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
医院名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毗邻北京中华世纪坛,原为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创建于1915年,1989年通过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为北京市属综合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及北京世纪坛医院医联体理事单位。 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占地面积7.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设有54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DRG评价学科齐全。编制床位1100张,在职职工约2500人,高级职称专家300余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员700余人,国内资深知名专家近百名。拥有精准定量高端 PET-CT、256排512层高端能谱CT,256层高端iCT、3.0T及1.5T磁共振成像仪、精准定位医用直线加速器、智能移动机器人DSA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医院多次承担国际医疗援助、精准扶贫与国内对口援助、大型医疗保障任务,先后荣获“北京市高危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会员单位”、“北京市全项目美容整形主诊医师培训(进修)基地、”“中国胸痛中心”、“中国健促会血栓防治示范基地”、“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等荣誉。 医院重点学科为肿瘤内科、中医内科、变态反应科、胃肠肿瘤及肝胆肿瘤外科、腹膜肿瘤外科、消化内科、医学检验科。重点发展学科为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科、妇产科、血管外科、结直肠肿瘤外科、神经与精神科、脊柱外科、呼吸内科、药剂科。淋巴外科、干部医疗科(老年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科为医院特色学科。 医院“十三五” 战略规划定位为全面建设“强专科,大综合”,以“肿瘤”为特色,以急诊急救为支撑,各学科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学院型品牌医院。近年来医院飞速发展,在夯实基础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学科建设、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完善信息化建设、健全医院管理体系、推动文化建设,树立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形成“肿瘤”特色品牌效应,凸显“强专科、大综合”的突出优势。医院肿瘤科为北京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立了涵盖“肿瘤外科治疗(微创治疗)、内科治疗(化疗、靶向治疗)、肿瘤营养治疗与支持、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肿瘤介入治疗、放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转化研究、肿瘤病理”的全方位肿瘤综合诊疗体系。在“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下,全面提升肿瘤诊治内涵质量。腹膜癌综合诊治技术国际领先,腹膜肿瘤外科为北京市唯一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培训基地,为经腹膜癌国际联盟(PSOGI)认证的“腹膜癌国际联盟中国中心” 以及“欧洲外科肿瘤学会、欧洲腹膜癌学院中国中心”。肿瘤营养代谢调节治疗项目获得 2017年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支持,相关成果获得 2018年华夏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头颈肿瘤、骨肿瘤、超低位直肠癌、乳腺肿瘤、脑胶质瘤、儿童实体瘤及淋巴瘤”等肿瘤诊治在国内亦形成特色。 医院在以“肿瘤”为核心发展的同时,其他学科也迅速发展,成绩斐然。变态反应科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花粉过敏症、食物过敏及过敏疑难症等方面的临床、科研与国际接轨,形成知名品牌。医学检验科通过CAP认可、校准实验室的国家ISO175025认可及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淋巴外科是国内首个专业化从事淋巴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学科,淋巴水肿和乳糜病诊治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医院中医科依托“大中医”管理机制快速发展,“中医内分泌科”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中西医结合神经内分泌免疫重点学科”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牵头单位。“中医糖尿病”列入北京医院管理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中医骨伤科“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药质量评价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持承担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冠心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及血管内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及高危孕产妇的抢救治疗、老年病综合评估及高龄病人的麻醉手术治疗、脑积水的微创治疗、矫形骨科、中医肛肠”等形成国内知名特色治疗。 医院科研教学齐头并进。近3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年均获得科研经费1000余万。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年均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百篇。围绕“肿瘤”诊疗特色,致力于构建肿瘤学科发展支撑平台。在“CAR-T细胞治疗临床研究、肿瘤治疗性疫苗、转移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创新药研究、基因诊断”等方面深入肿瘤治疗前沿。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肿瘤治疗性疫苗实验室、尿液细胞分子诊断实验室以及临床合...[详细]
联系电话

010-63925588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铁医路10号

医生团队
  • 张士东[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肿瘤、乳腺癌、乳腺肿瘤...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孙宇光[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淋巴管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孙宇光,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淋巴外科临床医疗工作,15年来诊治淋巴外科病人上千例,对于淋巴外科各种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诊治各种淋巴回流障碍疾病。...详情
  • 夏松[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淋巴水肿、淋巴管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王桐生[主治医师]

