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盛京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盛京医院)
医院名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盛京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数字化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有南湖、滑翔和沈北3个医疗院区,均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总建筑面积69.20万平方米;医院的医药研究教育发展基地,位于辽宁省本溪市高新区“中国药都”,建筑面积15.21万平方米。 作为首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综合类)建设单位,医院发挥中心城市医疗服务优势和综合医院学科优势,并于2020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批准为国家儿童(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医院还高质量完成了国家传染病、创伤、癌症、神经疾病、骨科及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的申报和省级评审工作。 盛京医院是国内第一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综合性医院,实行三院区一体化管理,即一套领导班子,一套信息系统,统一的文化理念,以及统一的人事、财务、医疗和后勤服务保障管理,保障了医院协调运行和高速发展。 医院前身是1883年苏格兰教会在沈阳兴建的盛京(施)医院,是东北第一家西医院;1912年,医院成立了东北三省第一所医科大学——奉天医科大学,时为东北地区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1949年,医院正式并入中国医科大学,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仁爱济世的教会精神融入红医文化,医院从此开始了崭新的里程;1969年,为响应毛泽东“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精神,医院整体迁往朝阳地区;1983年,医院全部迁回沈阳;2002年,医院全面接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成立滑翔院区;2003年建院120周年之际,医院恢复“盛京医院”名称;2016年,医院完成了三院区一基地的建设布局,从此迈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2019年,医院成为首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综合类),百年老院在新时代获得发展建设的重大历史性机遇;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文件,批准在医院设置国家儿童(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成为国家首批、东北唯一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单位。 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加强医院党的领导,按照《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的各环节,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作用有效发挥。加强制度建设,把党建工作写入医院章程;以章程为引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执行“三重一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制度,制定党委会与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党委书记和院长定期沟通制度。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治院作用,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决策与监督作用,不断完善医院治理体系。党的领导责任已经转化为促进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医院员工共7305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562人,含聘任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707人;博士生导师125人,硕士生导师558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2人;担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医学会正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学术任职的专家16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11人。 医院以实力担重任,在2019年成为首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综合类);在2020年8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文件中,医院成为东北区域第一个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单位,同时也是唯一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综合性医院,迈入了高质量、高水平儿科“国家队”行列。 医院设有一级诊疗科目29个、二级诊疗科目82个,医疗、医技科室(病房)199个,编制床位6750张,年门急诊量432.14万人次,年出院病人数21.35万人次,年手术量8.07万例,患者平均住院日8.2天。 医院素以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和齐全完善的学科特色闻名于国内外,承担着区域重症患者的会诊、急救及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人才的培训等多重任务,现有374项国际水平医疗技术,851项国内领先医疗技术,615项区域领先医疗技术。 重症医学和急诊医学具有雄厚实力,重症监护病房(ICU)、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床位共计439张;新生儿急救中心全国著名。设有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辽宁省胸痛中心、辽宁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辽宁省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截至目前,医院共有1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医学科、普通外科、感染病科、妇科、产科、新生儿专业、儿科重症、小儿呼吸专业、小儿消化专业、小儿外科、中西医结合脾胃病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临床药学、临床护理、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 医院共有34个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病学、神经内科、骨科、神经外科、肿瘤...[详细]
联系电话

024-96615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医生团队
  • 夏志军[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1、全盆底重建术、各类尿控手术(如:TVT、TVT-O、TVTS)、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及腹腔镜骶棘韧带悬吊术、阴式骶棘韧带固定术等盆底疾病相关手术。 2、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早期卵巢癌的腹腔镜下根治手术。 3、盆底肿瘤手术及外阴整形手术。...详情

