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 重庆市中医院
医院名称:重庆市中医院
 我院是重庆市规模最大、实力最强,集医疗、教学、科研、公益四项中心职能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中医龙头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医院继续在“中国医院竞争力·中医医院100强”排行榜中名列西部一流、全国前茅。 医院现分江北南桥寺院部和渝中区道门口院部,占地163亩,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三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现编制床位1800张,开放床位2300张,临床科室28个,医技科室10个。2016年门诊量218.7万人次,年出院病人6.85万人次,手术1.5万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皮肤科、针灸科、肿瘤科、肾病科、护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中医皮肤学科)、重点专科(皮肤科、针灸科、肿瘤科、肾病科、妇科、脑病科、肛肠科、骨伤科、肝病科、护理学)共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湿疹中医外治法重点研究室)、二级实验室2个(生化实验室、免疫微生物实验室),卫生部诊断鉴定机构1个(化妆品皮肤病鉴定机构),重庆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麻醉科),重庆市中医重点学(专)科12个(皮肤科、针灸科、肿瘤科、肾病科、妇科、脑病科、肛肠科、骨伤科、肝病科、风湿病科、儿科、眼科),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3个(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防治中心、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康复治疗中心、颈腰腿痛治疗中心),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个(皮肤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美容皮肤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院内研究所3个(皮肤病研究所、针灸研究所、古验方与中药制剂研究所),是重庆市中医特色诊疗工程技术中心、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和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针灸、皮肤)、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工作站、重庆市中医护理临床技术指导中心、重庆市皮肤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设有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重庆分中心、全国针灸临床中心重庆分中心,办有《中国中医急症》杂志。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市针灸学会和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均挂靠在医院。 医院现有职工3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94人,国医大师2人,首届全国名中医1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1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重庆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首届首席医学专家1人,市级名中医30人,院级名中医10人,国家和省级师带徒导师16人,硕博士60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6人,博士生导师3人。 医院拥有大型数控放疗系统、1.5T核磁共振(3台)、64排128层和16排螺旋CT(共3台)、X射线血管造影系统、直接数字化放射成像系统、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全自动生化免疫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200余台,医疗设备总值3亿多元。 医院先后获国家各级科技成果奖130多项,其中“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发明一等奖。医院研制了参麦注射液、丹桃合剂、降糖丸、更年宁心胶囊等多个国家新药。研制了工艺独特、安全有效的院内制剂300余种。目前承担省部级和重庆市卫生局建设项目和科研项目80多个。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西医结合先进单位、卫生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国家卫计委雅安芦山抗震救灾工作突出单位、重庆市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重庆市白求恩精神示范医院、重庆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重庆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80多项。医院创先争优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10年12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了医院,勉励医院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详细]
联系电话

023-67063949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支路6号

医生团队
  • 朱丹琼[]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李贵强[]

    医生擅长

    结直肠癌,阑尾炎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操良玉[]

    医生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中医心肺、肾病、脾胃系统疾病,更年期综合症 ...详情

    从业经历
    操良玉,女,重庆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兼任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热病专委会委员。参加3项科研课题的临床观察工作,撰写论文10余篇。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0年,熟悉中医基本理论,有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擅长对冠心病、高血压、中医心肺、肾病、脾胃系统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疗效显著,深得患者的信任和喜爱。能熟练运用中医理论和经验,指导下级医师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处理效果满意。 ...详情
  • 冯林[]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熊维建[]

    医生擅长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急慢性肾功衰、血透患者的中医治疗等。 ...详情

    从业经历
    熊维建,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师从国医大师郑新20余年。1991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到重庆中医院工作,先后曾在内科、老年科工作,并于2001年到肾内科工作至今。长期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世中联肾病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肾脏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医急诊专委会委员。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承担和参与科研课题7项,其中含国家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各一项。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痛风等疾病,尤其对慢性肾衰,运用健脾补肾,活血降浊法治疗,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延缓肾功能衰竭,效果显著。 ...详情
  • 冯立东[]

    医生擅长

    呼吸系统疾病,男科疾病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冯立东(已退休),男,主任医师,擅长呼吸系统疾病, 男科疾病 的诊治。 ...详情
  • 唐军[]

