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区域:

全部

北京市 昆明市 上海市 武汉市 成都市 广州市 贵阳市 南京市 南昌市 西安市 天津市 沈阳市 济南市 郑州市 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太原市 大同市 呼和浩特市 乌海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长春市 哈尔滨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扬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合肥市 福州市 泉州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长沙市 深圳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湛江市 肇庆市 中山市 南宁市 柳州市 海口市 三亚市 重庆市 兰州市 西宁市
科室类型:
全部 妇科 男科 皮肤科 白癜风 生殖感染科 心脑血管 癫痫 肝病科 精神心理科 肿瘤科 泌尿外科 不孕不育 试管婴儿 产科 风湿免疫科 牛皮癣 眼科 骨科 胃肠科 肛肠科 神经外科 甲状腺科 耳鼻喉科 整形美容 消化科 性病科 中医科 妇产科

儿科

呼吸科 心内科 口腔 乳腺科 介入科 神经内科 普外科 周围血管科 心血管内科 胸外科 营养科 超声科 血液科 西医乳腺外科 西医妇科 内科 肾内科 腋臭科 外科 矫形外科 脑科 辅助生殖 干细胞 银屑病 其他科室
通城县人民医院(通城人民医院)

通城县人民医院(通城人民医院)二级

通城县人民医院位于风光旖旎的幕阜山下,湘鄂赣三省的交汇处,有一座花园式的二级优秀综合医院,这就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文明单位”。  通城县人民医院占地面积 110 亩,建筑面积近 5 万平方米。开放床位 320 张,固定资产过亿元。年门诊 26 万人次,出院病人 2 万余人次,手术 5000 余例,年业务收入 7000 万元。  通城县人民医院有高级职称专家 77 人,有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专家及硕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医院科研氛围浓厚,近几年开展新项目 70 余项,在各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800 篇,译文 70 余篇。主编出版了医学专著 12 部。有 6 项科研课题通过省级鉴定,分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专科建设日新月异,其中心血管内科、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被评为市级重点专科。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持续保持强劲上升态势,连续 6 年在咸宁市医疗质量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外埠就诊患者占全院工作量的 30% 以上。  通城县人民医院管理科学、严谨,各项制度健全,理念先进。全面实行了信息微机管理及电子处方。多项设施设备在湘鄂赣毗邻地区处于领先水平,配置了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 1.5T )、螺旋 CT 、腹腔镜、 CR 、 C 臂、电切镜、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肠镜、人工肾、多人高压氧舱等大型设备 100 余台(件)。装备了中心吸引、中心给氧、床边呼叫和冬季水暖供暖四大系统。  通城县人民医院始终坚守“关怀、服务”的理念,秉承“诚信、仁爱、务实、创新”的院训,高扬“为人民奉献、为事业创新、为团队进取”的旗帜,向着建设“成为湘、鄂、赣三省周边地区现代化医院”的目标,扬帆奋进。

预约挂号
赤壁市人民医院(赤壁人民医院)

