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医院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近50年来,医院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走名医、名科、名院之路。规模不断扩大,中医药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特色鲜明和中医优势突出的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上海市精神文明单位8连冠。2008年12月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承担恶性肿瘤和骨退行性病变的研究。龙华医院总院占地面积52.3亩,位于上海城区西南面,建筑总面积87101.1平方米。2003年上钢三厂职工医院整,建制划转龙华医院,成为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医院位于浦东世博园区旁昌里小区,占地面积13.95亩,总建筑面积9412平方米,编制床位703张,实际开放160张。目前,全院在编职工人数1474人,高级职称医务人员215人。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11名,上海市名中医16名,博士生导师32位。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有临床科室34个,医技科室5个,药剂科室3个以及心导管室、ICU、CCU、血液净化中心等,拥有DR、CT、ECT、MRI、数字胃肠机等大型设备。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 5个上海市优势专科、9个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医院的中医特色鲜明,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退行性病变、肾病、胆石病、风湿病、眼病、乳腺病、肛肠病、脾胃病、呼吸病、疮疡病等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医院有冬令进补膏方门诊、冬病夏治门诊、中医特色体检门诊等,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患者前来就诊。目前医院年门诊量达166万人次,出院人次22500人次。医院2005年全面实行中药饮片小包装,年膏方门诊量18739料,年中药饮片使用量达到3000余吨,年饮片配方逾890万帖,均位居全市医疗机构之首。 2001年医院在国内首先开创名中医工作室的传承模式,并迅速在上海市和全国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医院有上海市名老中医继承工作研究室13个,上海中医药大学名中医工作室12个进入,医院名中医工作室26个。医院于2000年7月成立龙华中医医院集团,集团内包括5家二级中医医院,我院通过专科专病建设和人才培养,扶持了一批特色专科专病在集团二级医院的创立和发展。医院名中医工作室与徐汇区13家社区服务中心结对,定期为社区义务宣教和门诊。医院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龙华临床医学院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每年的本科生、7年制、研究生、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毕业实习等教学工作。目前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骨伤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龙华临床医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通过上海市研究生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分别为上海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承担多部国家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十一五"以来,医院共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百余项,获得市部级以上科研奖项23项。目前进行临床前新药研究近20项。科研成果转化5项。医院始终秉承"质量第一,病人至上"的办院宗旨和"严谨、仁爱、继承、创新"的医院文化,以建设全国示范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契机,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40多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中医药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优势和中医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上海市"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医院连续十余年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的称号。 龙华医院占地52亩,位于上海城区西南面,毗邻繁华的徐家汇商业区。"十五"期间,医院进行整体改扩建,建成后医院建筑面积可达7.5万余平方米,现有床位650张,在编职工166余人,年门诊量为100多万人次。科室设置齐全,有一级临床科室20个,二级临床科室18个,以及心导管室、ICU、CCU、血液净化中心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三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9个。全院拥有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297名,其中主任、副主任140余名、全国名中医8名、上海市名中医10名,建有名老中医工作室23个。按需分类开设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 医院坚持"质量第一,病人至上"的办院宗旨和"严谨、仁爱、继承、创新"的医院文化。以太极图作衬底的院徽,主旨阴阳平衡,太极图象征中医传统医学,红色草体"龙"字充实圆内空间,如巨龙飞腾攀高,"龙"字第一笔(点)既是寓意目标向上的龙头地位,又形似白玉......[详细]
联系电话

021-6438570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

医生团队
  • 陆萍[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干眼病、各种结、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对眼部肿瘤、眼外伤所致的各种病变也有较好疗效...详情

    从业经历
    陆萍,女,主任医师,1988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同年进入龙华医院眼科,从事医疗、教育、科研工作20余年,师从上海市名中医、眼科前辈邹菊生教授,为邹菊生教授学术继承人。善治干眼病、各种结、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对眼部肿瘤、眼外伤所致的各种病变也有较好疗效。...详情
  • 李明飞[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青光眼、白内障、葡萄膜炎...详情

    从业经历
    李明飞,女,主任医师,擅长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葡萄膜炎。...详情
  • 王大虎[]

    医生擅长

    擅长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囊肿(霰粒肿)、麦粒肿、睑缘炎、小儿弱视、斜视、流泪症、泪道阻塞等眼表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玻璃体出血、眼底出血、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等的中医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王大虎,男,主治医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刘新泉专家组团队助理,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会员。目前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其中《中华眼科杂志》1篇,SCI1篇;拥有专利3项,正在申请发明专利2项;参编《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手册》1部,参译《Aravind眼科助理培训》1部。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年,擅长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等眼表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眼底出血等的中医治疗。...详情
  • 刘俭宣[]

    医生擅长

    诊治眼科综合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阮文洁[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眼科综合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董志国[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中医眼科:中医药、针灸对眼病的治疗(小儿多发性麦粒肿、复发性结膜下出血、高度近视、眼胀痛、早期白内障、上睑下垂、迎风流泪、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症、眼底出血、麻痹性斜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科围手术期的治疗等等)...详情

    从业经历
    中医眼科主治医师,擅长中医药联合针灸治疗眼科常见、疑难眼病...详情
  • 刘俭暄[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病毒性角膜炎、眼底疾病、白内障、青少年近视等。...详情

    从业经历
    擅长诊治病毒性角膜炎、眼底疾病、白内障、青少年近视等。...详情
  • 阮雯洁[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阮雯洁,女,38岁,龙华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擅长黄斑变性、儿童近视干眼症、及其他眼表眼底病的治疗,对干眼病的治疗很有研究,长期从事黄斑变性干眼病的治疗和研究,深受患者信赖。曾经在2010年的《中国临床医学》发表《干眼病的治疗进展》。...详情

    从业经历
    阮雯洁,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1995年本科阶段攻读中医临床医学,2007年攻读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研究生。2000年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从事眼科临床、教学以及科研工作,至今已有十余年。师从上海名老中医邹菊生教授,参与“WHO ICD-11”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眼科)”、“中医大优势专科建设(眼科)”,承担课题1项,发表论文数篇,参编论著2本。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病,角膜病,葡萄膜炎,青光眼,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等眼科常见病、疑难病。...详情
  • 苏晶[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病、视光,干眼症...详情

    从业经历
    苏晶,同济大学眼科学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博士。从事中西医结合眼科十余年。现任上海市医学会中医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目前主持省部级课题二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完成市级课题二项。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十余篇。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视网膜黄斑病变,眼视光。...详情
  • 汪素萍[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眼科综合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