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院名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创建于1915年2月15日(大年初二),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公共卫生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央保健基地医院。   北大医院也是国内首批建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医院前身为民国教育部批准北京医科专门学校设立附属诊察所;1946年随北京医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并,由此得名“北大医院”;此后经历院系调整,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两校再次合并,医院随之更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成为中央保健基地医院。   百余年来,北大医院拥有着一批国内的首创专业学科以及在我国率先开展的诊疗技术,如国内首创儿科教研室(1929)、泌尿外科(1946)、肾脏病专业(1950)、综合医院心血管病房(50年代)、儿科神经专业(1961)等;在国内率先开展改进静脉麻醉(1951)、先心手术(50年代)、肾移植(1960)、引进人工晶体植入术(1983)、冠心病介入性治疗(1986)、胸腔镜手术(1992)、第一台自体血液回收机(1997)、微创切口肺移植(2005)、经皮心室重建术(2013)等,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北大医院设有36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1个研究科室、4个研究所;共有59个病房,开放床位1805张。日均门诊量1万人次左右,年收治病人近10万人,手术近4万余例。医院在职职工37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0余人,副高级职称近400人,泌尿外科郭应禄教授于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大医院学科齐全,综合诊疗水平高,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项目1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共12个,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和第一批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项目单位。北大医院是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院,为全市近2000万参保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同时,医院还承担着全市6万余人的公费医疗,以及占北京1/8的干部保健任务。在北大医院的就诊患者中,有1/3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患者。 作为北京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附属临床医学院,从1977年至今,北大医院累计培养本科生3300余人,研究生3800余人,其中包括硕士1900余人,博士1800余人,博士后近115人。目前医院每年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其中包括医学部8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同期在院300余人,研究生同期在院590余人,同等学力人员90余人。护理专业同期在院近400人。同时,近年来医院还承担着繁重的继续教育任务,每年参加各级住院医师培训、进修、继续教育项目及各类考试的人员共计2万余人次。 北大医院的科学研究水平多年来一直位居国内的领先地位,近五年来,医院获批国家、省部市、校级和横向课题,以及临床试验合计1600余项,经费约11亿元,其中纵向课题7亿元。累计发表论文5300余篇,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近3000篇,其中部分发表在包括New Engl J Med、Lancet、Blood、Am J Hum Genet等国际期刊上。获国家、教育部、北京市、中华医学会等科技成果奖40余项,其中国家及部委级奖项19项。   北大医院将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和“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塑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凝练百年历史与硕果,面向新时代使命与担当,医院凝聚全院职工智慧 ,提出了“厚积淀耕耘一百载,新时代筑梦三十年”的历史基调,与时代同行的北大医院人会继续传承 “厚德尚道”的院训,追求“水准原点”的愿景,弘扬“爱心浇灌,生命之花”人文内涵,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在健康中国、科技兴国、教育强国的背景之下,勇担“国家任务医学基地,世界一流学术医院”的时代使命,立足“立德树人为本,学术引领未来”的行动纲领,依托“聚焦学术竞争力,打造医学中轴线”的发展路径,早日形成“中心院区:国家任务,学术引领;密云院区:医疗先行,学科统筹;大兴院区:国际视野,北大模式”的一院三址、一体两翼的格局,不忘“厚积淀耕耘一百载”的从医初心,开启“新时代筑梦三十年”的时代征程。  ...[详细]
联系电话

010-83572211

放号时间

医院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8号

医生团队
  • 翁迈[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男性性功能障碍、小阴茎畸形或阴茎发育不全、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阴茎硬结症、精索静脉曲张、早泄、包皮过长、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射精障碍、弱精、少精、包茎、睾丸炎、龟头包皮炎、输精管发育不全、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疾病、男性生殖系统感染、男性不育症、血精症,男性生殖整形手术,勃起功能障碍男性支撑体植入手术,男性生殖系统静脉曲张、睾丸疾病、包皮过长、包茎或包皮嵌顿、附睾疾病、阳痿早泄,死精症、无精症、少精,弱精、畸形精子、精液不液化,精子活动低、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曲张、阳痿、早泄、勃起功能障碍、勃起不硬、勃起不持久、不能勃起、射精功能障碍、射精快、不射精、时间短、生殖器畸形、包茎、精子质量,精子畸形等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精索静脉结扎、输精管附睾吻合、输精管吻合、精囊镜手术、阴茎畸形矫正延长等男科显微镜下相关手术。...详情

    从业经历

      翁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专家,副主任医师。2005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先后师从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周立群教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张潍平教授。多次参加北京大学男科中心显微外科进修培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与娴熟细致的泌尿外科手术技巧,擅长泌尿外科重大疑难手术的操作,其中一些手术数量和质量居国内前列。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SCI专业论文,《男科学教程》编委,《世界泌外之窗》译者。在京内,军内泌尿外科专业圈内具有良好的口碑。


      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委员会青年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SCI专业论文,《男科学教程》编委,《世界泌外之窗》译者。在京内,军内泌尿外科专业圈内具有良好的口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甲)泌尿外科全国排名第二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男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男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亚太地区性医学学会(APSSM)和国际性医学学会(ISSM)国际会员