赤壁市人民医院(赤壁人民医院)二级

赤壁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是“赤壁市120急救中心”、“鄂南创伤急救中心”、中国医科大学在赤壁市设立的“脊髓损伤创伤研究中心”,是咸宁学院医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 赤壁市人民医院建设用地133.43亩。门诊楼为四层玻璃顶“井”形结构,建筑面积14712平方米,住院楼为13层,建筑面积18595平方米,另还建有独立的感染科楼及综合楼。业务用房面积4万平方米,设置病床数450张,临床科室17 个,设计门诊病人日流量2500人次。 赤壁市人民医院拥有一批较为先进的诊疗设备及设施,其中,450万元以上设备1台,300万元以上设备2台件,2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的设备3台件,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设备8台件,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设备30余台件,设备总价值超过5000万元。主要有飞利浦6层螺旋CT,美国GE公司生产的多功能数字化直接摄像系统(简称DR),TH—600高频X线胃肠机,NC100 C型臂X线机以及彩色多普勒(彩色B超)、腹腔镜等,尤其是装备一新的现代化的层流净化手术室,各病房设置的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和中心呼叫系统,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等一大批设备和设施的配置,与医院现代化的建筑设计遥相呼应,为医院迈入科技化、现代化、自动化发展之路提供了坚强的物资基础,居全省县市级医院之首,为广大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赤壁市人民医院有正式职工783人(不含招聘制职工),其中在职岗在册职工535人,离退休职工182人,内退职工66人,另有招聘制职工45人。在岗职工中,从学历结构来分,研究生7人,本科155人,大专170人,中专240人。近年来,医院以服务求质量、以创新求发展,不断优化专业技术队伍。目前,医院拥有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76人,中级230人,初级154人,形成咸宁市卫生行业强有优势的技术阵容。 赤壁市人民医院不断拓展医疗业务范围,以普外科、骨外科为重点专科,促进多学科多专业同步发展,在骨伤、肝胆、心胸、脑外、泌外、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五官、妇产、新生儿疾病及小儿肾病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在咸宁市同级医院中外于领先地位。医院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十余项获国家、省、地、市级科技成果奖,百余篇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会交流并在各级医学刊物上发表。 赤壁市人民医院以人为本,大力倡导“服务是基础、质量是根本、创新是源泉、健康是福音”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行服务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深化改革,拓展医疗业务范围,夯实医院发展基础,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业务水平日新月异,各项事业形势喜人,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医院”、“爱婴医院”、“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多次被省及咸宁市消协授予“消费者满意单位”,物价部门授予“明码标价示范医院”。

预约挂号
京山县人民医院(京山县医院)

京山县人民医院(京山县医院)二级

京山县人民医院创建于1950年3月,是全县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计划生育服务的中心,是国家“二级甲等医院”、“二级优秀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京山县紧急救援中心”和“京山县开平法医司法鉴定所”设在该院。年门诊量达24万余人次,年出院量1.7万余人次,年手术量5800余人次;病床使用率101. 5%。专科设置齐全,其中神经内科、骨外、普外、妇科、产科、检验科、放射科是医院重点建设学科。京山县人民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在职职工530人,其中正高职称医务人员7人,副高职称医务人员36人,中级职称医务人员208人,有12人分别当选市、县级科技拔尖人才。一批知名专家分别担任省、市医学会的学术职务,使医院在省、市内享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京山县人民医院设备精良,拥有磁共振、双层螺旋CT、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B超、电视腹腔镜、手术显微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镜、电子胃(肠)镜、长程心电图机、血液透析机、经颅多普勒、体外震波碎石机、脑电图机、活动平板、宫腔镜、阴道镜、利蒲刀、婴儿高压氧舱、鼻腔鼻窦内窥镜、进口麻醉机、UF-50尿分析仪、PCR检测仪等高新技术设备40余台(件)。为临床各类疑难疾病的诊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京山县人民医院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目前已能开展颅内深部肿瘤切除、胆囊、阑尾、肾上腺囊肿、妇产科宫外孕、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不孕症的腹腔镜手术、肺肝叶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妇癌根治、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肿瘤的放化疗和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介入治疗、血液透析、心脏起博器植入、冠状动脉造影、全髋关节置换术、断指再植术、前列腺电切术等高难技术项目。京山县人民医院环境优美,住院病房均装备有中心吸引、中心供氧、中心呼叫、中央空调、中心供暖等系统,门诊大楼实行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导医服务员、导医指示标志等导诊服务。医院全面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景色宜人。京山县人民医院十分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坚持“管理立院、科技兴院、质量强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强化服务意识、管理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经营意识、目标意识、不断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成本核算、全员岗位培训、全身心的诚信承诺服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医院协调、持续、健康和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居全省同级医院前列。京山县人民医院近年来先后被授予省、市、县“文明单位”、“质量信得过单位”、“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十佳窗口服务单位”、“诚信医保定点机构”、“廉洁行医、诚信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预约挂号
孝感市精神卫生中心(孝感市康复医院)