    医生擅长

    擅长辩证论治各种疑难杂证,特别对脑出血、脑梗塞、眩晕、头痛、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等脑血管疾病及失眠、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病、痴呆、癫痫、面瘫、三叉神经痛、焦虑抑郁、咳嗽、便秘、痤疮、更年期综合征以及中医身心调保健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详情

    从业经历
    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 重庆市首批中医高级人才,重庆市第三届优秀青年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重庆市中医学会脑病专委会副主任会员,脑心同治专委会委员,师从全国著名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和全国名老中医王辉武教授。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擅长辩证治疗脑出血、脑梗塞、眩晕、头痛、高血压、失眠、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病、痴呆、癫痫、面瘫、三叉神经痛等。对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征以及中医身心调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著有论文20余篇,主持省市级科研4项。 ...详情
  • 彭厚荣[]

    医生擅长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 ...详情

    从业经历
    彭厚荣,男,1927年出生,四川宜宾人,祖传中医师,中共党员,重庆市中医研究院,副主任中医外科医师。 1953-2003年在重庆第一中医院工作,初对慢性骨髓炎与慢性关节结核研究,1955年在北京《中医杂志》发表了《延桂散疗效观察》效果良好,同时还对骨伤和指针经穴按摩对颈臂,腰腿痛的治疗,中医急腹症,疮疡等的研究、以后又集中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第三期,在减轻疼痛和促进伤面的愈合,1975年在北京《新医药杂志》报导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初探》,还有一文章《灸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探》参加全国第一届针灸大会,1978年血栓闭塞 性脉管炎的研究获重庆市科技成果奖。 退休了休息时间多了,自己要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要研究古老中国医学的原理,方法和方剂,中医治疗务管病的研究,是解放后出现的新项目,学习研究了Rutherford主编的第五板《血管外科学》,;也研究了《中国药材学》,中国医的临床实现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清代出现了《中西汇通》,解放后出现了西医学中医和中西结合,现在医学是严格实验的科学研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结合血管版税的原理,在非手术治疗方面对下列疾病进行中医药有效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闭塞,糖尿病下肢血管的疾病,雷诺氏征,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和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都取得一定的效果。学习研究第九版Mercer's《整形外科学》,研究了中医药,经穴按摩,对脊椎,骶椎,四肢关节等疾患的治疗如: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椎痛、痛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均有一定疗效。 ...详情
  • 杨小军[]

    医生擅长

    长期对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技术,应用生物反馈等方法诊断治疗便秘等。熟练掌握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能开展消化内科绝大部分内镜诊疗技术,比如早癌的内镜诊断,食管及肠道支架置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组织胶注射、粘膜切除、粘膜剥离、ERCP等。 ...详情

    从业经历
    杨小军,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消化科主任,医学博士。曾先后在多家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并曾担任病区主任,长期从事功能性胃肠病及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曾独立主持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卫生厅及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多项课题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目前在SCI杂志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项成果分别被评为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湖北省十堰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新桥医院工作期间,承担实施重庆金山科技集团pH胶囊临床可靠性及安全性验证工作,目前产品已经通过定型验证工作,SCI论文已在审阅中。下一步即将开展食管阻抗技术对胃食管反流并鉴别诊断工作。目前,已经在中医院顺利开展24h 食管pH值测试和胶囊内镜诊断消化道等工作。 临床工作方面,杨小军博士多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消化科系疑难危重病例也积累也有了相当的历练,长期关注消化系疾病的新进展。熟练掌握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技术,应用生物反馈等方法诊断治疗便秘等。熟练掌握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能开展消化内科绝大部分内镜诊疗技术,比如早癌的内镜诊断,食管及肠道支架置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组织胶注射、粘膜切除、粘膜剥离、ERCP等。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工会积极分子等多项荣誉。 积极参与学术活动。被选为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胃肠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副组长、湖北省中西结合消化病学会常委等兼职。擅长:对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和科研都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擅长单人肠镜,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 ...详情
  • 普通门诊号[]

    医生擅长

    外二科(普外科)普通门诊号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