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
医院名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解放后曾称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1年改用现名,沿用至今,是上海市第一批三级甲等医院。经过80年的发展,医院本部目前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核定床位2005张。建院至今,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现有高级职称700多人。 医院严格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以一流党建工作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院现有党总支2个、党支部80个、党员2000余人。2020年中山医院党委入选“复旦大学党建工作标杆党委”培育创建单位。 医院科室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心脏、肝脏、肾脏和肺部疾病诊治是医院的重点和特色,诊治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医院有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放射与治疗(介入治疗)中心。1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心脑血管方向)。1个国家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项目。1个国家重点学科(呼吸)发展项目。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消化科、检验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中医脑病科、呼吸内科、肾病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器官移植科、急诊医学科和神经内科。4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消化道肿瘤、心脏瓣膜病、重症肺炎和早期认知障碍疾病。 医院还有22个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外科、心脏病科、肿瘤科、肝胆外科、呼吸内科、病理科、超声医学科、肾内科、核医学科、中医急诊科、胸外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康复科、麻醉科、内窥镜、生物医用材料、器官移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微创手术和临床药学。3个上海市妇女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孕产妇重症监护病房和产前诊断中心。3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心血管疾病、肝脏肿瘤和肾脏疾病。有8个上海市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挂靠:院内感染、超声诊断、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和血液透析。 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螺旋断层自适应放疗系统(Tomo)、PET-CT、320排640层超速螺旋CT、全数字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机(DSA)、直线加速器、3.0T磁共振断层扫描仪、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重症监护系统和远程医疗教学系统等等。 医院以规划引领、基础支撑、创新探索“三驾马车”驱动全院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以自主研发HIS、EMR和RIS系统为核心,集成PACS、LIS、HRP、ERP、CDR、RDR等近200个模块的一体化智能信息平台。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新技术应用为牵引,高效支撑“医教研”,便捷服务“医患管”,智慧管理“人财物”,开创“互联网+医疗”的新业态与新模式。 医院积极承担各项公益性任务。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派,自2011年开始,每年组建国家医疗队,远赴新疆、云南、青海、四川、安徽等省、市、自治区的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工作。先后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富源县人民医院、西藏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西藏察雅县人民医院、西藏岗巴县人民医院,全面援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每年组织各类大型义诊、咨询等活动,品牌活动“中山健康促进大讲堂”至今已有620多位专家登上“讲台”开展健康讲座,受益听众26.5万余人次,发放医学科普资料43.5万余份,深受群众欢迎。 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重要薄弱学科5个,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研究所8个,上海市科委研究中心2个,复旦大学研究机构15个。 自2007年以来,医院获得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及重大专项课题近百项,教育部创新团队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0余项,各类省部级人才培养计划超过250人。 自2006年起,医院共获得国家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72项,其中一等奖19项。 自1987年起,医院申请专利近1000项,授权专利500余项。...[详细]
联系电话

021-64041990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11号

医生团队
  • 核医学[]

    医生擅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开展核医学诊断、治疗及放射免疫检验的研究机构之一。1979年了成立上海医科大学核医学研究所,即现在的复旦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是国内第一批核医学专业硕士授予点。 中山医院核医学科长期以来秉承医、教、研并举的方针,在核医学的临床应用、放射性药物研发、研究生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始终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获各种科研奖励多项。为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核医学科目前现有PET/CT一台,年检查病人近八千例次;现有SPECT/CT和三探头SPECT 各一台,年检查病人近一万三千人次;拥有核医学治疗病床9张,年收治甲状腺癌病人五百余例次;同时还具有乳腺专用伽玛相机一台,累计检查病人近一千人次,为该设备在国内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推广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医用回旋加速器即将安装、使用。核医学科不仅开展临床诊治项目齐全,而且注重质量控制和经验积累和总结,发表诸多相关学术论文,得到业界的认可。SPECT/CT的临床应用已成为特色项目,已连续举办5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为SPECT/CT在国内的规范化应用及技术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互联网[]

    医生擅长

    诊治核医学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程登峰[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从事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肝癌的多模态显像剂的研发工作。...详情

