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中央医院)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中央医院)
医院名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中央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前身为“中央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任首任院长。作为中国人自行筹资创建的第一家西医综合医院,亚洲第一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中国第一支血源性乙肝疫苗、中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机,诞生在这里。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推进“一二三四工程”作为发展战略,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战略目标,以医教研管服协同发展和集成创新发展为主线,实施人才战略、空间战略、运营战略三轮驱动,努力实现患者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国家满意的奋斗目标。 医院综合实力处于国家第一方阵,拥有血液病、胸外及胸部微创、严重创伤救治三大院士团队,作为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首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组长单位,成为国家医学进步的重要引擎。 医院拥有创伤救治与神经再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移动数字医院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1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究平台;拥有18个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专科护理专业、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3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肝病与感染科、老年科)2个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科、儿科),5个北京大学研究所和4个北京大学研究中心,共有14个学科在学科影响力排行位列全国前20名(血液病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护理学、眼科学、骨外科学、胸外科学、肿瘤学、皮肤病学、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呼吸病学、心血管病学、重症医学、传染病学、耳鼻咽喉病学)。 医院人才济济,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在内的一批优秀人才。同时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国家级特色专业示范点、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医院目前正在运行3个院区,医疗资源将辐射首都核心区、通州副中心、昌平开发区及京津冀地区,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和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的健康获得感。 医院始终秉承“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百年传承,始终肩负着与民族同命运、与医学同进步的历史使命,始终为中国医学发展贡献力量,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使命中诞生,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医院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及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1951年抗美援朝医疗队、1970年云南抗震救灾医疗队、1976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医疗队、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4年抗击非洲埃博拉、2020年援鄂抗击新冠疫情……一次次大灾大难面前,都留下了“人民医院人”无私奉献的身影。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体员工无畏地投入到这场抗疫战斗中。无论是134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驰援武汉,坚守72天攻坚重症救治,还是成功识别及时诊断处置北京市第一例确诊病例,快速反应全面部署;无论直面新冠遭遇战,妥善处理院内疫情,实现零感染、零意外,还是积极配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首都核酸检测任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员工始终坚定果敢、坚忍不拔、勠力同心,在不同的战场、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投入到疫情防控、守护人民健康工作中,为取得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做出贡献。 同时医院还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承担着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庆典、抗震救灾、健康快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救援、非洲“光明行”、历次全国“两会”等各项医疗保障任务。并作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医疗保障单位,承担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 医院扎实推进援疆、援藏、对口支援等工作,先后派出援藏干部6批共40名,援疆干部共11名。作为全国三家承担西部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医院之一,连续8年先后接收了来自贵州、重庆、西藏等十余个西部省、市、自治区共计618名学员来院学习。 医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并率先将医务志愿服务呈常态化,融入到医院的常规医疗服务中,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在医务社工专业服务领域开展了儿童血液“髓爱童行”、产科“喂爱工程”和乳腺中心“乳此绽放”三项品牌服务。2017年6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公室指导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医学中心发起“安全中国,百县工程”,形成科学规范的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带动全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提升。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详细]
联系电话

010-88326666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医生团队
  • 卢军[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内镜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胡国华[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普外科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胡煜强[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良恶性疾病,胃肠道肿瘤,腹腔镜胆囊,胆管手术...详情

    从业经历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良恶性疾病,胃肠道肿瘤,腹腔镜胆囊,胆管手术...详情
  • 高博[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甲状腺疾病,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胃肠及胰腺肿瘤,腹壁疝,以及贲门失弛缓,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的诊治及微创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学医十载,201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毕业。先后于哈医大附属一院,McGill大学医学中心进行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学习,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从事普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腹壁疝、肝胆胰胃肠良恶性疾病)的微创诊疗及相关科学研究多年。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外科中国协会秘书;《中国普通外科杂志》青年编委; 获奖荣誉 2016年获McGill大学医学中心“Elaine T.& Charles H.Peters Award in Medical Oncology”科研奖;2019年甲状腺科普文章阅读量突破百万;2019年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工作者;2020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住院医师奖;2020年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先进抗疫工作者; 科研成果 近5年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独立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论文11篇;中华级期刊两篇;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2018年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年培育项目资助;2018年成功申请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项目一项;2016年获哈医大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累计主持科研经费超50万。近5年,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详情
  • 赵勇[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胆囊、胆管疾病,胃肠道肿瘤、甲状腺肿瘤的研究、诊断及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就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3年攻读外科学博士,师从王杉教授,2006年取得博士学位并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腔镜外科任职主治医师。主要从属于胆囊、胆管疾病,胃肠道肿瘤、甲状腺肿瘤的研究、诊断及治疗,意见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微创治疗研究。 发表文章 1. 赵勇,王杉,叶颖江,等. Stat3显性负性基因调控人结肠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分子机制,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6;9(21):662 2. 赵勇,黄迅,陈波,等.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预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2;2(27):155 3. 赵勇,陈波,黄迅,等. 促甲状腺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8(22):41...详情
  • 钟朝辉[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外科;减重及糖尿病代谢疾病的外科治疗,肝脏胆道疾病的腹腔镜手术;肝胆胃肠胰腺恶性肿瘤外科治疗;Da Vinci 机器人微创手术...详情