    从业经历
    妇产科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盆底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妇科盆底&泌尿病房主任。 完成包括全盆底重建术、各类尿控手术(如:TVT、TVT-O、TVTS)、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及腹腔镜骶棘韧带悬吊术、阴式骶棘韧带固定术等盆底疾病相关手术六千余例,为国内完成全盆底重建术最多的术者。 完成妇科良恶性肿瘤近三万例,腔镜微创手术比率达80%。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早期卵巢癌的腹腔镜下根治手术成为常规方式。已广泛开展三维模型重建用于盆腔脏器脱垂疾病及盆底肿瘤的诊治中,协助术前客观、准确地评估患者盆腔器官的脱垂程度、肿瘤解剖部位以及周边脏器、血管等的空间毗邻关系,透视盆底各器官活体下的状态,制定完美、个体化手术方案。 多次受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讲座及手术演示。2011年作为国内唯一一位受邀学者以国际泌尿协会(IUGA)Trainer身份于泰国皇家医院做手术演示及尸检带教,2012年再次以国际泌尿协会(IUGA)Trainer身份分别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和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进行国内第一期和第二期尸检培训。近年来在国内进行手术演示和学术讲座的医学院校及医院包括: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301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红房子医院)、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京东南大学附属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吉林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北京304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国内近30所知名医科大学及医院。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委员 中西医学会围手术期学会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盆底疾病防治学组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盆底疾病学组组长 辽宁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 辽宁省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专家 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辽宁省盆底疾病诊治中心负责人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理事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副会长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专家 国际妇科泌尿学会(IUGA)会员 美国妇科腔镜学会(AAGL)会员 国际盆底疾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等多家杂志编委等 著作 1. 2016.6 《女性泌尿盆底疾病的临床诊治》主编 2. 2015.12 《女性生殖器整形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译者 3. 2013.03 《盆底疾病影像学及多学科临床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 译校者 4. 2012.06 《妇产科急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人民卫生出版社 编者 5. 参译《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威廉姆斯妇科学》 专利 专利名称:阴道内支撑系统 专利号:ZL 2014 2 0423634.3 专利类别: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国别或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总局 授予时间:2014-12-31 科技奖励 获得科研奖项10余次,包括:“中华医学科技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优秀医疗三新项目”等。 科研课题 获得包括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省市部级重大科研专项课题15项;经费150余万元;发表论文包括 SCI收录46篇。 业绩简述 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妇科良恶性肿瘤、女性生殖整形及盆底肿瘤;年手术量1500余台。 2004年完成东北首例抗尿失禁手术——TVT术,2008年始完成了国际首创的“盆底镜”手术、阴道壁自体皮瓣移植治疗尿失禁的手术等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术式。 2008年组建了国内首家、规模最大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妇科泌尿疾病诊治的专业病房(科室连续5年被评为院内最高级别科室-五星级科室)。 2010年完成全国首例“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植入(AJUST)”抗尿失禁手术。 2011年组建“辽宁省盆底疾病诊治中心”。同年成立了“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盆底学组”,并担任组长。 2012年建立了国内首家女性盆底疾病专业网站“盛京盆底网”。 2013年建立国内最大规模,设备最全 “盛京医院门诊盆底疾病诊治中心”该中心拥有包括尿动力、肛肠动力、盆底功能检测设备20余台。 2013“中华预防医学会盆底疾病防治中心”、“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质量控制中心”等相继落户本中心...详情
  • 王敏[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各种妇科手术。尤其擅长妇科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卵巢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畸胎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纵隔、输卵管积液和宫颈癌前病变(CINI-CINIII)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对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宫颈癌和卵巢癌的预防并对卵巢癌、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以手术为主个体化治疗以及保留子宫和卵巢的生理生育功能有独特见解,精于妇科宫腔镜和腹腔镜等微创技术治疗妇科肿瘤。...详情