孝感市精神卫生中心(孝感市康复医院)三级

孝感市康复医院(孝感市精神卫生中心)是孝感市一所以精神、神经疾病的诊疗预防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专科医院。   孝感市康复医院创建于1970年,占地面积32亩,实际开放床位300张。现有在职职工278人,年门诊量为15400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860余人次。   医疗业务范围:各种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心身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偏瘫,癫痫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疾病康复,各种骨折,颈、肩、腰、腿痛类疾病及常见的内、外、妇、儿科疾病的诊断治疗与临床研究。开展普通外科手术及精神司法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人格、心理测评、智力测验、各类成瘾物质的脱瘾治疗等。

预约挂号
孝感市中医医院

孝感市中医医院三级

  孝感市中医院成立于1984年,是一所集科研、教学、临床于一体,具有浓郁中医特色的综合性三级中医医院。<br><br>   医院开设病床400张,设有17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和17个专科专病门诊。肝病专科是湖北省“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脑病专科是湖北省“十二五”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康复专科是孝感市市级重点中医专科。<br><br>   医院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153人,被湖北省卫生厅授予全省“知名中医”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拥有CT、彩超、腹腔镜、CR影像系统、电子胃镜、经颅彩色多普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专业医疗设备近百台套。<br><br>   近年来,有1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科研成果《路皂茵陈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br><br>   医院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奉行“仁爱、精诚、进取、奉献”的院训,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医院被孝感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多次被省、市卫生主管部门评为“先进集体”。

预约挂号
十堰市人民医院(十堰人民医院)

十堰市人民医院(十堰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成立于1982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际爱婴医院、国际急救网络医院、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百佳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湖北省三甲示范医院、湖北省三级优秀医院、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早于2004年7月在全省卫生系统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项认证,医疗辐射鄂豫陕渝周边毗邻地区近3000万人口,综合实力居湖北省市州医院前列、全国地市级三级医院50强。     院本部占地200亩,编制床位2700张,开放病床2300张,开设临床一级科室59个,年门诊量近120万人次、出院病人近7万人次。总资产近15亿元,拥有3.0T超导核磁共振、64排128层螺旋CT、1250大型数字减影X光机、手术导航系统、高能直线加速器、肿瘤早期诊断检测和热疗系统,三维彩超、超声胃镜以及各种门类齐全的腔镜等尖端医疗设备,设备总值达5亿余元。     2011年底以来,医院启动了院史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区改扩建工程,先后建成高28层、使用面积达4.6万㎡的十堰卫生第一高楼——医技内科大楼;高19层、使用面积达3.5万㎡的急诊综合大楼;高5层、使用面积1.5万㎡的新门诊楼,新建业务用房10万㎡。同时,正在加紧建设在市区仅次于六堰人民广场、地上地下总面积近4万㎡的人医广场。待2015年医疗区改扩建规划全部到位后,医院建筑总面积将达26万㎡以上,成为全省市州医疗业务用房面积最大、环境最美、流程最优、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医疗中心。     医院现有员工3300余人,其中高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200余人,博士57名(含在读),硕士512名。拥有十堰市第一位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王家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家库成员、“湖北试管婴儿之父”张昌军,著名消化内科专家徐少勇、骨科专家张功礼、肝胆外科专家陈先祥、肿瘤专家陈萍、口腔专家胡图强、十堰医学界首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女博士谭艳,著名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专家刁红录博士后、神经内科专家蔡志友博士后、生殖医学专家杜昆博士等一大批精英专家。     医院拥有心血管内科、生殖医学科、急诊科、口腔科、中医糖尿病专科、肿瘤科、医学美容科、临床护理等42个省、市级重点专科,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手术治疗癫痫、碘131治疗甲亢三大特色为代表的技术叫响全国,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系列腔镜技术,各类急危重症救治,手术导航引导下的神经外科微创手术,脊柱侧弯矫治术,消化内镜技术,冠状动脉搭桥,显微根管治疗等一大批技术区域领先、国内先进。     作为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医院,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带教本科生,为医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临床医学研究所、生殖医学研究所是“胚胎干细胞省级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来,医院承担国家、省、市级各类科研课题60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100余项。仅2005年以来,就在国际、国内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2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40余篇,获得省、市级政府科技进步奖70余项。     立足十堰,辐射周边。医院实施外延发展战略,形成“一主五院”办院格局——开全国地市级公立医院跨省、跨区域办院之先河,在陕西省白河县开办十堰市人民医院白河医院;在十堰经济开发区开办白浪院区(骨科中心)、十堰市人民医院白浪医院(十堰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在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建设滨江医院,在北京路建设十堰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北京路院区),独家承建武当机场医疗中心;主导建立了湖北十堰周边县市人医集团、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级医院联盟、十堰城东医疗联合体、十堰秦楚医疗联合体,推出了不受地域限制的扶贫惠民工程,14年来累计为38余万名贫困患者减免费用7300余万元,成为全省卫生系统唯一获得湖北省扶贫奖的医疗单位。