      2021,2022年度“好大夫在线”男科专业TOP5好大夫

    ...详情
  • 曾争[]

    医生擅长

    原因不明发热、各种肝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 Liver Diseases, Infectious Diseases. ...详情

    从业经历
    曾争博士,主任医师,曾任感染疾病科副主任、病毒实验室主任,从事内科学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30多年,对各种感染性疾病、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成功抢救数百名重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病毒性脑炎、横断性脊髓炎、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败血症、包虫多发转移等危重病患者,主持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及俄罗斯的国际合作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进行遗传与疾病,尤其乙肝易感/拮抗基因、遗传与肝病、遗传与发热等方面的研究。为国内外多种医学期刊杂志审稿人;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已发表文章50余篇;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及壁报交流;培养临床型和科研型硕士、博士研究生20名。 Dr. Zheng Zeng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at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PUFH). He has been serving PUFH since June 1992. He currently focuses on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on hepatology,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virology. Previously, Dr. Zeng was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Laboratory of Genomic Diversity in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USA from 2001-2003. He also treated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and hepatitis and studied on several clinical trial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C in New York, USA from 2012-2015. He has been a Clinical and Research Specialis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hepatology 30 years. Dr. Zeng has more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nd expertis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auto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hepatology including but not limit to viral hepatitis, autoimmune hepatitis,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alcoholic hepatitis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社会团体兼职: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肝癌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终末期肝病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委员 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新药审评专家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评价专家 国家财政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专业专家 北京市西城区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详情
  • 斯崇文[]

    医生擅长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详情

    从业经历
    斯崇文,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及第六屆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主任委员,第七屆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曾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奨、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奨。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华内科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顾问。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198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作为访问学者研究1年。曾担任博士生导师。   先后参加了“六五”、“七五”、“八五” 和“九五” 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和疗效机制的研究”。并担任“八五” 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和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的负责人。担任北京市重大课题项目“病毒性肝炎一体化和规范化研究”中的分课题“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规范化研究”的负责人。 曾主编“大百科全书”病毒性疾病篇;主编受卫生部委托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的“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先后主编 “传染病学”、“感染病学”、“基因治疗”、“现代传染病治疗学”等专著。先后在全国性医学杂志上发表各种论文80余篇。   斯崇文(1931.1—— ),男,汉族,浙江诸塈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曾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及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1990年被评为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曾获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颁发终身贡献奖。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前身,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82年9月在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医学院作为访问学者进修研究1年。1985年提升为教授和主任医师。先后担任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 ...详情
  • 田庚善[]

    医生擅长

    各种感染病、肝病疑难杂症的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田庚善,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第2和3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第1届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病毒性肝炎领导小组成员。 曾获三部一委表彰和两次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国科协专家建议一等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副主编,中华肝病杂志副主编,临床肝胆杂志副主编,肝病杂志副主编,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副主编,中国医学论坛报感染专刊特约主编。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曾任感染疾病科主任。 自1958年以来一直从事肝病和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及研究工作,1981年参加“六五”国家攻关课题“慢性肝炎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及临床药物评价的研究”。1986年领导“七五”国家攻关课题“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及疗效机理的研究”。1991年参加“八五”国家攻关课题“慢性肝炎与重症肝炎药物新方案”的研究。1995年开始与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合作进行中国人对乙肝病毒易感基因的研究。 主编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合并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等专著10种。 参加编写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基础和临床免疫学、优生学等专著15种。发表论文百余篇,如,关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分型、近年来我国传染病的主要进展及展望、病毒性肝炎的整体治疗和处理原则、丙型肝炎临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等等。此外还发表科普文章百余篇。 1983年以访问教授身份赴美国考察学习7个月。1984年以后曾多次参加在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地召开的国际肝炎会议及世界免疫缺陷者感染等学术会议。 培养硕士生11名,博士生5名。 ...详情
  • 王勤环[]

    医生擅长

    传染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其相关基础知识 ...详情

    从业经历
    王勤环,女,主任医师,教授,传染病学系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一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系主任,现为传染病学系名誉主任 教育情况 1955~1960 年在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1971~1972年在北京中医研究院学习,1991.10~1992.2在美国艾因斯坦医学院肝病研究中心学习。 科研成就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负责及完成以下课题 1. 国家“95”攻关课题“慢性乙型肝炎药物治疗新方案的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HCV细胞模型的建立及抗HCV治疗的实验研究” 3. 国家教委博士点课题“HBV-MP及IL-18融合型DNA疫苗抗HBV的实验研究” 国际交流情况 1. 多次参加美国肝病学会会议 2. 参加菲律宾、澳大利亚的亚太地区肝病会议 3. 参加埃及的中东非洲地区肝病会议 4. 参加印尼巴厘岛的营养学术会议 5. 参加香港的肝病学术会议、世界传染病学术会议、香港-上海肝病学术会议 曾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常委,现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肝病学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临床内科杂志编委;中华肝脏病杂志编委。 培养硕士和博士共12名 ...详情
  • 吕永兴[]

