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
医院名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源于1896年成立的仁济女医院,开设妇产科和儿科。1987年原卫生部批准华西妇产科和儿科从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迁出单独建院,成立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又名华西妇产儿童医院。2000年医院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预算管理医院和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是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大学附属医院。1993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称号,1998年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妇产儿童专科医院”,2003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女职工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旗帜,2009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2年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15年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2018年获“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擂台赛”西南赛区“创新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第二名并入选十大价值案例,获2018年度全国改善医疗服务最具示范案例、2020年度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医院2018、2019连续两年度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专科系列第一名。医院现核准床位1580张,其中华西院区730张,锦江院区850张,有24个临床科室和7个医技科室。妇产科学和儿科学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专业、超声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为国家更年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妇产科学、儿科学、母婴医学和应激生物学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妇产科学和儿科学为博士后流动站。医院拥有“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国家卫健委时间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药物制剂体内外相关性技术研究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早期发育与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嵌合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妇科恶性肿瘤诊治、小儿血液病及小儿肿瘤诊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防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全国救治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区域协作中心、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四川省人类精子库、四川省妇产科、儿科、妇幼检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生育力保存质量管理中心、四川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机构及中心挂靠我院。我院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产前诊断培训基地、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妇女保健专科能力建设区域培训基地、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基层产科医师培训项目四川省培训基地、四川省专科医师、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四川省护士、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承办《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三本国家级杂志。医院现有职工3865名,其中正高级师资134名,副高级师资217名,博士生导师81名,硕士生导师146名。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获得者各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7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9人,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7人,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和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5人。我院在全国学术团体中,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等国家级学会/协会下设委员会和学组中担任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30余人次;还有四川省和成都市医学会妇产科、儿科、生殖医学、遗传、药事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多名。医院承担成都市、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的妇女儿童危重疾病病人的救治、转诊、会诊等大量临床工作。2021年医院门、急诊338.5万人次,出院8.8万人次,手术和操作12.6万人次,分娩1.8万人次,平均住院日为5.09天。医院开设妇产科、儿科多种亚专业普通门诊、特需门诊、名老专家和知名专家门诊,以及专科专病的特色门诊,许多妇产科、儿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医院建立了妇科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手术、化疗、放疗全程管理体系,其疑难重症收治数量和微创手术占比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1年在四川省率先使用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开展包括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详细]
联系电话

028-8550396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20号

医生团队
  • 王丹青[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和治疗以及妇科肿瘤的化学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妇产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科技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员,成都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肿瘤评论特聘专家,省健康科普专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1993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妇科、妇科肿瘤疑难、复杂及危重疾病诊治,尤其擅长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外阴癌、滋养细胞肿瘤等)化疗、生物靶向及姑息综合治疗。担任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妇科肿瘤预防与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第一届女性生殖健康专委会常务委员、世界中联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及多个学会的委员等学术职务。主持/参研国家级及省市级基金项目多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3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及教材5部,专利3项。...详情
  • 尹如铁[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妇科恶性肿瘤和外阴阴道宫颈病变...详情

