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医院名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前身为中国人自办的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为中国培养了最早一批现代医学人才。如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冠名医院。1992年,医院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是国内最著名、最具国际化特色的医教研中心之一。 华山医院现有浦东、虹桥、北院等多个院区,共有核定床位2092张,拥有临床医技科室40个。医院共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0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4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1个,上海市临床质控中心8个,设有1个WHO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3个卫生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20个。在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医院有6个学科位于全国前三名,10个学科位于前十名。 医院2019年总门急诊量逾380万人次(全国及世界各地患者占一半以上),出院病人近10万人次,手术6万余人次。华山声誉辐射全国,蜚声海外,是上海首家提供涉外医疗服务的单位,现为10国领事馆指定医疗机构,外籍病人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计超过60万人次。 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著名专家云集。现有职工近4000余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专家近600人,拥有院士3名、长江学者7名、国家杰青5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终身教授22名;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近40名,上海市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60余名。 在完成大量医疗任务的同时,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学科建设百花齐放。2016年,医院获批成为全国最高级别的科研平台——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是复旦大学第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近五年来,科研硕果累累,2014年、2015年、2017年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余项,发表论文4000余篇,被SCI收录2300余篇。其中,华山医院手外科团队首创“健侧颈神经移位治疗中枢损伤后上肢偏瘫”,研究成果以original article发表于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影响因子为72.406分。 华山医院作为学校最早的教学医院,目前以培养面向“双一流”的高质量医学人才为重点,每年承担2000余名学生(学员)的教学工作。近五年来,医院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2项,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2项,荣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学术论坛与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0余项,招收学员逾万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 医院注重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每年主办一系列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并先后派出医教研及管理团队及个人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丹麦、日本、香港、台湾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学习、参会交流。同时,医院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合作,与捷克卫生部、勃罗夫卡医院开展双边合作,并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医院还与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梅奥医学中心、凯特琳医疗集团以及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UBC大学等知名学府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旨在建设成为中国最卓越的临床医学和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之一。 在打造国际化优质医院的进程中,华山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进博会、奥运会、世博会、APEC会议、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五国首脑峰会以及美国总统访华等重要外事活动中承担了重要领导的医疗保障任务。医院凭借过硬的医疗实力和多年的保障经验,长期以来在F1、NBA季前赛、国际汽联世界耐力锦标赛、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花滑世锦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等国际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中表现出色,相关国际运动协会皆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赞扬。 华山医院自1907年建院起始终秉承红十字精神,为社会各方提供医疗救助与紧急救援。医院分别在汶川抗震救灾(荣获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菲律宾台风灾后救援、尼泊尔地震救援、非洲埃博拉病毒救治、江苏盐城龙卷风灾区救援等国内外重大灾害期间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工作。2017年,医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派出医疗队赴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助力,投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需求的第一线,彰显红十字公益精神。1965年至今,医院共有38位医务人员与全国各地的医疗工作者一起,远赴索马里、阿尔及利亚、多哥、摩洛哥以及老挝等国家,秉承着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宗旨,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赢得了受援国人民的尊重。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华山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派遣4批273名医护人员赴湖北武汉增援,是全国330多支援鄂医疗队中派遣人员数最多的医院;除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支援外,还负责洪山体育场武昌方舱医院的建设,并且整建制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监护室,受到了孙春兰副总理......[详细]
联系电话

021-52889999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

医生团队
  • 管一晖[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放射/影像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任树华[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放射/影像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赵军[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放射/影像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华逢春[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肿瘤影像学...详情

    从业经历
    华逢春,男,博士,主治医师,讲师,擅长肿瘤影像学。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 2篇,参编专著5部。曾获医学联邦奖学金。主要从事PET、PET/CT的临床影像学工作。参加科室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详情
  • 许震生[]

    医生擅长

    诊治放射/影像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张军[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神经系统、胸腹部临床疑难杂症影像学诊断,尤其是脑血管病、脑肿瘤、癫痫、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影像学诊断。...详情

    从业经历
    201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系,获博士学位,2013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医院访问学者,2014年破格晋升为放射科副主任医师,2018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201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CT、MRI及分子影像学有较深入的探索,并与神经内外科合作进行脑肿瘤、脑血管与癫痫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首次采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揭示了胶质瘤基因特征,提高了胶质瘤的术前基因诊断效能,填补了多模态磁共振无创预测胶质瘤基因分型的空白;建立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全脑CT灌注成像(CTP)多模式扫描方案,在烟雾病中采用的256层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建立了4D-CT血管造影评估颅内外搭桥血管的新方法;针对难治性癫痫的电生理及耐药机制,合成了新型磁共振阳性造影剂,靶向海马区癫痫灶的电响应增强成像随异常放电程度增加而强化显影,准确定位致痫灶,为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2020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 2. 2019年,全国青年文明号号长 3. 2019年,上海市“曙光学者” 4. 2017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 5. 2017年,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银蛇奖获得者 6. 2016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A 类)” 7. 2015年,入选“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8. 2015年,获得欧洲放射学会Jo Li中国放射医师奖(仅1名/全国) 9. 2013年,入选“上海市卫计委新优青计划” 10. 2015年,入选“上海静安青年英才” 11. 2016年,获得“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 12. 2013年,获得“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专委会全国委员、人工智能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缺血性卒中规范化诊治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详情
  • 余俊[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全身影像学的诊断,尤其是中枢及胸腹部疾病的影像诊断。...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详情
  • 钱建国[]

    医生擅长

    从事常规放射影像技术;CT影像技术;MRI影像技术等,尤其擅长X线机,CT机,MRI等,放射影像设备安装维修等工程技术。...详情

    从业经历
    出生年月:1955.8.2。华山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影像技术学会委员. 197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医训班放射专业,毕业后分配在华山医院放射科从事放射技术工作.1978年至198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数据处理专业,回华山医院放射科从事放射影像工程技术分析工作. 1990年晋升为主管技师,1998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最近正在进行的诊治活动或研究动态 参于GE公司Hispeed EX/i螺旋CT的安装调试工作参于DSA 的技术论证及标准制定,螺旋CT新功能的开发. 学术文章及专著发表的情况:1.数字成像设备与激光相机网络系统;2.自动洗衣机国产套液的感光性能比较;3.MRI的常规质量保证检测;4.CR与常规C线摄影的比较。...详情
  • 陈星荣[教授、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主要研究腹部放射学、神经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冯晓源[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神经系统和胸腹部病变的诊断...详情

    从业经历
    冯晓源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党委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影像系主任,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放射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放射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大型医学影像装备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主编,《中华放射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上海医学》、《复旦学报医学版》、《实用放射学杂志》编委等。 1956年8月12日出生。1982年12月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88年获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1990年获全国CT用户大会论文二等奖;1991年获国务院和国家教委颁发的“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5年获卫生部属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奖;1988年在美国旧金山(UCSF、RIL)学习MRI技术,1992年在瑞典隆德大学医院放射科进修,1994年在美国UCLA医学中心和爱荷华大学医院学习UFCT技术。1997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医院放射科进修,在医学、教育、科研和医院管理方面均具有很深造诣,取得优秀成绩。1998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多次主办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如1999年中华放射学会年会、亚大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年会(AOCNHNR)、上海国际影像医学研讨会等。历年来发表和参与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4本,参加编写学术著作8本,主编和副主编研究生、本科生教材2本。获得过华藏奖、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奖等。已毕业和在读博士生20人,硕士生10人。作为负责人连续12年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影像医学新理论与新技术学习班》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新进展学习班》,培养国内影像专业人才近800人。...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