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三级甲等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医院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沪上一所百年老院,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省部共建研究型中医院,位列上海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文明单位。1984—2018年十八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上海市卫生系统唯一),多次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和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1年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医医院。2010年以来,医院7次获得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院长绩效考核A级。 医院拥有东西二院,核定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320张。医院2018年各项业务指标、效率指标均位列全市三甲综合性医院前列。 医院中医特色显著,优势突出,现拥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3个: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中药制剂、中药临床药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6个,中管局重点专科14个。中医急诊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基地,制剂室是全国中药制剂和剂改基地,神经内科是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基地。 医院开设的专病专科各具特色,独树一帜,享誉全国。近年来,医院坚持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切实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建立了2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9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2个上海市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 医院拥有多个重症监护室,医疗设施先进,内外妇儿科室设置齐全,2012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中心,2014年恢复产科,已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救治能力,成为上海市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六个重点单位之一、浦东地区三个急救中心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和上海市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也设在院内。 医院目前配备了3.0T核磁共振仪、128排双源螺旋CT、SPECT/CT、PET/CT、全数字X光摄片机、全数字乳腺钼靶成像系统、骨关节成像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O臂机、高清电子胃肠镜、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钬激光手术系统、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手术导航系统、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四杆联动液相质谱联用仪、高内涵药物筛选系统、基因芯片扫描仪、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模块式生化仪、荧光定量PCR检测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在药学部门配置了全自动发药机、全自动包药机等先进设备。 医院现有职工总数2055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4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5名,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70人次,担任全国和上海市专业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100余名。现拥有全国名中医2名,上海市名中医20名、47名曙光名中医、50名曙光高级中医师,在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方面,形成了“名中医挂帅、高级中医师当家”的曙光特色。 医院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目标,现有校级研究所5个、院级研究所9个,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成立了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肝肾病证省部共建实验室。具备国际标准的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完成了中国首例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的临床实验项目。每年获立项的科研经费约1.5亿元左右。2018年获得“上海市专利示范单位”称号。 作为全国中医院校中最先成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临床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曙光临床医学院现有教研室18个,博士研究生培养点7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生导师48名,硕士生导师189名。每年承担1000人次以上的各类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各教研室主编的“十三五”国家级统编教材18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与“十二五”同期相比增幅翻一番。 2008年曙光医院被批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基地”。随后,医院又接连承担了ISO TC/249秘书工作以及WHO ICD 11工作。2015年,由曙光医院和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市大学医院共同建设的中国-捷克“中医中心”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揭牌,同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捷克总理索博特卡共同见证曙光医院和捷方签署《中国传统医药在捷克发展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全面推动该中心项目在捷克的发展。曙光医院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东欧国家中医药工作协作组首批成员单位。 曙光医院以“大医德泽 生命曙光”为核心理念,在全国首创“伦理查房”,锻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曙光文化。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医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建设亚洲中医临床医、教、研中心,打造亚洲领先、国际一流的大型研究型中医院的战略目标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详细]
联系电话

021-5382165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528号

医生团队
  • 徐震球[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折后遗症等疑难杂症...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吴健康[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骨关节病的中医保守诊断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林勋[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中医综合治疗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赵咏芳[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中医外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黄仕荣[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各种脊柱源性腰腿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刘福官[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咽喉科:耳鸣、耳聋、鼻鼽、鼻渊、喉痹、喉炎、咽痒咳嗽、声带小结、息肉、白斑、乳头状瘤、梅核气、美尼埃病及咽喉肿瘤放化疗后调治。...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孙世道[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治疗皮肤病:湿疹、皮炎、银屑病、红斑狼疮;血管病:血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坏疽、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栓塞;甲状腺疾病:甲亢、桥本病、甲状腺癌术后调治;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等。...详情

    从业经历
    治疗皮肤病:湿疹、皮炎、银屑病、红斑狼疮;血管病:血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坏疽、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栓塞;甲状腺疾病:甲亢、桥本病、甲状腺癌术后调治;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等。...详情
  • 王耀萍[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外科疮疡血管病、前列腺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徐兆东[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外科疮疡血管病、前列腺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詹红生[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运用整骨手法、导引练功、针灸和药物等上海“石氏伤科”理论与经验,诊治颈椎病、腰背痛、腰椎盘突出症、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纤维肌痛综合征等慢性骨与关节病损,以及颈性眩晕、颈性头痛、颈心综合征、颈胃综合征等脊柱源性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詹红生,男,主任医师,教授。自2016年5月起,全部实行网上实名预约挂号,提前周开始预约,网址:http://yuyue.shdc.org.cn/Main/Default.aspx(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预约平台)或者www.guahao.com(挂号网),也可下载“微医”APP。先后毕业于河南省信阳卫校、张仲景国医大学(河南南阳)、上海中医学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师承石印玉、储维忠教授,并参师于颜德馨国医大师及孙树椿、陈省三、翁恩琪等名师名家;获气功学硕士和中医骨伤科学博士学位。为上海石氏伤科第五代传人。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骨伤科研究所所长,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主任、曙光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主任,石氏伤科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医骨伤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骨伤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脊柱病损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骨伤科分会副会长、手法医学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会长、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推拿结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骨伤》、《中国中医骨伤科》、《中医正骨》、《国医论坛》杂志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学术委员会执行编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委员;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中医骨伤科专家组组长;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客座教授,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客座教授。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7)、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2008)、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07)、中华中医药科技之星(2011)、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2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上海市十佳医生(2015)上海市领军人才(2009)、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2012)、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1)、上海市曙光学者(2003)、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00)。主攻方向:致力于慢性筋骨病损防治研究、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学研究及中华养生文化与技术的传播。临床擅长运用手法、导引、针灸、中药等中医药理论和技术诊治颈椎病、腰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纤维肌痛综合征等病症及颈性眩晕、颈性头痛、颈心综合征、颈胃综合征等脊柱源性疾病。研究成果:①系统整理研究治疗颈椎病技术——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获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首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在国内推广应用,CCTV4《中华医药》栏目分别于2010年2月3日和2012年7月27日进行了专题报道;②根据石印玉教授提出的“骨错缝筋出槽、气血不通、筋骨失和”为退行性颈腰椎病发病关键病机的观点,建立无创伤性家兔颈椎退变病理模型,深入研究了手法及中药的作用机理,获浙江省科技奖三等奖;③开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研究,系统研究并部分阐明了中药综合改善骨骼质量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④完善了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评价的技术方法,建立了相关的中药含药血清实验方法及其质量控制规范,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⑤研究补肾、柔肝中药对软骨细胞生物功能的影响,阐释中药修复软骨损伤的生物学机制,获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⑥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研制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第6类新药——芪骨胶囊(已获国家新药证书并转让),治疗骨关节病的新药怀珍养肝胶囊胶囊等中药制剂。⑦从整体效应机制和局部微环境细胞与分子调控机制两方面入手、骨内与骨外机制结合,系统阐释“补肾壮骨”防治慢性骨与关节病损的主效应机制,获中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及上海市医学奖二等奖。⑧根据中医筋骨理论和临床研究实践,提出从筋论治膝骨关节炎的观点,拟定系列中药方剂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获得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8项,部市级课题14项,担任课题负责人22项;获得各类各级科技成果奖19项。申请专利12项(已授权8项)。发表学术论文193篇,出版学术著作12部(种)。担任全国中医院校本科生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医筋伤学》、《中医气功学》主编,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主编,国家级视频公开课《随处可见的筋骨损伤》主编,全国中医院校本科生 “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慕课主编,《推拿手法学》和《推拿治疗学》编审,《推拿学》、《...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