    从业经历
    尹如铁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妇科肿瘤放化疗科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卫计委学术带头人。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妇科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放射治疗装备技术分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幼健康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家族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委员及多个国家级专委会委员,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组专家;省预防医学会妇科肿瘤预防控制分会主任委员、省肿瘤学会副理事长、省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预防医学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及多个省级专委会委员;西南司法鉴定中心/卫计委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特邀编委,《Gynecology and Pelvic Medicine》杂志编委,《Frontiers》、《西部医学》、《华西医学》等杂志审稿专家。发表论文120余篇,作为研究骨干参加/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国家自然基金、省/市科技厅/局项目、国内和国际临床试验及横向课题多项,所在研究小组《宫颈癌发病机理的系列研究》获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主编、参编及翻译著作、教材多部/套。擅长妇科恶性肿瘤和外阴阴道宫颈病变...详情
  • 赵霞[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尤其对妇科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德国蒂宾根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客座教授、Gynecology and Pelvic Medicine主编。于1978年考入华西医科大学,先后获华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曾留学日本京都大学和美国阿肯色州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侧重于妇科及妇科肿瘤,对妇科及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结合妇科疾病及妇科肿瘤临床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获得了国家863、97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论文在SCI 收录的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及国际妇科肿瘤大会会议交流,共发表20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70余篇;并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编教材及专著4部:全国高等学校十一五、十三五医学规划教材《妇产科学》、《子宫颈癌》、《临床药物治疗学——妇产科疾病》,副主编2部:《妇产科学》长学制教材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共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 四川省卫生计生首席专家,德国蒂宾根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客座教授,《实用妇产科杂志》主编,Gynecology and Pelvic Medicine主编,Human Gene Therapy编委。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儿医疗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名医联盟首届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女医师协会副会长。...详情
  • 陈艳[]

    医生擅长

    血液肿瘤...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李熙洪[]

    医生擅长

    血液肿瘤...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朱易萍[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儿科常见病,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骨髓移植...详情

    从业经历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儿童血液/肿瘤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建委儿童恶性肿瘤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儿科质控中心业务副主任,四川省医学会儿科专委会血液学组副组长。1983年毕业于重庆医学院儿科系,1989年及1999年分别获得原华西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从事儿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曾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研修造血干细胞移植。擅长儿童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出凝血障碍及各种疑难血液病的诊治。成功开展数百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对儿童呼吸、消化、感染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常见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获得白血病研究的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及医学科技奖3项,发表论文70余篇,参编专著8部。...详情
  • 汪凤兰[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儿童血液、肿瘤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儿童遗传性血液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尤期对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产前诊断...详情

    从业经历
    汪凤兰,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专业儿科学、血液 肿瘤 疾病、地中海 贫血 ,曾任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多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级专家)政府特殊津贴,是首届全国百名优秀医生之一。1965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留校工作至今。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40多年。对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专长儿童 血液病 、 肿瘤 、免疫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及传染病等。对儿童遗传性 血液病 有较深入的研究,其中对地中海 贫血 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脐带血移植治疗地中海 贫血 做了大量研究,取得好成绩,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1年。发表论文共40多篇,编写专业书8本,主编1本。...详情
  • 王晓阳[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儿科血液、肿瘤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发热性疾病、消化不良、偏食、厌食、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详情

    从业经历
    王晓阳,男,主任医师,教授,专业儿科学、血液、 肿瘤 性疾病,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198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25余年,擅长于儿科血液、 肿瘤 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儿童 发热 性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常见 泌尿系统疾病 的诊治。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儿科临床专著9部,主编儿童卫生科普书籍1部,获省级科学进步奖2项,市级科学进步奖1项。...详情
  • 郭文俊[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儿科学 血液肿瘤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1983.9.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留校工作至今。先后在华西附院、华西二院儿科任住院医师、住院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91后任华西第二医院医务部部长、院长助理。 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儿科质控中心副主任;四川省医师协会儿科专委会常委、副主委;省医学会第一届医疗质量安全及医患沟通学组组长;省疫苗与免疫分会副主委、省行为医学会副主委,四川省及成都市病残儿医学鉴定专家组副组长;国家及四川省卫计委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的评审评价核心专家。 熟悉儿科常见多发疾病及疑难重症、呼吸、消化、血液、免疫预防等的诊治及处理。组织及参与院内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协调救治和院前急救、院外紧急医疗救援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参与临床医学生的课堂及临床教学;每年均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及论著、教材等30余篇;科研课题5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详情
  • 郭霞[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嗜血细胞综合症...详情

    从业经历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儿童血液疾病与保健学组委员;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分委会青年委员;《中华儿科杂志》审稿专家。200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09年获四川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15年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儿童癌症中心访问学习。长期从事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科研工作,亚专业研究方向为儿童白血病/实体瘤。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参编专著6部。...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