预约挂号
十堰市太和医院(十堰太和医院)

十堰市太和医院(十堰太和医院)三级甲等

十堰市太和医院(原郧阳地区人民医院)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中国商用车生产基地车城十堰。太和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康复、培干等为一体的大型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师培养基地、中西部市州级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辐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6地市州2600万人。 历史沿革   1965年,原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53名医务人员举家搬迁来到鄂西北山区建立了郧阳地区人民医院。武当山古称太和山,自古医道同源,为传承道教医药文化,弘扬大医精诚品质,1995年湖北省郧阳地区行署与十堰市合并,医院更名为十堰市太和医院。 医院规模   目前医院拥有一个本部、两个分部(东院区、太极湖院区),托管两家医院(郧阳区人民医院、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两个支援型紧密联合体(市西苑医院、竹溪县人民医院)。总资产24.2亿元,建筑面积35.7万平方米,编制病床3540张,员工5000名,其中,高级职称专技人员631名,博士82名,硕士797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名,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6人,湖北省政府特帖专家4人,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湖北省“百人计划”人才2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有国家二级岗位12人,三级岗位16人。医院2015年门诊量17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13.3万余人次,手术量5.9万人次。 学科建设   医院设有58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康复科),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针灸科);3个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 25个湖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骨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放射科、检验科、药学部、病理科 、输血科、临床护理科等);2个国家级中医药研究与开发实验室;1个湖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人胚干细胞实验室)和1个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特色技术   医院在细胞治疗技术、断肢再植技术、介入放射技术、创伤修复技术、康复医学技术、肿瘤防治技术、外科腔镜技术、内窥镜诊疗技术、微创外科技术、骨髓移植技术、试管婴儿技术等方面形成鲜明的技术特色和优势,是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湖北省小儿先心病治疗基地、湖北省产前诊断中心定点机构、湖北省听力诊断定点医院。 医疗设备   医院拥有PET—CT、3.0T磁共振、128排CT、IGRT直线加速器、10M回旋加速器、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 科研成果   医院注重科技创新和科研转化,有230多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18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卫生部及省、市科技进步奖,承担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成果数量及获奖等次在同级别医院中处领先水平。发表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以上论文15000余篇,其中SCI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120余部。 教学工作   医院承担湖北医药学院的本科、专科教学任务及研究生培养工作,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武汉大学医学部、湖北中医药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多人,有22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院管理   太和医院注重管理创新,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推动医院快速发展:“三扶战略”、“五定方针”——引导学科科学发展;精益管理——优化流程,减少浪费;综合绩效管理体系——促发展,调结构;三级质控体系——将全面质量管理落在实处;持续开展主题年活动——每年一个主题,补长短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引领医院永续发展。 集团医院   医院不断创新办院模式,大力发展医疗联合体和健康服务业,托管郧阳区人民医院、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兼并武当山旅游特区人民医院,创办太和健康投资管理责任有限公司,成立太和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十堰市首家母婴照护会所和十堰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会所,逐步形成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产业集团。             文化建设   医院始终高举公益旗帜,致力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崇德、精医、和道、济世 ”是太和核心价值观;“弘敷仁爱、泽被群生”是太和的主体文化;“和而不同、和衷共济”是太和的文化理念;“问道武当、寻医太和”是太和的文化品牌。