    医生擅长

    胆囊炎、胆结石...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诸建民[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诊治肿瘤外科相关疾病...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石国强[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胆囊炎...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王岩[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甲状腺瘤...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朱斌[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胰腺炎、结肠癌、胰腺癌、腹壁切口疝...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详情
  • 沈文彬[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各类淋巴水肿和乳糜回流障碍的诊治...详情

    从业经历
    沈文彬,男,淋巴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淋巴水肿诊疗专业组(2014年第一届、2017年第二届)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淋巴疾病专家委员会(2015年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外周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淋巴学组(2016年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淋巴循环障碍诊疗推广项目专家组副组长。 198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医疗专业,1988年开始从事淋巴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2000年显微淋巴外科被评为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重点学科项目(第一批),代表中心在专家评审会上汇报答辩,获160万元科研基金。2004年在第七届全国普通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交流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联合举办)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局级奖励。 30年来,致力于淋巴回流障碍的临床研究:倡导淋巴管疾病诊断优先理念,开展了以手术显微镜下淋巴管造影术和淋巴管系全程动态影像、核素淋巴显像、淋巴乳糜定量分析、淋巴管造影后的CT影像、核磁共振淋巴干影像等为代表的专业诊断技术,建设了专业诊疗体系;完善了以显微淋巴回流重建为主导的综合外科治疗模式;建设了国内唯一的淋巴外科专业病区;通过上万病例的诊疗总结,初步完成淋巴管疾病谱构建:三大类三十种疾病类型。...详情
  • 耿万德[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淋巴水肿和乳糜胸腹水、下肢乳糜返流、乳糜尿、小肠淋巴管扩张等淋巴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详情

    从业经历
    耿万德,男,主任医师。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二届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1963年 -毕业于张家口医学院医疗系。   1986年-1987年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进修。   从事普通外科多年,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国内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原北京公安医院淋巴外科创建人之一。   1979年-1980年 -援几内亚医疗队工作期间开展了下肢象皮肿和阴囊象皮肿的整形手术治疗。   二十多年来,对淋巴水肿和乳糜回流障碍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处领先地位。   2000年 -淋巴外科获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重点学科 简介:重点学科详细 项目,获科研基金160万元。   专业特长   擅长对淋巴水肿和乳糜胸腹水、下肢乳糜返流、乳糜尿、小肠淋巴管扩张等淋巴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学术成果   [科研]   [论文/著作]   论文 第一作者15篇,代表如下:   1.耿万德 沈文彬 孙迎宪.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0例分析. 医学研究通讯, 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主办. 1992,7:25-26.   2.耿万德 吴国富 马远. 静脉分流治愈淋巴管瘘引起乳糜胸一例. 中华外科杂志. 1993,31(3):180.   3.耿万德 吴国富 张力军. 乳糜返流性下肢淋巴水肿的显微外科治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7.20(增刊):67-68.   4.耿万德 吴国富 沈文彬. 肢体淋巴水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120例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7,17(3):154-155.   5.耿万德 吴国富. 下肢象皮肿的外科治疗20例报告. 现代外科. 1997,3(3):1-4.   6.耿万德 吴国富 王少斌. 改进的间接淋巴管造影术在肢体淋巴水肿诊断中的应用(付180例分析). 现代外科, 1996,2(2):24-27.   7.耿万德 张力军 吴国富. 显微外科治疗乳糜腹5例报告. 中华外科杂志, 1995,33(8):67.   8.耿万德 沈文彬 孙宇光.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8,23(5):351-354.   著作   1.参与编写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裘法祖 等主编“外科学—前沿与争论“(第三版) 第4章 血管与淋巴外科 第六节 淋巴水肿和乳糜返流。   2.参与编写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编辑工作委员会“普外科临床关键技术”系列学术专著 血管与淋巴外科部分中的一节--下肢淋巴水肿。   [奖励]   在北京市公安医院工作期间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1.1993年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获局级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第一作者)   2.1993年 -静脉分流治愈淋巴管瘘引起乳糜胸一例,获局级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第一作者)   3.1993年 -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淋巴水肿78例,获局级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第二作者)   4.1997年 -改进的间接淋巴管造影在淋巴水肿诊断中的应用(188例报告)(第一作者),获局级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第一作者)...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