始终秉承“务实、进取、仁爱、奉献”的院训,本着“用我们的爱心,让精神障碍患者早日重返社会”的宗旨,使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院领导始终坚持“发展医院、服务社会、成就职工”的办院方针,教育引导全院职工牢固树立“患者需求至上”的服务理念,努力实现“让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的美好愿景。
预约挂号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天津血液病医院)三级甲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所院”)成立于1957年,由中国血液学创始人邓家栋教授创建,上世纪70年代迁往四川,1982年重新迁回天津。所院是全国唯一三级甲等血液病专科医院,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产业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型血液病专业医疗机构。目前,所院共有在职职工1361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09人(数据截至2022年1月),拥有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在内的六大国家级平台。同时也是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育部内科学(血液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药物药理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全国重点学科点。所院紧密围绕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特点,坚持“科学问题源于临床,科研成果服务患者”的鲜明导向,整合优势资源,围绕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合理调整组织架构,凝练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紧密结合并具有引领性的研究方向,搭建由基础研究单元(22个)、临床中心与相关科室为主体,综合管理部门、临床研究部门、信息与资源中心、技术平台等为支撑的组织架构,权责明晰、高效运转,为血液学科技创新核心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院作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目前共有床位795张,设有贫血诊疗中心、白血病诊疗中心、血栓止血诊疗中心、干细胞移植中心、淋巴瘤诊疗中心、MDS诊疗中心、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综合诊疗中心、再生医学诊疗中心、血液病急救中心、重症医学诊疗中心,血液病理诊断中心和临床检测中心,专科齐全,年诊疗人次突破20万,是国内血液病诊断和治疗的顶尖机构,2010年-2021年连续12年获得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血液学)第一名。所院以血液病护理专科作为特色,较早启动了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先后荣获天津市卫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先进单位和首批挂牌的“优质护理服务医院”。所院自成立以来,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级课题460项,省部级课题350余项。目前,所院在研课题292项,在研经费约2.3亿元。已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109项,其中国家级奖24项,授权发明专利67项,出版专著103部,SCI收录论文共1238篇(数据截至2021年11月)。创办《中华血液学杂志》,依托于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办的英文期刊《Blood Science》被DOAJ数据库收录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自评选起,已连续8年获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血液病学)第一名。北京协和医学院是财政部6所“小规模特色高校”试点学校之一,所院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下属二级所院,培养高、精、尖硕、博士研究生,目前设有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硕士生导师44人、博士生导师37人,并承担研究生临床教学及实习的任务。自建所以来共计培养研究生1049名,其中博士生530名,硕士生519名,每年平均约为300名进修生提供进修培养(数据截至2022年1月)。所院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制并不断发展HI系列抗体及其应用,部分成果已成功实现技术转让。所院自完成我国第一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来,持续深耕于干细胞存储、规模化制备及规范标准建立领域,创立干细胞技术应用转化的“天津模式”,依托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等国家平台,铸就中国干细胞产业链和产业群。同时,所院坚持国际化发展路线,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成立多个国际合作中心,搭建高端人才培养交流平台,极大促进血液肿瘤发病机理,疾病治疗药物研究及疾病诊疗技术水平提升,显著推进了我国血液学研究国际化进程。近年来,所院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机遇。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重要指示,贯彻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促成天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签署《共建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合作协议》,充分借助和发挥院校作为国家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的领衔与辐射带动作用,对标国际医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高标准布局建设医学中心、医学研究创新中心、医学教育中心和健康产业中心四大板块。面对新百年,我们将把握新的历史机遇,继续弘扬协和精神,全面升级所院以海光寺院区为主体,向东向南 “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立足北京,依托天津基地,着力打造集医疗、科研、教育和健康产业于一体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区域性(天津)核心基地,积极谋划医学研究与医学教育的新篇章。
预约挂号
