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 中日友好医院
医院名称:中日友好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简称“中日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于1984年10月23日开院。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分别题写院名。中日医院现编制床位1610张(含北区、西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功能为一体,并承担中央保健医疗任务、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附设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同时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国家基层远程医疗发展指导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 中日医院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首批国外无偿援助项目,是当时中国最富于国际色彩、设施最为先进的现代化医院。自诞生之日起,中日医院就站立在了时代的前列,承载了建设中国现代化医院的示范、中西医结合的基地、对外合作的平台的重托。 中日医院在三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中,努力践行科学和人道精神,不断追踪现代医学发展,着力传承中华医学瑰宝,在多个领域位居国内外前列。辛育龄、潘孝仁、焦树德、印会河、王国相、晁恩祥、许润三、王辰等医学前辈的大医风范和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医院的发展史上树起座座丰碑。医院为国担当,2003年,成为集中收治SARS患者的专病医院;2005年,参与印尼海啸救援;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主要医疗保障医院,为中国添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逆行出征,驰援武汉,承担重症病区、方舱医院和临床科研攻关任务,为抗击疫情贡献智慧和力量。 医院现有院士1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2人、教育部人才项目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岐黄学者3人、首都国医名师6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9人以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0人。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500余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1200余人。 学术方面,潘孝仁教授、李光伟教授等历时长达20余年进行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被称为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式研究,是国际医学研究的经典;杨文英教授团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以科学的数据揭示了我国糖尿病防治的严峻形势;王国相教授等在神经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晁恩祥教授等参与研制的金花清感方被确证对新甲流有效,在我国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许润三教授在中医妇科领域开创了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先河;王辰院士等在慢阻肺、哮喘、呼吸系感染、呼吸危重症、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病、戒烟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肺栓塞半量溶栓疗法等多项重要创新进入国际诊疗指南。 医院以呼吸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人体器官移植、肿瘤综合治疗为主线。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老年医学科、急诊医学科、胸外科、疼痛科、中医风湿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中医肺病科、肛肠科、临床护理专业、肾脏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病与性病科、心脏科等17个科室及专业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医院现有研究生导师近200人,是内科、外科等20个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还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6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先后承担了4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曾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医院是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内知名学术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多所医疗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医院是北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国际部被外国人在京协会评为“外国人在京就医国有医院满意率第一单位”,是北京市外籍人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 医院在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突出,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模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文明单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贯彻落实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详细]
联系电话

010-84205288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2号

医生团队
  • 张国强[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研究方向为心肺复苏、危重急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床旁超声。...详情

    从业经历
    中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心肺复苏、危重急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床旁超声。 承担和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10篇。 担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急诊专科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急诊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任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副总编、中华危重病及急救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编委。 曾于2018年,被授予“国之名医”荣誉称号。...详情
  • 朱宇清[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从事急诊临床工作19年,熟练掌握内科各专科疾病急、危重期的救治原则,具有全面扎实的抢救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危重症治疗经验,同时在老年多科病的综合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先后管理重症监护病房8年,熟练掌握循环支持监测、机械通气治疗与监测、营养支持等危重症治疗监测技术,在急性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症救治上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详情

    从业经历
    朱宇清,内科学及急诊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日医院国际部医疗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及中西医结合试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朝阳区医学鉴定委员会和全军医学鉴定委员会专家,世界急危重症医学杂志编委。     学习工作经历:1985-1990年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并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1995-1998年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得内科学硕士学位,2005-2006年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急诊医学专业学习并获得急诊医学硕士学位。1990-2001年在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从事急诊临床工作,并于1997年起担任急诊科副主任,负责急诊科的医疗和科研教学工作。2001-2009年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先后担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主管过EICU和抢救区的医疗工作,并于1994年起担任急诊科副主任,负责科室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009年以来担任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二病区主任,负责二病区的全面工作。     专业特长:从事急诊临床工作19年,熟练掌握内科各专科疾病急、危重期的救治原则,具有全面扎实的抢救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危重症治疗经验,同时在老年多科病的综合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先后管理重症监护病房8年,熟练掌握循环支持监测、机械通气治疗与监测、营养支持等危重症治疗监测技术,在急性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症救治上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承担和参与了临床科研课题研究4项,目前在首发基金资助的一项关于脓毒症的综合救治联合攻关课题中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6人,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医学著作3部。...详情
  • 柴枝楠[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于中西医结合危重病诊断和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柴枝楠,男,主任医师,教授,曾任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华急诊医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委。现任《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主编。曾获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习工作经历:196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83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1987年赴日本医科大学救命救急中心研修急诊医学。 专业特长:擅长于中西医结合危重病诊断和治疗。 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论著5部。曾经获部级成果乙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详情
  • 符思[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中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张晓雷[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其它科室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张晓岩[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等气道炎症性疾病,肺部结节、肺部阴影、胸腔积液、弥漫性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林洁[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其它科室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吴继全[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其它科室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张沛然[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中西医结合...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马正业[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传染科...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