    医生擅长

    肝癌、肺癌、肾癌等各种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及射频消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门静脉高压... ...详情

    从业经历
    血管病肿瘤介入 ...详情
  • 张宪生[]

    医生擅长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取栓术、多种外科技术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糖尿病足、颈动脉斑块根治性剥脱术、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美腿术,股静脉首对瓣膜腔外成型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各种疑难透析通路建立,肠系膜上静脉切开取栓加胃网膜右静脉插管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侵犯血管的肿瘤切除术,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及血管移植术、血管瘤血管畸形的微创消融术、输液港个体化植入术等 ...详情

    从业经历
    张宪生,男,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擅长逆顺行双向取栓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多种外科技术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糖尿病足、股静脉首对瓣膜腔外成型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微创剥脱加高频闭锁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美腿术),不输血颈动脉体瘤切除术,颈动脉内膜(斑块)剥除术,肠系膜上静脉切开取栓加胃网膜右静脉插管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自体及人造血管透析通路建立,血管瘤微创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断流分流术,侵犯血管的肿瘤切除术。用精准抗凝治疗挽救了众多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患者。 1987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具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和熟练的外科操作技巧。创新性开展了顺逆行双向取栓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局麻下人工血管搭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症和糖尿病足、股静脉首对瓣膜腔外成型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微创剥脱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动脉搭桥治疗缺血性肠病、肠系膜上静脉切开取栓治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局麻下人工血管移植创建透析通路等手术。无事故、无差错、顺利完成各类外科手术20000余例。坚持用最少的花费获得比较好的疗效。 代表性论文: 1. 个体化血管重建术治疗下肢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7月第21卷第7期,671-674. 2. 局麻下下肢动脉搭桥术在高危高龄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年2月,150-151. 3.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下腔静脉综合症,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年7月第7卷第7期,601-603. 4.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关系的研究,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10月第30卷第10期,938. 5. 纤维蛋白原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的关系,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年4月,01. 6. Primary leiomyosarcoma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case report,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06 Aug;32(2):222-225. SCI收录 7.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12月第17卷,1073-1075. 8.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动脉造影诊断,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年6月第15卷第6期,368-369. 9. 动脉造影在胸廓出口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年3月第22卷第3期,369-370. 10. 胃海绵状淋巴管瘤一例,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7月第6卷第4期,262. 11. 原发性大隐静脉平滑肌肉瘤一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年5月第20卷第5期,323-324. 12.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射频治疗,2001年12月,中华胃肠外科杂 13. 早期胃肠内营养对肝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2002,12,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4. 超声引导下多电极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2001,9。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5. 小切口胆囊切开取石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2002,6,临床外科杂志 16. 胸壁与上肢人工血管透析通路的通畅率及影响因素比较[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04):289-293.[2] 17. 人工血管透析通路闭塞的处理[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08):1312-1316. 18. 胸壁人工血管透析通路的中期疗效报道[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09):1129-1132. ...详情
  • 彭勃[]

    医生擅长

    暂无介绍 ...详情

    从业经历
    暂无介绍 ...详情
  • 陈洪德[]

    医生擅长

    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病、疑难重症诊治 ...详情

    从业经历
    陈洪德,男,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病、疑难重症诊治。 我是陈洪德本人,我要修改简介 ...详情
  • 王健[]

    医生擅长

    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肝癌、肺癌、肾癌等各种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与射频消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周围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介入治疗等 ...详情

    从业经历
    王健,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出生于1972-02,1999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1年10月至12月在韩国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介入治疗学。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在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作为访问学者学习肿瘤与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学。从事于肿瘤介入治疗学,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主要在肝癌、肺癌、盆腔肿瘤介入治疗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肝、肺肿瘤的射频、栓塞有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对于直、结肠癌术后发生的肝转移有非常丰富的治疗经验。此外,对于门脉高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导致的出血的介入治疗也有较为深度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曾主持国家教育部科医学研基金一项;参与国家级重点科研基金多项。 专业特长:肝癌、肺癌、肾癌等各种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与射频消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周围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介入治疗等。 ...详情
  • 邹英华[]

    医生擅长

    肾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和下腔静脉、肝静脉病变的血管扩张和支架成形术,肝癌、肝血管瘤、肾癌、膀胱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治疗等 ...详情

    从业经历
    邹英华,男,主任医师,教授,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分会后任主任委员。擅长肾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和下腔静脉、肝静脉病变的血管扩张和支架成形术,肝癌、肝血管瘤、肾癌、膀胱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治疗等。1982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1986年通过三年研究生学习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1992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院深造从事介入治疗学研究。回国以来逐渐开展了以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狭窄为代表的动脉缺血性病变和下腔静脉、肝静脉狭窄为代表的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血管扩张和支架成形技术(又称作腔内血管外科技术)、以及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已经完成全身各部位的介入治疗万余人次,成为国内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承担多项国家863重大课题、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等。曾于2017年,被授予“国之名医”荣誉称号 ...详情
x

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您点击免费注册 进行注册

x