    从业经历
    钟朝辉,男,北京大学医学部外科学博士,美国普渡-印第安纳医学院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临床工作: 2005年9月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外科(肝胆外科专业)博士学位,进行了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基础研究。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先后担任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美国普渡-印第安纳州医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参与了人脂肪干细胞与肿瘤血管增生发病机制的研究。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人员归国启动基金、九五、十五攻关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以及多项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多次参加全国性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并进行论文交流。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工作十余年来,参与诊断和治疗了大量病人,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如肝胆系统疾病、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治疗、胃肠恶性肿瘤的治疗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各类腹壁切口疝和腹内疝的治疗。尤其擅长胆道外科疾病的诊治及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近5000例,如胆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肝囊肿,梗阻性黄疸。各种消化道肿瘤手术近1500例,如对肝脏、胆道、胰腺、胃肠道的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Da Vinci 机器人手术。近年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了减重及代谢疾病的外科治疗。   2013年 《中华疝与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特约审稿专家 2013年12月~2017年12月 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编号:131365) 2013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组成员 2015年北 京 中 西 医 结 合 学 会肿瘤外科 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6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membership of Chinese research hospital association.) 2017年《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委 2017年 卫计委中国医师协会 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评估专家 2017年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整合康复医学分会野战外伤康复专业组委员 2018年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2018年 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 理事 2019年10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超重与肥胖诊治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专利权: 2019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具有测量功能的腹腔镜拉钩(专利号:201721197337.1) 论著: 2010年6月 《外科急腹症诊断思路》(人民军医出版社)副主编 2013年7月 《克氏外科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出版社)(中译本 十九版)副主译 2014年9月 《胃肠手术围手术期处理》(人民军医出版社)(主编)    2015年7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奖 2014年7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党员 2008年6月 北京大学医学部 评为 北京大学医学部抗震救灾优秀党员; 2008年6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评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抗震救灾英模...详情
  • 王远[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甲状腺癌诊断及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及甲状旁腺肿瘤诊断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及胆道疾病诊治及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胃,胰腺,阑尾等疾病及其良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各种腹股沟疝,切口疝,脐疝的手术治疗,各类皮肤及软组织肿瘤诊断和手术。...详情

    从业经历
    王远,男,1972.9出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1991年考入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本科专业,1996年毕业进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1999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外科学专业,攻读临床外科(肝胆外科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外科学家、中华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人民医院院长杜如昱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器官移植中心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朱继业教授, 2002年7月毕业获得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2006年起任普外腔镜外科副主任医师,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资格。 在博士就读期间,进行了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基础研究,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陈慰峰院士以及澳大利亚墨尔本Ludwig肿瘤研究所合作,进行肝癌特异性抗原检测及肝癌免疫治疗的实验和临床工作,在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水平。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十五攻关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以及多项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工作20余年,参与诊断和治疗了大量病人,多次参与危重病人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包括颈部肿物,甲状腺、甲状旁腺及淋巴结肿大疾病;各种外科重症感染;各类疝气,如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肝胆、胰脾、胃小肠、阑尾、结直肠等消化道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手术治疗、化疗及综合治疗;外科病人的ERAS支持,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及免疫治疗。擅长胆道外科疾病的诊治及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胆囊、胆管结石,保胆取石,阑尾及胃肠道肿瘤。对脾脏疾病有较多的研究,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的继发脾亢及原发脾亢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食管反流疾病诊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保胆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委员,北京健康促进会肝胆胰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第一届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详情
  • 黄迅[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肝脏胆道疾病诊治,腹腔镜胃肠手术、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黄迅,男,主任医师,教授。1951年3月7日生,汉族,北京人。197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在北医大人民 医院 外科工作,曾于1979年到1980年回北医大进修学习。1983年至1985年任外科住院总医师,1985年任外科主治医师,1987年至1989年在德国波恩大学医院外科进修普外临床专业及在科隆市Porz医院 放射科 学习B超诊断,1991年任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外科主任医师、外三科主任。外三科以胆道外科及腹腔镜外科为主,自1992年以来其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肝胆胃肠及其它 腹腔镜手术 近万例,并发表相关论文数篇,除胆道 疾病 外,对胃 肠疾病 、 甲状腺疾病 等普外专业疾病的诊治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详情
  • 王秋生[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腹腔镜手术诊治肝、胆、胰、脾、胃肠、疝及甲状腺疾病。尤其擅长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胃癌、结直肠癌、直肠脱垂、胃下垂、胃扭转、结肠冗长症、慢传输性便秘、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食道裂孔疝、切口疝、腹股沟疝等疾病的微创手术,颈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单孔非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息肉、胆囊结石、阑尾炎、肝囊肿,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等。...详情