    从业经历
    女,教授,主任医师,妇产科副主任,妇二病房副主任,博士和硕士生导师、留学美国和日本。兼任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CA-AMIGO) 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妇科腔镜与微创治疗学会会员(APAGE);国家自然基金初审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临床诊治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妇产科分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评标专家;辽宁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专家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沈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辽宁省全科医学教育中心专家组成员;沈阳市医保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医科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评委;《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常委;《现代妇产科进展》编委;《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实用药物与临床》编委;《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编委;《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通讯编委;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遗传学会理事;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妇科肿瘤患者俱乐部医学专家等。 王敏教授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围绕卵巢癌、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以第一负责人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和辽宁省青年科技奖一等奖1项;参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获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和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 项。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70 余名,发表论文百余篇,SCI收录多篇。曾被评为中国医科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和“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王敏教授医疗专业特长:擅长妇科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卵巢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畸胎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纵隔、输卵管积液和宫颈癌前病变(CINI-CINIII)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对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宫颈癌和卵巢癌的预防并对卵巢癌、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以手术为主个体化治疗以及保留子宫和卵巢的生理生育功能有独特见解,精于妇科宫腔镜和腹腔镜等微创技术治疗妇科肿瘤。近5年行5270例手术,其中恶性肿瘤约占20%,疑难重症约5%;腔镜等微创手术约60%;门诊患者量18765人。 王敏教授始终坚持患者的健康为第一位,对待患者如春天般的温暖。阳光、微笑永远属于她。欢迎姐妹们提问,我会尽快为您回答问题、解决疑问。感谢您选择了我为您解决病痛,您不会后悔选择了我。 王敏教授出诊时间及地点: 每周一、周三全天,南湖园区B座4楼专家门诊19诊室 温馨提示: 1、王敏教授除出诊以外时间均在南湖院区2号楼8楼第二妇科病房工作,因此如果患者已经决定办理住院手术治疗的话,可以照顾您每天早9点前直接到病房。非住院手术患者仍然门诊就医。 2、王敏教授门诊号1号难求,因此对于远道而来通过各种途径均未挂上号的患者可以照顾您12点直接到门诊19诊室办理当日加号看病。非远非需勿扰。 3、王敏教授提醒广大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症状关键词:流血、腹痛、血性白带和下腹部包块;常见妇科疾病关键词: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癌前病变;附件包块(卵巢肿瘤、卵巢巧克力囊肿与输卵管积液)和子宫畸形。...详情
  • 杨清[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妇科肿瘤及子宫内膜癌的诊治,尤其是腔镜手术在妇科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女性生殖道畸形矫正和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详情

    从业经历
    杨清,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妇产科副主任、微创妇科一病房主任、美国妇科内镜医师协会(AAGL)会员、盛京医院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腔镜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科腔镜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委员;辽宁省计划生育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198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日文班),曾留学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部妇产科,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上擅长妇科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手术),妇科良、恶性肿瘤的开腹及腔镜手术治疗,及不孕症、女性生殖器官畸形、计划生育疑难病例合并症的处理等。其中腔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研究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从事子宫内膜癌病因学及早期诊断的研究(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对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共发表论文40余篇,这一新技术被评为辽宁省及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推广至多家省、市医院应用。在腔镜技术诊治剖宫产瘢痕妊娠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该项技术被评为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详情
  • 林蓓[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妇科良、恶性肿瘤(特别是卵巢癌、宫颈癌、内膜癌、外阴癌及滋养叶细胞肿瘤)、普通妇科、妇科内分泌等...详情

    从业经历
    林蓓,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1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日文医学班。1987年毕业后留校从事妇产科的医、教、研工作。1994年至1996年于日本慶應大学医学部妇产科研修,2000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 现任妇产科副主任,第四妇科病房主任。现兼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滋养细胞肿瘤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常见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智能医学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 委员,CSCCP常委,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宫颈病变与宫颈癌防控学组组长,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师学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肿瘤学组成员,沈阳市欧美同学会理事,《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常务编委,《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编委及《辽宁医学》杂志编委等职务。 在医疗工作中,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和疑难重症的抢救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特别是宫颈癌及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围绕妇科肿瘤及糖复合物进行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市级课题2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500余万元。研究结果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46篇,累计IF值140。获得科研成果10余项。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80余人,多名研究生获得辽宁省及沈阳市优秀毕业生称号。2008年、2011年均获得中国医科大学特殊贡献奖励津贴。2001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200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2015年获第七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7年当选第二届“辽宁名医”。...详情
  • 张淑兰[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疾病和妇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对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治有深入研究。...详情

    从业经历
    张淑兰,女,教授、妇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二级教授,自1998年4月始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妇科主任、第二 妇科病 房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绝经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辽宁省妇产科分会第七至九届主任委员,沈阳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妇产科杂志》、《国际 妇科肿瘤 杂志中文版》、《国际妇产科杂志中文版》编委。2005年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6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0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辽宁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2011年被评为辽宁省第二批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011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擅长 妇科肿瘤 、妇科内分泌疾病和妇科 感染 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疑难重症的抢救,尤其对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有深入研究。...详情
  • 白伦浩[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在关节镜下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肩关节肩袖损伤、盂唇损伤等疾病微创治疗,对髋关节、膝关节及肩关节置换人工关节方面有深入研究。...详情