预约挂号
襄阳市结核病防治院

襄阳市结核病防治院二级

  襄樊市结核病防治院地处襄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金地段(新华路26号),是襄樊市唯一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承担着市区结核病人的发现、诊断、治疗、督导管理及所辖县、市、区结核病防治业务的技术指导等工作,是襄樊市及周边地区结核病防治中心,整体工作水平位于全省同行业前列。<br>   襄樊市结核病防治院成立于1979年,占地面积7.5亩,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现有职工128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7名;院内设有门诊住院部、项目科、检验科等11个科室,开设有结核病和肺科疾病两大病区,共80张病床;拥有500mA程控X光机、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西门子primaB超、西森美康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核菌快速培养仪等一批先进的诊疗设备。<br>   襄樊市结核病防治院是政府指定的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经医院确诊的、符合项目免费条件的肺结核病人,均可享受全疗程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实施最佳治疗方案,并在医务人员的直接督导下,完成全疗程,确保规范治疗,保证治疗效果,项目实施以来,共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5000余例,治愈率达95%以上。医院对复治、难治性结核病的治疗具有独到的经验,在肺部肿瘤等肺科疑难杂症的诊疗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br>   近年来,院党支部一班人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办院宗旨,勤奋务实,开拓创新,以雄厚的实力、精湛的技术、舒适的环境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先后荣获“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市级安全文明单位”、“市直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物价收费信得过单位”、“医保定点医院先进单位”等称号。<br>   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共存,结核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结防院全体干部职工正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及“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一心为民,严谨治医,为促进结防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而努力奋斗。

预约挂号
襄阳市妇幼保健院(襄阳妇幼保健院)

襄阳市妇幼保健院(襄阳妇幼保健院)二级

襄阳市妇幼保健院于1993年6月由原地区妇幼保健院和市儿童保健所合并而成,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健康教育、信息管理为一体,是湖北省首批爱婴医院、三级优秀妇幼保健院,先后荣获全国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价格诚信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分设在襄城檀溪路、樊城春园路的两个工作区占地28.39亩,业务用房9000平米,正在兴建8000平米江北业务楼工程。固定资产2600余万元。   襄阳市妇幼保健院现有员工307人,卫生技术人员占70%,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130人、初级69人。设党政办公室、保健部、医务科等11个职能科室;开设妇产科、儿科、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等专科业务,儿童生长发育、妇女宫颈疾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现有病床100张;配备实时三维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TCT、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等万元以上设备169台件。2011年门诊20万人次,出院近6000人次,手术1600余台次。   建院以来,襄阳市妇幼保健院秉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和正确的办院方向,推进科学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以保健为中心,以生殖健康为目的”。相继开展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爱婴医院创建、出生缺陷监测、新生儿疾病筛查,指导全市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母婴安全工程”、“妇女病普查”等项目,带动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放心产房”建设,监管全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全市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等重要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开展染色体核型分析,迄今发现7例世界首报的异常染色体核型;开展阴式子宫切除术、宫颈癌根治术、无痛人流、无痛分娩;积极投入防治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抢救成功率在98%以上;积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启动预约就诊服务。   ——“面向基层、面向群体”。依据《母婴保健法》及其管理办法,按照《湖北省孕产妇系统管理实施细则》,规范推行以高危妊娠管理、围产期保健为重点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形成系列化保健服务品牌。妇保科常年坚持城乡妇女病查治,开展婚前保健、孕前咨询与生育指导、妇女营养评价指导、产后康复、更年期保健等,不断满足群众需要。认真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宫颈癌筛查治疗管理流程研究》、《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模式研究》等五项课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预防为主”。与市妇联合办“女性健康家园”,定期开展保健讲座和优惠活动。大力推进健康教育,通过本院网站和主流媒体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资料多样化,孕妇学校、新婚学校、父母学校活动经常化;开设24小时健康免费咨询热线;定期举办“健康宝贝”课堂;组织专家进社区、到学校、下基层,针对群众所需举办保健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手册、扑克牌、VCD等资料,引导广大群众科学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健美儿评选活动自1985年起,每年从十万余名儿童中通过生长发育监测、智力筛查评选出千名体格健壮、智力聪颖的儿童,活动覆盖四县三市、27个社区、106所幼儿园,引导着两代襄阳人的科学育儿理念。孕产妇死亡病例年度评审等工作为政府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襄阳市妇幼保健院积极投身妇幼卫生重大专项工作,一是健康明天行动。免费为全市0—6岁儿童开展12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对全市8月龄—4岁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二是健康宝宝行动。开展农村适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努力提高人口出生素质。三是母婴安全行动。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促进提高住院分娩率,进一步保障母婴安全。四是关爱健康行动。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城市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促进辖区居民获得方便、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开创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夯实承接国家医改政策平台。