-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惠州市妇幼保健院)二级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是惠州市委市政府投资2.8亿元建设的民心工程重点项目,是按三级标准建设的一所市直属非营利性妇幼保健医疗机构,2011年4月12日挂牌开业。2020年经主管部门批准,医院名称调整为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惠州市儿童医院、惠州市妇产医院)。目前拥有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惠州市重点亚专科和交叉整合型学科、1个省指令性任务建设的紧缺亚专科;是我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和新生儿科质量控制中心的牵头单位,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广东省地贫防控惠州分中心、惠州市级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中心、市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市重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市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救治定点收治单位,2019年成为全国第一批镇痛分娩试点医院。 在惠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医院秉持中国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妇幼保健医疗服务,通过不懈努力,各项服务稳步提升。2019年门急诊服务847183人次,单日门诊量突破3200人次;住院服务28031人次,住院分娩11760人次,是惠州市年分娩量最大的医疗机构。2019年我院参加2018年度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取得较好成绩,在参加考核的107家妇产医院(包括妇幼保健院)中,全国排名第32名,全省排名第2名。 一、基本情况 医院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演达四路5号,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812平方米;床位设置500张,目前开放433张。目前在岗职工859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690人,中高级人才287人。在省市专业学会任主委、副主委、常委领军人才26人。 医院开设门诊和住院部两大保健与医疗服务区域。其中: 门诊服务区由门诊诊区和发热门诊诊区两部分组成。 门诊诊区位于医院门诊大楼1-4层,设置的诊区有:儿科、外科、妇科、孕产保健科(产科)、内科、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眼科、儿童神经康复科、理疗科、中医科、急诊科。 发热门诊诊区位于医院西侧的副楼,为独立区域。内设:诊室、检验室、影像检查室、药房、输液室、留观室、紧急助产手术室、预检分诊、收费处等区域。 住院病区位于医院住院部大楼1-8层,设置的病区有:新生儿科(NICU),儿科一区,手足口病病区(PICU),儿科三区,产科一区,产科二区,温馨产科一区,温馨产科二区,妇科一区,妇科二区,综合外科、儿童神经康复科。 医院有完善的功能辅助科室,在门诊与住院部的连廊副楼设置有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心电图室、麻醉手术室。 为贯彻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健与医疗服务的理念,依据妇幼保健学科体系建设要求,2018年医院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四大部”建设,将临床保健科室统筹整合为: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以业务部整体服务推进为基础,系统开展面向全市辖区妇幼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保健与医疗服务。 二、业务服务 1.孕产保健服务 孕产保健部建筑面积7769平方米,医务人员220名,开设有孕产保健科、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产科以及产后保健科。其中: 产科是惠州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牵头单位,是惠州市重点专科、惠州市重症(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开设有产科门诊、产房和3个住院病区,开放床位147张,年分娩量超过11000人次,年接收外院转诊危重症孕产妇300余人。 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设置有遗传咨询门诊、介入手术室、产前诊断实验室,是惠州市重点亚专科和交叉整合型学科,是广东省地贫防控惠州分中心、广东省先心病监测点、惠州市级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中心、惠州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专科联盟牵头单位。2019年,我院产前诊断人数占全市产前诊断总人数的69.48%;地贫产前诊断胎儿例数占全市总诊断数的74.30%,其中绒毛穿刺手术胎儿数占全市总手术例数的92.42%;羊水穿刺手术胎儿数230例,占全市羊水穿刺手术例数的70.55%。是全市唯一开展脐血穿刺手术的医院,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孕产保健科设有孕前、孕期及群体保健3个专科,提**前咨询、产前筛查、孕期管理、高危妊娠管理、胎儿监护及产后随访等服务。 产后保健科开展产后盆底功能诊治、产后康复与保健以及产后心理、产后营养、产后营养等相关项目,为产后女性提供产后的个性化延伸服务。 2. 儿童保健部服务 儿童保健部建筑面积7902.59平方米,医务人员209名,开设儿科、儿童保健科、儿童神经康复科、中医儿科、小儿外科,为广大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疾病预防与诊治、康
预约挂号
-
惠东县中医院(惠东中医院)二级
惠东中医院是我县唯一一家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医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97平方米(业务用房3926平方米),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7人(其中:正高、副高6人,中级36人,初级164人)。住院部开放病床120张,内设门诊部和住院部,行政后勤科室有: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医务科、财会科、信息科、业务拓展服务部、药械科、护理部、后勤保障部、供应室等。临床科室:内儿科、普外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麻醉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第一门诊部、第二门诊部、急诊科、口腔科。医院拥有双排螺旋CT、彩色B超、数字X光机(CR)、数字胃肠机、彩色多普勒、动态心电监测仪等先进检测设备。 惠东中医院在2007年7月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新购进CT、X光机、胃肠机、彩超等先进设备;完善门诊处方系统;业务收入1030万元,其中医疗收入672万元,药品收入324万元,与2006年对比增加收入245万元,支出减少44万元。全年门诊诊疗85276人次,住院1712人次。2008年我院对门诊候诊大厅、留观输液室、针灸推拿诊室进行了维修改造,正在进行住院部电梯、病房空调、电视、消防配套设施安装、医院线路更新等工作,医院还积极拓展业务,开展体检服务,首批县公关系统、县教育系统的共13250人的体检工作已顺利完成;1-6月业务收入702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收入275万元,门诊诊疗人数比同期增加15%,住院人数增加25%。 惠东中医院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新时期里,我院将继续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和“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为指导思想,把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突出位置,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地推进我院的中医事业建设,造福惠东父老乡亲。 惠东中医院坚持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预约挂号
