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院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我国神经科学初创基地和人才培育的摇篮之一。传承“诚勤严精”的宣医精神,医院守正创新、知行合一,承载着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形成了以综合实力为主体,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滴水穿石,砥砺前行。医院探索推进新时期高质量发展道路,搭建了神经科学、老年医学的国家中心及国际平台,各学科稳步发展,神经科学各分支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神经内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曾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神经外科及北京脑血管病中心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主要参加单位;功能神经外科与运动障碍病治疗中心被国际权威机构命名为“卓越成就临床中心”,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军团队;北京市神经内科会诊中心被誉为国内“终极诊断机构”;神经介入、神经病理、神经康复、神经医学影像、神经药理、神经生物化学、神经电生理、基因与细胞诊断、血管超声诊断等学科齐头并进,凝聚成为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令海内外瞩目的神经科学集群。 设立在本院的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和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担负着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龙头和执行管理职能使命。已构建成为集管理、服务、医疗、科研、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在国内独具特色的老年医学体系,成为对内起示范作用、对外是交流窗口的老年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特色品牌。2016年本院获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围绕老年重大慢性疾病防控、老年共病防治及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等关键问题,牵头建立了24个专科联盟,实现了全国31个省和自治区的全覆盖,整合全国资源,开展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促进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向临床防治的转化和推广,提升我国老年人的总体健康水平。 医院点燃了信息技术、医药健康 “双发动机”率先启动了“基础-临床-转化”国家级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建设和 “三医联动”的互联网诊疗新模式,书写医药卫生原研转化的中国方案,营造开放、包容、自信的医学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团队培育环境。本院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60余名,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和享有政府特贴的突出贡献专家。医院持续秉承“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着力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医学转化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9个,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等市级平台10个。包括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所及中西医结合老年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中美神经科学联合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所、脑血管病研究所、血管外科研究所、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低氧医学研究所等机构。 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一流专业(临床医学)建设单位、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每年承担本专科生教学、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培训等各层次人才1800余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双语课程3门。牵头学校4个临床专科学系,有博士培养点24个、硕士培养点34个,博导73位,硕导103位,每年在读博、硕士700余名。学院1988年开始住院医师培训工作,2015年成为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佳基地,每年住院医师结业考核通过率位居北京市前列,获得全国十佳培训基地管理者、优秀基地负责人、全国优秀专业基地主任。学院每年完成国家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10余项,多次获评北京市继续教育先进集体。 承担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时代重任,医院建设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一家综合医院,运用“第五代医院”建设理念和智慧医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医学转化先行先试,打造中国新医院建设和管理的典范。宣武医院全体员工愿秉承“守正创新,知行合一”的理念,肩负起新时期首都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力军的重任,不忘初心、只争朝夕,努力打造健康安全、转化创新、智慧便捷、管理高效、人文教育型医院,为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人民满意的学院型医院和现代化医学中心” 而奋斗;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以患者为中心,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而奋斗!...[详细]
联系电话

010-83922345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

医生团队
  • 支兴龙[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动脉瘤、脊髓血管畸形、蛛网膜下腔出血...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朱凤水[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张鹏[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瘘等的介入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张鹏,男,主任医师,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高级会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委员介入医学分会神经介入专业组副主委。擅长脑和脊髓血管病的疑难病例诊断和介入治疗。个人简介:专业从事脑和脊髓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十年,尤其是脑和脊髓血管病的疑难病例诊断和介入治疗。重点研究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瘘等的介入治疗。近几年对各种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曾赴法国Toulouse的Purpone医院,跟随介入神经放射Christophe Cornard教授学习介入神经放射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硬脑膜动静脉瘘。 学术成果 :在工作十余年的时间内,发表论文多篇。2005年8月《硬脑膜动静脉的血管构筑研究》获得了全国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参加的《脑脊髓血管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负责的课题《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血和脑脊液中VEGF的水平及血管构筑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委员介入医学分会神经介入专业组副主委。...详情
  • 凌锋[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脑和脊髓血管病、颈椎病...详情