    从业经历
    王秋生,男,外科教授、主任医师,1963年生于山东,腹腔镜/微创外科专家。1985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同年考取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临床技能研究生。以“胆囊息肉样病变与早期胆囊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诊断的临床量化研究”为课题先后于1989年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全国首位在职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1985-1990年历任外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1992年作为CMB-Fellow赴香港大学外科学系(玛丽医院)研修肝胆胰外科。1990-1994年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开拓北医一院的腹腔镜外科工作。1994-1998年在北医三院作为骨干参与创建内镜外科暨卫生部内镜外科培训交流中心,1996和1997年先后应邀赴印度、美国出任“腹腔镜缝合打结技术培训班”国际教员,并先后晋升为外科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1997年被团中央和卫生部授予1996年度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获得卫生部优秀青年科研基金一项。1998年调至北医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继续从事腹腔镜外科工作,先后协助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脑外科、妇产科和泌尿科开展数十种微创外科手术。2000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001年晋升为外科主任医师,2006年晋升为外科教授。2002年创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创外科病房,在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腹腔镜Heller-Do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和跨学科多脏器腔镜联合手术方面迅速取得领先优势,同时将腔镜技术成功地应用于甲状腺肿瘤的治疗(颈腔镜甲状腺手术)。2006年加入普外三科(腔镜外科),2008年作为第六批援疆干部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挂职任副院长,积极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抗反流手术、腹腔镜胃束带减肥手术、腹腔镜直肠悬吊术治疗直肠脱垂等数十种微创手术。此外,还帮助新疆自治区医院、兵团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伊犁友谊医院、哈密红星医院等20余家医院成功开展单孔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等多种微创新手术。协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微创外科中心并出任首席专家,与国内医学教育公司精诚合作研发出群体式腔镜技能培训考评体系,成功地应用于院内400余名腔镜微创医生的培训考评,实现了院内持证上岗、晋升、进修,并在多届新疆医护技能大赛中大显身手。2010年起相继在云南曲靖第二人民医院、吉林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北京航空总医院、吉林敦化市人民医院创建另外四个微创外科中心并引入群体化智能腔镜技能培训考评体系和院内考评认证、持证上岗制度。 作为中国腹腔镜/微创外科的开拓者之一,1990和1991年先后撰写了国内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面的第一篇文献综述和第一本讲义,作为主要译者翻译了国内第一部译著。1993-1997年为美国外科公司等翻译培训手册约100万字,2000和2001年还主译了两部百余万字的腹腔镜外科专著。在32年的外科临床实践中,秉承“精心钻研技术、真诚善待病人”的服务宗旨,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1991年以来已设计发明12种腔镜下“中国结”打结法,在国内外赢得赞誉。1993年以来自行研制六代九型“非气腹装置”及便携式单孔非气腹腹腔镜套具,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为不能耐受气腹的病人重新赢得了微创手术的机会。1991年以来在全国180余家医院成功地开展了200多种涉及普外、妇产科、泌尿科、整形外科、胸心外科和神经外科的近万例微创手术,主办或参与举办微创外科技术培训班和研讨会近百期次,培训国内外学员两千余名。2000年以来总结出“腹腔镜外科发展三阶段论”、“微创相对论”、“腹腔镜外科手术十项基本原则与十项基本功”以指导微创外科实践。正是靠着“独特的腹腔镜缝合打结技术、跨学科腔镜联合手术和非气腹腹腔镜手术”三大技术优势不仅赢得了国内同道和众多病人的信赖,而且在国际上也赢得了世界著名腹腔镜外科大师Sir Alfred Cuschieri和Kurt Semm等人的赞赏。此外,在腹腔镜外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和国际交流方面也正在逐步形成独特优势。1990-2000年,在第1-5次全国中青年普外医师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1990年以来有120余篇学术论文或讲稿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12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主编、参编或主译、参译学术专著、培训教材和视听教材50余部。1996年以来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ZL95177919/95177927/95177935)。20105年9月初在美国腹腔镜内镜医师年会上因腹腔镜贲门成形术治疗复发及重度贲门失弛缓症(21例,目前全世界英文文献报告四家医院共12例)荣获普外专业唯一一篇优秀论文。 在社会兼职方面,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详情
  • 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营养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