    从业经历
    白伦浩,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病房主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镜学组委员,辽宁省运动医学医疗中心主任,辽宁省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学会骨缺损与骨坏死学组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内镜杂志》、《Arthroscopy》中文版常务编委,ISAKOS、APKASS委员,省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荣获第三届世界内镜医师大会暨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 ;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及省级课题共7项。先后在国外及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五篇被SCI收录。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及科研工作,对关节疾病和运动创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尤其是应用微创治疗关节疾病和运动创伤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人工关节方面:对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及肩关节置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于辽沈地区率先开展了膝关节单髁置换、髌骨表面置换等微创手术。在关节镜手术方面:擅长在关节镜下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肩关节肩袖损伤、盂唇损伤等疾病微创治疗,于国内率先开展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于东北地区率先开展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肩关节镜下Lartarjet重建术。 曾于2020年,被授予“国之名医”荣誉称号。...详情
  • 田峰[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平足,高弓足,拇外翻,足部疼痛畸形,踝肘腕关节疼痛;多指,并指,等手足畸形;四肢良恶性肿瘤;手足麻木功能障碍等周围神经疾病;皮肤缺损,肘关节脱位,畸形,疼痛;四肢骨折,肌腱损伤...详情

    从业经历
    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辽宁手外科学会主委,医促会足踝学组委员,国际骨科学会中国部足踝学组委员...详情
  • 石文君[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应用胸腔镜微创技术开展手术治疗胸外科疾病。国际首次应用肺组织瓣代气管代食管治疗气管肿瘤、气管狭窄及晚期食管疾病,开展了超长段气管切除、肺组织瓣气管重建以及食管肿瘤切除食道重建等疑难重症手术。...详情

    从业经历
    石文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胸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沈阳市胸外协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胸外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抗癌联盟委员、中国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评委。从医40余年,对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且对胸腔镜技术(VATS)造诣颇深;在世界上首次应用肺组织瓣代气管代食管,现已成功救治多位垂危的气管 肿瘤 、 气管狭窄 及晚期 食管疾病 患者,目前该项技术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超长段气管切除、肺组织瓣气管重建,食管 肿瘤 切除重建,气管 肿瘤 切除、气管重建;其两次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每年亲自领台手术达600多例,并肩负全省各大医院胸外科病人会诊、查房及手术等任务,手术例数及疗效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详情
  • 吴斌[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微创技术治疗肾、肾上腺、膀胱和前列腺疾病以及泌尿外科疑难复杂手术,包括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切除、经尿道射精管梗阻切开以及显微镜下附睾管输精管吻合再通手术等。...详情

    从业经历
    吴斌,男,教授、泌尿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全国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全国常委、中华医学会辽宁泌尿外科学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男科学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分会理事。主攻泌尿外科疾病的微创诊疗技术,在经尿道前列腺剥脱技术方面独具特色;使肾、肾上腺、膀胱前列腺等疾病患者在创伤小或不开刀的情况下,得到最佳疗效果;在软性镜技术、微创治疗复杂的泌尿系结石以及腹腔镜技术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详情
  • 吴硕东[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腹腔镜手术治疗各种普通外科疾病;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乳腺癌的保乳腔镜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美容微创手术;十二指肠镜胆管取石、引流、支架治疗;复杂结石的胆道镜取石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吴硕东,男,主任医师,教授,第二普通外科、胆道血管外科病房主任,国家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医学双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全国胆道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科大学微创外科创始人。担任十余种国内外杂志编委。发表论文300余篇、专著8本,以第一完成人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从事微创外科20余年,完成各种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和胆道镜手术万余例。发明各种微创治疗术式百余种,尤其单孔 腹腔镜 治疗胆道外科疾病接近3000例,居世界领先水平;开发 胆石症 的各种微创治疗,免除开刀手术的痛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