预约挂号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长阳县医院)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长阳县医院)二级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坐落于美丽的清江河畔,位于龙舟坪镇清江路83号,系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二级甲等医院,是国际爱婴医院、国际紧急求援中心网络医院,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技术协作医院,是湖北民族学院教学医院、三峡大学等教学基地,2009年被宜昌市卫生局授予“二级优秀医院”。医院现有占地面积23505平方米,建筑面积35662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17658平方米。定编床位260张,实际开放床位280张。09年门诊量13万人次,出院11万余人次。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现有职工43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74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175人,并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医院设有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妇产科、五官科、儿科、感染科、120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科(ICU)、麻醉手术科、糖尿病科、中医科、慢性疼痛科、急诊科、皮肤科、供应室、输血科、放射科、功能科、病理科、内窥镜室、药剂科等临床医技科室。ICU顺利通过宜昌市卫生局组织的市级重点专科评审专家组的评审验收,成为我市县级医院第一个在重症医学方面的市级重点转科,标志着我院重症医学建设和管理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外科腹腔镜手术、骨关节置换手术、妇科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鼻窦镜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恶性肿瘤根治、食管癌、结肠、直肠癌根治术、肝病、风湿病、糖尿病、120急救、重症监护等方面特色突出,是全县医疗业务技术指导中心。担负全县41万人口的疑难危重病的诊断、治疗任务。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飞利浦双层螺旋CT、GEC臂血管机、日立500毫安X光机、柯达计算机数字影像系统CR、DR拍片系统、血液透析机、关节镜、高级手术显微镜、阿洛卡 5彩超、德灵全自动生化仪、史赛克腹腔镜、奥林巴斯腹腔镜、电子胃肠镜、纤支镜、史赛克鼻窦镜、前列腺电切镜、高压氧舱、体外碎石机、动态心电图(HOLTER)、妇科专用高频电波刀(LEEP刀)、电子阴道镜、中耳分析仪、动脉硬化检测仪等大型设备,医院还配备有先进监护仪器和抢救设备的重症监护中心(LCU)病房。   医院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科技兴院、品牌强院、文化立院、诚信弘院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行人性化服务、文明诚信服务,以优良的服务态度、优质的医疗技术、优美的疗养环境服务于病人,奉献于社会,为全县经济建设、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曾被上级部门表彰为“宜昌市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明星窗口”、“全县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县级文明单位”、“社会联动先进单位”、“全县卫生工作优胜单位”、“全县社会保险缴费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将立足于人性化服务,以不断创新的精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用低廉的价格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的医疗需求。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医疗设施、服务水平、综合实力与长阳县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化医院,成为我县一颗璀璨夺目的医疗明珠!

预约挂号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