    从业经历
    专业特长: 将手术和介入手段综合应用在脑与脊髓血管病的治疗上,尤其在脊柱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治疗领域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贡献,至今累积治疗1500余例,为世界最大病例组,使该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从原来的46-63%提高到82.2%,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率先全面开展手术和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建立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脑动脉支架成形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的综合团队,目前每年治疗相关疾病500余例,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 教育背景: 1970.11-1973.11: 毕业于上海第三军医大学 1982.2-1985.2: 在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神经外科获医学硕士学位 1982.2-1983.7: 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J.J. Merland教授指导下进修介入神经放 射学 1982.10-1983.7: 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居里医学院国际显微外科中心训练,以全优成绩通过考试,获毕业文凭 1986.5-1989.5: 在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神经外科、神经病理科获博士学位 1990.4-1991.2: 在英国伦敦国家神经及神经外科医院神经外科Symon教授指导下的访问学者 科研水平: 1.科技部 863专项课题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联合区域性低温灌注研究2007-2010;编号2006AA02Z497 2.科技部 973项目一级课题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医学影像的显微血管造影研究2010-2014; 编号2010CB834304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血管内区域性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实验研究2004-2007;编号30471780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血管内微导管超选择低温技术对急性卒中溶栓后脑出血的干预研究2010-2012; 编号81070927 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 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与修复研究2005-2008; 编号7050001 6.北京市科委 北京地区脑血管病早期防治及康复的多学科系统研究专项 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治技术的规范化研究 2005-2008; 编号D0905004040131 7.北京市科委 科研项目 北京市急性脑血管病事件救治快捷通道研究2005-2008; 编号D0905002040231 8.北京市外国专家局 国家示范推广项目 神经外科 凌锋 微侵袭神经外科 2011-2015 9.北京市外国专家局 北京市重点项目 神经外科 凌锋 微侵袭神经外科学学科平台建设与发展 2011-2015 个人荣誉: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周光召临床医师奖,首届中国医师奖,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临床医学科研创新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全国首届医学科技之星称号,全国医德楷模,巾帼建功模范医师光荣称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科技新星导师奖,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十大女杰,北京市总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标兵,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十大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香港“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等荣誉称号。曾于2019年,被授予“国之名医”荣誉称号 论文专著: SCI论文720篇 核心期刊论文 450篇 1. 凌锋主编: 《介入神经放射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年 2. 凌锋、李铁林主编:《介入神经放射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年 3. 凌锋: 《栓塞疗法能治疗某些神经外科疾病》 汪曾炜等主编: 《军中名医谈百病》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4. 凌锋:《介入神经放射学新进展》 王新德主编: 《脑血管疾病》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5. 凌锋: 《中枢神经系统篇》(10万字) 吴恩惠等主编: 《介入性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年 6. 凌锋:《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 湖北科技出版社 1998年 7. 凌锋参编:《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神经病学》第8卷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年 8. 凌锋编写:《实用神经外科手术技巧》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 9. 主译审《显微神经外科学》Yasargil 主编(四卷六册) 科学社出版 10. 主编凌锋《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2007》,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1. 主编凌锋等《介入神经放射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第一版第一次 12. 参译:《神经系统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第一版,第一次...详情
  • 马云川[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肺癌鉴别诊断与疗效评价...详情

    从业经历
    马云川,男 ,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PET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全国中青年委员组长,北京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人等职。1983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从事临床内科两年,然后转入核医学工作至今,其间于1988年-1991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核医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获得科研成果5项,发表论文20多篇,参编著作8部。从事临床核医学二十年来,在广泛涉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放射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核素治疗等多个领域基础上,近年来着重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临床应用研究。在肺癌鉴别诊断与疗效评价、Alzheimer病早期诊断和其它脑部疾病PET诊断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正在开展PET与SPECT对比研究及PET与放射诊断学对比研究。...详情
  • 田晓洁[住院医师]

    医生擅长

    血管超声诊断...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刘然[住院医师]

    医生擅长

    血管超声诊断...详情

    从业经历
    刘然,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从事血管超声诊断6年余,多次参加中国脑卒中大会等学术会议并发言。擅长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颈动脉闭塞、脑血管狭窄、脑卒中、脑梗死、颈动脉夹层、大动脉炎等疾病。...详情
  • 张倩[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脑血管病(脑梗死、脑血管狭窄、脑出血、烟雾病)、头痛、头晕、感染性疾病、脊髓病、脱髓鞘疾病等...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张闻平[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超声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贾凌云[住院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超声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