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锴,男,主任医师,教授,创伤骨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及2016年赴美研修,2010年赴韩国研修,美国韦恩大学骨科中心访问学者,韩国首尔圣母医院骨科访问学者。
1989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外科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骨外科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多年专注于复杂骨折及骨与软组织缺损的治疗,利用Ilizarov技术治疗骨缺损、骨髓炎、骨不连、四肢畸形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学术意识,承担多项省级课题和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011年“人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免疫细胞在磨损颗粒相关骨溶解中的作用”获得济南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其中 “Circulating blood monocytes traffic to and participate in the periprosthetic tissue inflammation.” “Polymethylmethacrylate and titanium alloy particles activate peripheral monocytes during periprosthetic inflammation and osteolysis. ”“Different influence of Ti, PMMA, UHMWPE, and Co-Cr particles o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during periprosthetic inflammation.”等6篇论文被SCI收录。主编、副主编及参编著作5部,其中《骨折穿针外固定》《足与踝关节重建外科并发症的防治》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从2011年起共培养硕士研究生 5名,其中在职硕士研究生1名。
2008年任中国康协肢残委创伤骨科学术委员会委员;2011年任互动百科网站签约专家,任“骨折百科”网站主编。2011年任国际外固定与骨重建联盟委员委员;2011年任国际Ilizarov方法研究与推广学会委会(ASAMI China)委员;2012年任山东省创伤外科协会委员;2013年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2012年任山东省骨科协会创伤骨科学组委员;2013年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执行编委。2013年任《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审稿专家。2013年任《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第5届编委会编委。
2012年获得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优秀科主任,2012年获得滨医附院 “创先争优,争做科教兴鲁先锋活动”先锋共产党员称号,2013年获得滨州医学院优秀教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