    从业经历
    程登峰,男,1979年10月生,理学博士(放射性药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优秀青年人才(新优青)。 主要从事PET和SPECT分子影像剂的设计、合成、体内外药效评价,进行过大量F-18、Tc-99m、In-111、I-125、Y-90、Lu-177等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研究;在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博后期间,开展过大量临床前分子影像研究工作,包括Micro-PET/SPECT/CT以及小动物活体荧光显像。 目前主要从事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肝癌的多模态显像剂的研发工作,担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放射性药物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技术组委员、上海核学会放射性药物分会委员、Americ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杂志编委、Chemical Biology &Drug Design 、Molecular Imaging and Biology和Bi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J Radioanal Nucl Chem等SCI杂志审稿人。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其他各级项目共7项;已发表SCI文章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一项。 教育及研究背景: ² 2012.3-至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放射性药物合成以及临床前小动物影像工作; ² 2011.1-2012.2:美国Bioscan InC.(Washington DC, USA),亚太区高级应用专家(Senior Application Specialist),从事SPECT/CT以及PET/CT的小动物显像研究; ² 2010.5-2010.12: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UMASS Medical School),放射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放射性药物合成以及临床前小动物影像工作; ² 2007.11-2010.4: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小动物显像中心(Small Animal Imaging Core Facility)。博士后,主要从事放射性药物合成以及临床前小动物影像工作; ² 2007.6-2007.10: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大学(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后,从事有机合成以及放射性药物标记; ² 2002.9-2007.5: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从事正电子标记放射性药物研究工作。 以负责人身份主持的在研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转运蛋白特异性配体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PET显像研究,编号:81471706,起至年月:2015.01-2018.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肿瘤预定位策略用于肝癌的PET显像研究,编号:81201130,起至年月:2013.01-2015.12。 3. 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新优秀青年人才计划:Bevacizumab-DNA及F-18-c-DNA体系用于肝癌的PET显像研究,编号: XYQ2013106,起至年月:2014.01-2016.12。 4. 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计划:特征形貌纳米颗粒用于肝癌的介入治疗及PET/CT疗效评价研究,编号:13PJ1401400,起至年月:2013.09-2015.8。 5. 复旦大学关键岗位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编号EZF152505。 6. 复旦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F-18标记SP94多肽用于肝癌的PET显像,编号:20520133488,起至年月:2013.01-2015.12。 7. 99mTc-Glucarate在肺癌SPECT显像中的应用研究,经费来源于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开发项目。 作为第二参与人及子课题负责人参加的在研课题有: 1.《PET/CT/MRI多模态多靶点显像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疗效监测的应用基础研究》,编号:81271608,经费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起至年月:2013.01-2016.12,项目负责人:石洪成。 2.《心梗后心室重塑过程中炎症微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心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一项,起至年月:2014.01-2016.12,项目负责人:杨向东。 3.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PET显像剂18F-erlotinib的研制及用于预测肿瘤EGFR基因表达状态的初步研究,编号:13ZR1439200,起至年月:...详情
  • 核医学科互联网门诊[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核医学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吕靖[住院医师]

    医生擅长

    甲癌和甲亢的核素131I治疗、肿瘤骨转移骨痛的89Sr治疗、PET/CT的影像解读、SPECT/CT的影像解读(骨显像、甲状腺显像、甲状旁腺显像、肾动态显像、肺通气灌注显像、心肌灌注显像等)...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陈雪芬[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核医学影像诊断及甲亢、甲癌、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核素内放疗...详情

    从业经历
    核医学影像诊断及甲亢、甲癌、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核素内放疗...详情
  • 刘思为[]

    医生擅长

    PET-CT、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甲状腺癌...详情

    从业经历
    具有丰富的核医学科工作经验,擅长恶性肿瘤PET-CT的影像解读,SPECT/CT的影像解读,甲状腺癌131I的治疗等。...详情
  • 王思阳[住院医师]

    医生擅长

    PET/CT及SPECT/CT报告解读(良恶性鉴别诊断,肿瘤分期与再分期),甲状腺肿瘤核素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2008年至2013年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2013年至2016年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攻读硕士,方向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016年毕业至今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详情
  • 陈雪芬[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核医学影像诊断及甲亢、甲癌、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核素内放疗...详情

    从业经历
    核医学影像诊断及甲亢、甲癌、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核素内放疗...详情
  • 陈雪芬[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核医学影像诊断及甲亢、甲癌、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核素内放疗...详情

    从业经历
    副主任医师,197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76年进入岳阳医院妇科,81.9-82.6参加上海中医学院第二期青年医生进修班,师从名老中医朱南孙教授、沈仲理教授和西医黄含英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工作第一线,曾先后两次赴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海市仁济医院)进修深造,同时又参加宫腹腔镜学习,掌握新技术。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