-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惠州中心医院)三级甲等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位于岭南名郡惠州市区的西子湖畔、飞鹅岭下,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公立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创建于1950年,其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白云医院留守人员组建的东江医院,1988年,“撤地设市”后更名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至今。建院60多年来,医院坚持“救死扶伤,奉献社会”的办院宗旨,传承“爱院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秉持“仁心惠民、仁术济世”的职业精神,打造“书香人和、优质高效”的一流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国际爱婴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省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广东省县级医院管理培训基地、中山大学附属惠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惠州临床医学院。 医院下辖院总部、第一分院和博罗分院三个院区。总占地面积9.6万㎡,建筑面积25.1万㎡,编制床位2400张,实际开放床位3053张。在职员工4476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757人,中级职称人员911人,博士38人,硕士392人。历年来,我院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被评为市拔尖人才10人,省名中医2人,市名医15人,市名中医5人,博罗县拔尖人才5人。2017年门、急诊总量335.6万多人次,住院病人12.63万多人次,住院手术总例数6.26万台。 其中:总部(含第一分院,下同)占地面积6.1万㎡,建筑面积20万㎡。现有编制床位1500张,实际开放床位2121张。在职员工317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23人,中级职称人员689人,博士38人,硕士378人。历年来,总院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被评为市拔尖人才10人,省名中医2人,市名医13人,市名中医5人。2017年门、急诊总量252万多人次,住院病人8.55万多人次,住院手术总例数4.91万台。博罗分院占地面积3.5万㎡,建筑面积5.1万㎡,投资10亿元的博罗分院新院区正在建设中。医院编制床位900张,实际开放932张。在职员工1304人,其中高级职称134人,中级职称222人,硕士14人。历年来,博罗分院被评为惠州市名医2人,博罗县拔尖人才5人。2017年门、急诊总量83.6万多人次,住院病人4.08万多人次,住院手术总例数1.35万台。 总设47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拥有省临床重点专科13个、省临床重点扶持专科2个、市重点专科28个,市重点发展专科10个;子宫颈癌、糖尿病、中医肝病等市重点专病专科以及以省名中医钟启腾为首的名中医工作室等一批特色专科。 医院拥有10万元以上先进医疗设备950台(套)。目前已开展试管婴儿、**人授、腔镜诊疗、微创介入、急危重症抢救监护治疗康复等高、难、新技术项目,形成了多学科专业优势,部分项目已达到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医院先后承担了省以上科研课题近40项,获国家级发明奖1项、实用型专利5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0项,发表SCI论文共46篇,出版著作4部,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 在“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中,医院从2013年的第54名跃升至2017年的第21名,综合实力居全省同级医院前列,在“广东省域医院3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2名,14个专科入围“全国地级城市医院16个专科30强”。2017年,在国家卫计委通报“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名单中,荣获“示范医院”和“示范科室”称号。
预约挂号
-
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汕头第四人民医院)三级
汕头第四人民医院始建于1958年,经40多年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粤东地区最具规模、以精神卫生为专科特色的医院。 汕头第四人民医院总部位于汕头市金湖路50号,在礐石风景区设立一个分院(张恭荣康复中心)、郊区红莲池设一个住院部。全院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23826.57m2,开放床位500张,分设精神科住院病区6个,工文娱治疗中心2个,综合科住院病区2个,综合门诊部1个,设有急诊科、精神科、神经内外科、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心理咨询、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性病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康复科等临床科室。 汕头第四人民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为广大群众提供质优价宜的医疗服务,先后荣获省卫生系统“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精神卫生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汕头第四人民医院设备先进,是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市卫生惠民门诊"指定医院,市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机构及精神病劳力鉴定机构。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